心静不知凡世声
月光渐老,
谁懂桃花依旧笑。
昨夜风清,
心静不知凡世声。
酒将人醉,
闲坐红尘藏暗泪。(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别后如初,
不寄一行相梦书。
——词寄《减字木兰花》、
前天早晨为一位要去杭州旅行的朋友送行,不知道为什么忽然有种别样的情愫。今天下午和朋友闲聊,此刻她是身处异地寂寂无聊下等着友人,我又不由得有些感怀。这些思量可能都源自于一句晁冲之的一句词“别来不寄一行书,寻常相见了,却道不如初。”
欣羡着可以自己走南闯北的勇士,羡慕着四海之内都能逢得见兄弟的志士,可自己却总是以“身在斗室,心知天下”来安慰自己的没出息。有些人是有悲剧元素的,这些元素弄出来的情调就是永远高兴不起来,倘使这样的人成了文学家就会写出一些让人读着意志消沉的伤感文学来。还好我不是文学家,我只是一个有些忧郁伤感的人,写一些东西也只是能说明我是一个爱写东西的悲剧的人。
“别来不寄一行书,寻常相见了,却道不如初”远比不上“人生若只如初见”痛心。后一句俨然双方成了仇敌,前一句却是彼此成了路人。记不起有多少曾经的同学、朋友由于过久的分别成了路人。恍然间前者又有些比不上后者的痛心中的痛快。人有时很有趣,有时候相聚时候很生疏,分别了却亲热起来;另一些一起时整天相聚,却在分开后“不寄一行书”。所谓“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生别离”要比死别还多一份悲哀的,曾经的关系越亲近,后来的分别越恼人,死别的伤心后不过是一块石头落了地,要比生别时悬着一块石头好得多。下午朋友说她在北京烈日下等人等了四个多小时,我当然要劝慰几句,不让她着急。劝慰的只是几句,只因我那一刻心头一酸,暗问:有没有人可以等我四个多小时,亦或是我可以在一处等她几个小时呢?若是没有,那是不是我的为人过于失败了。有时候千里外的等候是没有这种久别相聚临见面时候的等候值钱的。
记得有这样一首词:
“泪湿罗衣脂粉满,
四叠阳关,
唱到千千遍。
人道山长水又断,
潇潇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
忘了临行,
酒盏深和浅,
好把音书凭过雁,
东莱不似蓬莱远。”
这首词单道别离时候的伤痛,我想有个人值得别离时真的让你寸断柔肠,洒下粉泪的也很不容易,毕竟我们的眼泪都很值钱,不能一起走了几年就在分开时候落泪,值得我们落泪的理应是我们的知音。但这样的知己一生能有几人,朋友不一定是知己,可别后能一直惦记着的又能有几人。今天朋友等人和我聊天消磨时光,前日朋友去远行找我帮忙,明天或者后天的我若是到了异乡,还能不能找到这样的一个友人呢?
既然写着文章想到了那首《蝶恋花》,结尾也随意应和一首,聊以抒怀。
蝶恋花·次宋易安居士原韵
亏凸月残何日满,
晓怕清寒,
祷祝千千遍。
常恐丝折兼藕断,
秋冷春凉吹孤馆。
惊梦草桥心里乱,
一醉长亭,
不懂恩缘浅。
来鸿终究成去雁,
望去水山相隔远。
王福来201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