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缺水的日子里

08-30 作者:旬竹笛韵

在那缺水的日子里

现在,在我的家乡首府安康市和我的家乡所在地旬阳县,各级各部门正在开展一项气势恢宏的、主题为“把安康带回家”的宣传文化系列展示活动。活动开展后,全国各大报刊杂志、网站等新闻媒体先后都作了一系列全方位报道。那么,作为爱写一点小文章的我,也迫切想参与到这项活动里去,用文章来表示自己的心意、心愿,表达自己的心情。该写些什么呢?思来想去,徒然间,我想起我的家乡安康(旬阳)正担负着要把“一江清水送北京”的千载难逢的历史重任,那么,就让我写一篇我自己与“水”有密切联系的文章,或者是讲一个我自己与“水”有关的故事吧。这个想法瞬间在脑海里一出现,急行军般的回忆便像纤夫肩上的纤绳,把我的思绪很快拉回到很久的40多年以前,那难忘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在那缺水的日子里······于是,我很快打开电脑,敲击键盘,写了起来······

浑水用明矾澄清后才家用

上个世纪的60年代,我家住在神河街道,在那个时候,所有的神河街道居民,日常用水全部是用河里的水,由于街道没有备用水井,每年只要河里一发洪水,整个街道的居民就在没有清水可用的情况下,只得把浑水挑回家,将浑水里放进明矾,经搅拌澄清后才开始用水。当然,在更多的时候,一旦发洪水,居民们便拿上锄头等工具,在离河边不远的沙滩上挖水窝,待水窝蓄满水后,才一碗碗或一瓢瓢地舀起来倒进水桶里挑回家用,在当时,就是采用这种最原始、最传统的采水方式,不知方便了神河街道多少个家庭,不知为神河街道多少个家庭养育了多少下一代人。当然,在这些挑浑水和挖水窝的人群里,自然也少不了我。只是那时我还小,是和大弟弟为家里抬水吃,而不是我一人为家里挑水吃。现在,每当我想到当年的场景,好想把“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根草”的歌词改动一下,唱一句“世上有水才最好,有水喝的孩子身体才好”。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而现在10多岁的孩子们,真正是赶上了好时代,他们不仅喝上了干净、纯净、卫生的自来水,而且还喝上了高科技生产的矿泉水,同我们那个时代相比较,真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天壤之别!

挑夫们说“脚窝里的水也能喝”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开始搞复课闹革命,我上不成学了。于是,我和一些同学们一起,进入了挑货队伍的行列,也就是为神河区的供销社和粮管所运输收购的农副产品和粮食,大约经历了一年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使我对水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体会到了水对于人来讲,是多么的宝贵!不知多少次,我和同学们在运货的行程里,就听到不少“喝脚窝里的水”的话题,才开始我不明白,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是在挑货的过程中,在没有水喝的饥渴难耐时,一些年长的挑夫在找不到水源的情况下,就喝下雨时人在行走的过程中脚踩在地上踩出的脚窝里下雨后脚窝里蓄存的雨水。一次,我在运货的过程中与几位挑夫偶遇,问及此事,几位挑夫们异口同声地说“脚窝里的水也能喝!”;一位挑夫还讲了某一日自己喝脚窝里雨水的经过。还有一次,当我挑完货返回途中,经过一个小溪时,亲眼看见一位背货的女孩在爬上悬崖边找水喝时摔成重伤的情景。每当我想起这段经历时,心头便感到一阵阵颤抖。真可谓水贵如油,水贵如金啊!同时,也使我想到了战争年代,我们的战士在战场上,在缺水的恶劣环境下,在你死我活的战场上,仅有的一点水谁也舍不得喝,互相推让的情景,也有的战士为给伤员和战友找水而牺牲在敌人的枪口下。现在,每当我看到有浪费水的场景时,就想对浪费水者大说一声:同志,请节约用水啊!当然,现在的神河街道居民,不仅不用再去挑货了,也不会再去喝脚窝里的雨水了,自来水进了家门、庭院,用水一拧水龙头,就可以洗衣、做饭。(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而对我自己而言,在我学当挑夫挑货的时候,虽然没有喝过脚窝里的雨水,但在十分饥渴的时候,小溪和河里的水,我没有少喝。当然,这是题外话。

生产队长的父亲说“新石板房上流下的水也能喝”

