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无题

10-20 作者:秋风

《七律。无题》

近体诗/秋风

艳阳初日照高台,雾锁江楼晓梦开。

季子秋愁寻病酒,刘郎自喜忘尘埃。

黄花不道西风冷,青鸟能知浪子呆?

王母有心安社稷,金簪一划故人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季子秋愁:季子,此处指代季鹰。典故:晋朝人张翰字季鹰,在洛阳作官;见秋风起,想到家乡的味美的鲈鱼,便弃官回乡。据《晋书·张翰传》记载:“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邀名爵乎?’遂命驾而归。”当时张翰在洛阳为官,秋风吹来,因思念故乡风物,遂去官返乡,于是中国的诗学中就多了一个“莼鲈之思”的典故。

前度刘郎:相传东汉时刘晨、阮肇一同入山采药,遇二女子,邀至家,留半年乃还乡。后也以此典喻“艳遇”。

原文:《幽明录》节选:汉明帝永平五年,剡县刘晨、阮肇共入天台山取谷皮,迷不得返。经十三日,粮食乏尽,饥馁殆死。遥望山上,有一桃树,大有子实;而绝岩邃涧,永无登路。攀援藤葛,乃得至上。各啖数枚,而饥止体充。复下山,持杯取水,欲盥漱。见芜菁叶从山腹流出,甚鲜新,复一杯流出,有胡麻饭掺,相谓曰:“此知去人径不远。”便共没水,逆流二三里,得度山,出一大溪,溪边有二女子,姿质妙绝,见二人持杯出,便笑曰:“刘阮二郎,捉向所失流杯来。”晨肇既不识之,缘二女便呼其姓,如似有旧,乃相见忻喜。问:“来何晚邪?”因邀还家。其家铜瓦屋。南壁及东壁下各有一大床,皆施绛罗帐,帐角悬铃,金银交错,床头各有十侍婢,敕云:“刘阮二郎,经涉山岨,向虽得琼实,犹尚虚弊,可速作食。”食胡麻饭、山羊脯、牛肉,甚甘美。食毕行酒,有一群女来,各持五三桃子,笑而言:“贺汝婿来。”酒酣作乐,刘阮欣怖交并。至暮,令各就一帐宿,女往就之,言声清婉,令人忘忧。至十日后欲求还去,女云:“君已来是,宿福所牵,何复欲还邪?”遂停半年。气候草木是春时,百鸟啼鸣,更怀悲思,求归甚苦。女曰:“罪牵君,当可如何?”遂呼前来女子,有三四十人,集会奏乐,共送刘阮,指示还路。既出,亲旧零落,邑屋改异,无复相识。问讯得七世孙,传闻上世入山,迷不得归。至晋太元八年,忽复去,不知何所。

(译文:汉永平5年(公元62年),剡人刘晨、阮肇到天姥山采药。天姥山由刘门山、细尖、大尖、芭蕉山、拨云尖、莲花峰等群山组成,崇山峻岭,峰峦叠嶂,千姿万状,苍然天表,林深草茂,荒野僻壤,深不可测。刘阮二人只管埋头采药,不觉得天色已晚,肚子饥饿了,怎么办?忽然发现山上有桃,就随手摘几个桃子充饥。一边吃桃子,一边沿山湾小溪走,在小溪边以茶杯取水时,看见溪中有“胡麻饭”,他们想溪中有胡麻饭,山中必定有人家,二人就沿小溪往前走,只见溪边有两位女子,十分漂亮。这二位女子看见刘阮二人手持茶杯,便笑笑说:“刘、阮二郎为何来晚也?”好像老朋友相识一样。刘阮二人一惊,不容迟疑,就被邀到家。走进家门,房内绛罗帐,帐角上挂着金铃,上有金银交错,还有几名婢女。进入餐桌吃饭时,有胡麻饭、山羊脯、牛肉,菜肴相当丰富,又有美酒,还有吹、弦、拉、弹伴唱,嘻嘻哈哈,热热闹闹地吃喜酒。用完饭,几个侍女捧着桃子,笑笑说:“二位贵婿随我来。”随伴进房间与二位仙女结为夫妻,各就一间帐宿。过了十天,刘阮要求回乡,仙女不同意,苦苦挽留半年。子规啼春,刘阮思乡心切,二位仙女终于允许他们回去,并指点回去路途。刘阮到家找不到旧址,到处打听,结果在一个小孩子(第七代孙子)口中听到,长辈传说祖翁入山采药,因迷路不知道在哪里?刘阮在山上半年,山下已经到了第七世即晋太元八年(388年),过去了几百年时间,没了老家,只得返回采药处寻妻子。结果刘阮二人怎么找也找不到妻子,就在那溪边踱来又踱去,徘徊不定。后来该溪叫惆怅溪、溪上的桥叫惆怅桥。这溪就是现在的桃源溪,桥即桃树坞的迎仙桥。后人在那里建了刘阮庙,庙内塑有头戴斗笠,肩背竹篓,手拿药锄的刘阮像。山上有采药径、阮公坛、仙人洞等。刘阮二人在那里徘徊了一阵以后,便在山上住下了来,不久就在当地成家繁衍后代,这就是现在的刘门山,当时该村村民全部姓刘,因交通不便,山上生活艰苦,慢慢外流。刘晨的后裔刘尚之,在唐代携带家小从刘门山遣到广西贵县,在贵县生下第三个女儿,取名刘三姐,就是后来的歌仙。后又携带全家流寓广东阳春县,对此,广东《肇庆府志》、《阳春县志》均有记载,所以,歌仙刘三姐的祖籍就在新昌的刘门山。)

【秋风QQ:920962794】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