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野 禅 人

10-17 作者:观鹅会意

一野禅人是吾文友之雅号,与我同在大山一企业打工,虽住宿偏僻,然雅趣不减。“雪夜闭门读禁书”,所读之“禁书”然展诗词赋,书法“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冰砚火炉烤,僵手搓热软。“雪夜”舍僻无人扰;“闭门”尽可寡心欲;“读禁书”可与古人畅谈心。

秋叶飘落,平庸之人看到的还是落叶,聪明人看的是寒之将来,应添衣储食,智者看到的是人生之轮回。

读书是天下苦累之事,少年读书,悬梁刺股是为了舒展胸中之抱负;老年读书,尽阅岁月之沧桑,感知日之将暮,或喜、或悲、或叹,胸中多存遗憾。

被人誉为巴蜀鬼才的戏剧家魏明伦有云:“读书力求三性:韧性,记性,悟性。有韧性没记性,读了白读。有记性没悟性,书是死书。悟性至关重要,一举满盘皆活。然而,单凭悟性,没记性就没库存,是皮包公司。没韧性就建不成大仓,是短途小贩。三性俱备,堪称知识富翁。鄙人记性悟性均可,唯韧性不足。近几年读书太少,老本快花光了。”鄙人悟之肤浅,韧性是耐的住读书的寂寞;记性是读书留在脑海的储蓄;悟性是读者与作者的共鸣。吾读书只有韧性,悟性无记性,所以一直难以成大器。为克服记性之不足,总是先感悟后记忆,弥补效果不错。洞悉字里行间作者之思想与忠告;深悟作者谙透人生之城府;识熟作者对沧桑世上感悟的悲愁苦痛。

每当悟透作者文中的愤懑感慨,心中则会涌动出按抑不住的动笔激情。“爬格权当耕沃土,著书恰似养鲜花”,“埋头觅句常忘老,秉烛操觚不觉疲”,写出一篇篇无功利之拙作。日久天长,卧听山风能吟唱,管窥风云有变换。见花鸟草虫有悟;经四季冷暖有感;遇风清月朗有情。一野禅人笑称吾之拙作已登堂还未入室,但吾已悟到文字可吹皱荷塘月色;文字可掀起大江之波澜壮阔;文字是华夏文明不会枯竭的长河。

读书、写作丰满了我的人生。(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共 1 条文章评论
  • 读书力求三性:韧性,记性,悟性。2012-06-27 1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