1974年2月,我和6位高(初)中毕业生一起,下乡到现在的仙河镇插队成为一名知识青年。虽然插队的生产队各方面条件比周围生产队条件好,但由于地处半山腰,在天干的时候,吃水也成了很大的问题;特别是在天气干旱的时候,庄稼比人更需要水。在那个时候是大集体时期,一遇天旱,全生产队就要开展抗旱保苗,人们就挑着水桶到处找水,而水源呢?就是人们在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抢修水平梯地时遇到有水源的地方,就立即把有水源的地方挖个大坑,四周用石头砌起来修成的蓄水池里的水。我们知青组是7个人,才开始只有一担水桶挑水,后来生产队才给我们知青组买了一口水缸,记得有一年天气干旱,我们知青组的生活用水,找了3个蓄水池都是干瘾的,找到第4个蓄水池才找到水,那一段时间里,水缸基本不用,成了我们知青组的展览品。在特别缺水的时候,我们知青组在蓄水池挑水时,还得和生产队里的群众排队挑水,在有些时候,排队排到自己跟前时,蓄水池里早已没有水了。记得插队第一年夏天的一天,突然大雨滂沱,山洪爆发,黄泥浆水从山顶上撒泼倾斜下来,而我们的水缸里一点水也没有了,这时,住在我们知青组隔壁的生产队长的父亲知道后,大声告诉我们“你们知青组盖的新石板房,新石板房上流下的水也能喝!”虽然我们几位知青半信半疑,但一想到没水吃的困境,我们还是相信了生产队长父亲的话,很快用水桶接了满满一缸水,用了一个多礼拜。现在回想起来,多亏生产队长的老父亲提醒了我们。否则,我们几位才出社会的年轻人,真正是束手无策、无计可施了。现在,我离开插队的仙河镇已经30多年了,30多年来,那里的父老乡亲在镇党委、镇政府的领导下,依托当地优质的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使全镇的山更绿,水更清,一河两岸稻谷香,山清水秀更诱人,堪称“旬阳小江南”。那里人民群众不再为吃水、用水犯难发愁,自来水不仅引上了山,而且进了门、入了户。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如同芝麻开花节节高,生活质量比蜜甜,人民群众对党的恩情比山高,比水深。

我想说一句“大家都来节约用水吧”

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本来是为了做好、做完小郭交给我要做的作业,但却勾起了我对三、四十多年前往事的回忆。使我不得不对大家说一句:“大家都来节约用水吧”!有一句成语说的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成语,我在百度里搜索到的答案是“水既能使船安稳地航行,也能使船沉没”。在这里我要说,这句成语用到节约用水上再好不过了。我们也可以把这句成语理解为“节约用水可以为人类造福,浪费水源便可成为人类的罪人”。

据有关资料表明,“水危机噩梦正在悄无声息地慢慢地向人类逼近,从用水的随意挥霍,到限制节水,人类开始害怕滴水贵胜油的日子的到来。世界气象组织估计,到2050年,全球有46%的城市人口缺水。水已经超出生活资源的范围,而成为战略资源,水战争爆发的可能性越来越高。”由此可见,浪费水源的罪过有多大,罪孽有多深!

怎样才能做到节约用水呢?在行动方面,我认为还是不要设想在明天。明天?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现在,人类渴了有水喝;将来,地球渴了会怎么样呢?节约用水,必须从现在开始,从我开始,从点滴开始,从秒开始;要从以下4个方面抓起。

一要教育干部群众树立人人珍惜水、人人节约水的良好风尚和浪费用水可耻,节约用水光荣的意识,科学用水,自觉节水;

二要让干部群众知道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全社会共同责任,是每个公民应尽的权利和义务。珍惜水就是珍惜自己的生命。

三是作为政府部门要强化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节约和保护城市水资源,依法管理水资源;

四是坚持把节约用水放在首位,努力建立节水型经济和节水型社会,力争在“十二五”中期把旬阳建设成为节水型城市。

汉江之美,美就美在碧波荡漾的秦巴山,如诗如画;旬河之美,美就美在岸边有欢乐的“小桥流水人家”。节约用水,是我们的生存之计、生命之根,我们每个人都要尽到自己的权利、义务、责任。因此,我们要向全社会大喝一声:同志,为了我们的今天、明天和后天,为了我们的千秋大业和子孙后代,请节约用水吧!

完稿于2011年4月28日凌晨1时11分

共 1 条文章评论
  • 谢谢各位支持。祝秋安!2011-09-21 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