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视自己的理由
我们的视野里因为没有自己,才显示了它的广阔,我们的思维里很少描述自己的影子,才随意的去评论别人。如果别人也是一样,我们的形象也在别人的视野之中,才会暴露出自己的丑陋。但这些自己并不是很清楚,是在别人的比较和议论中得出一些结论。是丑是俊,在镜子里看到的只是脸,整体搭配的效果,在别人的提醒下认识到自己的某些不足。因而刻意去装饰和掩盖。尽管如此,因暴露而想去掩盖的行为更让人感到虚伪,虚伪是人的共性,自尊乃是虚伪的有利营养。我们是在自尊和虚伪的环境中长大,影响是必然的。有几个能无视自己的存在?
人类自身的缺陷,因暴露的不太明显而常被忽视。承袭传统的管理方法,又是缺陷积累的原始根源,从层层统治到家庭束缚,从老师的施教到课程的规范,都是人为的意识行为,意志的威慑。违者反者视大逆不道,轻者受罚,重者判刑。长久以往,人们的行为是在相互监督下的一种展示。自己的独立思考往往也遵循这种模式,日久生习,习成规,规成法律很难摆脱。于是就形成了自觉与不自觉的自我束缚,形式,表面,华丽,时尚成了追求的一种向往。内心的任何感受,通过语言和行动才能表达。思维不能付诸实践是多少人终身遗憾的事。但是,自己是谁?我们都不清楚,从古到今多少人在发问,最终以天地的一分子来安抚自己,这是无奈之举,更是明智之举,终于在被迫之下体会到了存在的真实。
自然我们已经知道了自己的渺小,就不应自恃强大。自身的能力微乎其微,不足称道,就应知道自己的位置。一分子一点不为过。我们所观察到的外界,只是宇宙中的一分子。人作为地球的精灵,共同存在于大自然之中,吸收天地之精华,勤于思考和勤于实践,才让我们插上理想的翅膀。渺小的身躯与广阔的视野形成永无止境的追求。大与小,有与无,真与假,在人的意识形态中不断产生疑问和辩析。大与小比较而言;有与无意识而言;真与假是现象而言;人类的思维从简单到复杂,从认识到实践,从冲动到理性经历了许多重大转变。无疑是想把自己的判断接近一种真实的存在,让存在符合自己的思维逻辑。
历史是一幅真实的画卷,让我们看到了人类思维与实践的轨迹,不可遗传与复制的知识,只能根据前人的想象与积累,结合自己的感性再重新学习和实践,一代接着一代,踏着前代走过的路,不断推陈出新,才走到现在。而每个朝代的实践经历,又是人为的意志在大自然中的反映。从个人的角度上思考,能为子孙后代流下点什么才是一种欣慰。然而,有几个人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呢?我想,这是不用回答的问题。自己作为家庭的一员,生儿育女,扶老携幼是一种本能责任,也是生命中一种精彩的传承。这种坦然与博大沿续了几千年,生生不息。。
无视自己是觉得自己渺小,渺小的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但又觉自己实实在在的存在,存在与天地间,不受个人及传统势力的束缚,用自己的眼光和思维,发出真实的声音,这种声音能传多远没有必要考虑,将来能起到多大的作用也不要关心。我们所关心的是这种声音的真实性和虚伪性,是别人的声音还是一种无奈的模仿。只要是自己的声音,哪怕是再难听也觉的豪爽,为独立的个性,曾在天地间存在过而感到自豪。
我们没有必要为自己担心,。存在只是一种现象,。儒家让人们注重现实,躬耕勤读,遵守礼法;道家让人们法道自然无为而为;佛教让人们行善积德进入天堂;当今社会让人们注重科学理念,为提高生存质量而努力。如此重多的思维形式,遵循那一种是更好的发展方向呢?我们都在寻找一种说服自己的理由,去支撑自己的行动。但,我们发现,视野与激情无疑是最好的理由,报答大自然的恩情是最大的理由。自己是谁?还值得提吗?(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