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凉好个秋

11-25 作者:五月

天凉好个秋晚上在家收拾书桌,发现了一本许久没有打开的宋词,于是信手翻来,忽然发现书中满满的都是过往的记忆。

在唐诗和宋词之间,一直比较喜欢后者,觉得它对人物和情景的表达要比唐诗更透彻,再加上宋词的词风柔和婉约,更适合在一个特定的氛围下去欣赏和体会,比如雨天、黄昏、或是独处的时候......

年少时的我们常会有一些莫名的忧愁,而宋词似乎就特别适合在这样的心情下去念。最喜欢李清照的词,喜欢她的《如梦令》、喜欢她的《一剪梅》、尤其是那首《声声慢》,如今念来依旧是感慨万千......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每念到这首词,脑海中都会闪出这样的画面:深秋时节,微雨时分,一位女子,临窗而立,听秋雨的点点滴滴,想自己的满腹心事。一样的词句,一样的画面,今日念来却是不一样的心情。这首词十几年前就已念过,也是非常的喜欢,但之前的喜欢多少带了一些少年时期强说愁的色彩;而今细细品来,已能深深体会词人在经历了战乱、失去亲人、流落异乡的愁苦,秋天黄昏的细雨、晚风、秋雁、梧桐这些景物,在李清照的笔下是如此的凄美和感伤,而这一个“愁”字了得,也是少年时的我们无论如何也体会不出的吧。(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也许秋天真的是一个让人触景生情、分外伤感的季节吧,将书细细翻来,发现很多词所涉及的人和事都与秋天有关,比如吴文英的“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晏殊的“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清天”......也许现在的我们并没有那么多需要忧愁的人和事,所以在这样的季节里,我们则会更多地去思念一些人和事,所以:当我们低头拈起一朵秋天的小花时,也许会想起一段幸福的时光;当我们抬头仰望那一行南飞的大雁时,也许会想起一个远在他乡的故人;当我们的脚步在满地的落叶上沙沙作响的时候,也许会想起那个曾经说想和你牵手一辈子的人......

现在我们可以把忧愁写在脸上、挂在嘴边,那是因为我们都还年轻,可我相信总会有那么一天,在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之后,无论是快乐还是悲伤,我们什么也不想说了。就像那首辛弃疾的词:“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我想这才是最真实的人生吧!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