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散文网,浅说作文(续)
前几天浅谈了关于写作的一点心得,得到文友们得大力支持与鼓励,既然已经开了头就有始有终吧。要写好一篇文章,灵感只是其一,更重要的当然是文字功底了,也就是文词的积累与写作技法。而阅读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途径。
——枯木
所谓文词积累,就是多读,读懂文词内涵,而写作技法就是更进一步阅读,就是读什么怎么读的问题了。关于阅读,我感觉现在的年轻人有一个误区,认为读书好像已经不再像以往那么重要了,借以电视或电脑取代了书本,当然,我不得不承认电视电脑的功能确实惊人,譬如对于新闻、对于影像,其影响力决不可忽视,包括我们需要查询的各种资料,几乎是一应俱全。但有一个严肃的问题:这些新时代的传媒是否全能取代我们的书本?或说是取代阅读呢?对于新的知识的接触与学习,一般都习惯与在网上搜寻,我亦会如此。单就阅读而言,尤其是长篇,我还是建议看书本的好。用电脑看书学习,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眼,且上下滚动翻页时还要努力的去找寻前面看到什么地方了,知识内容入心的相对较少,而书本阅读则不然,阳台床头,或坐或躺,自然率性而读,身心轻松,文字自然入心沁脾,易于理解吸收。
关于如何阅读,我向大家推荐两本书:莫提默·艾德勒的《如何阅读一本书》和褪墨的《学会聪明阅读》。通过阅读把自己的心灵和外部世界、古典先贤、社会层面、知识层面相联系,刻画自己思想灵魂的塑像。因此阅读也是对自己内心埃尘的拂拭,是对自身素养的再认识,是人性自觉的升华。无须辩解和没有掩饰,以理性和良知滤去思想里的浊污、杂质,将所有美好的或丑恶的、健康的或霉变的、艰深的或肤浅的种种驳杂纷繁在心屏放映,静心凝视,体味事理,观照人文伦常,将种种感受化作人生体验,借以扩充心灵,丰富经验阅历。
阅读大致可分四个阶段,了解、理解、欣赏和顿悟。了解大致内容,知道是关于哪方面的知识以便选择性阅读。理解具体含义,掌握外在表象从而进行判断应用。欣赏则是自己的内心已接受了作者的意识理论而逐渐产生共鸣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吸收,慢慢玩味的过程。顿悟则如醒醐灌顶,茅塞顿开,眼前豁然开朗。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有此而诞生自己的核心思想。所以阅读一件放松的活动,只是在放松之中有着很深的情节。很多时候阅读没有目的,纯粹是为了消磨时间,慰藉孤独的魂灵,清点生活,阅读自己,轻松从容里反而获益良多。
关于作文之技法,仅以文风布局而言,不同的文章技法迥异。但格式布局终归一样,选题、理解剖析、结构布局、选材、润色修剪,这就是一篇文章了。首先立足要稳,深思熟虑后方可动笔。相信大家对于布局选材都有自己的见地,也就不再多说了。就谈谈润色与修剪吧。(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所谓润色,也就是文章的血肉颜色,要把文章写活,有血有肉有灵魂,不然就是一具干尸。谓之血肉就是细节描绘刻画,以小见大。如一杯清茶的苦涩,如一只寒梅之幽香,寻一件细微之处承载你丰富的情感,留一种感觉给读者回味,深思以及感悟。所以一篇文章思想的表达成功与否,就在于你对细节的尺寸把握是否拿捏得当。而对于细节的刻画,一是通过阅以积累文词,二是通过平时悉心的观察以增加自己对事物感知和领悟。说到底就是必须心中有物,若心中无物,说再多都是空的。
所谓修剪,也就是给文章整容。大家都知道万物协调为美,和谐为美,所谓之画龙点睛,入神如随。若满身都是龙眼,岂不是一件怪物。如鲁迅先生所言,可有可无的章节文词坚决删去,尽量精简文词,文章以意境论成败,又不是市场卖菜按斤称两。有很多年轻朋友喜欢写诗歌,尤其散文诗之类的长短句,诗歌可谓是文学艺术之精华,是情感阅历,世事领悟的结晶,文词之间,极难控制把握。咋一看作诗很容易,但要真正作好诗,那就是难上加难了。
任何事物演化至今,皆可间天地之理,日月之辉,所以要的是格物致知,见微知著,以细微之处彰显神髓,给人拓展无限思绪的空间。大家有见过美工刀片吗,刀片上有许多刻痕,一段钝了就折断一节,又变得锐利如新。同样的道理,文章也一样,用的就是刀尖刀锋的细微,通过对于小事或一花一叶的浓情描绘来拨动读者心弦。若刻画之至,可力透纸背入木三分,自然也就入心入肺了。
- 学习了,多谢啦!2011-11-09 14:39
- 祝兄好见解啊,学习喽~!推荐阅读~!!2011-11-09 15:03
- 呵呵,甚是有才啊,2011-11-09 19:13
- 嗯,作为90后,我很赞同枯木老师的观点,还希望以后老师多多指点我们的写作2011-11-09 20:58
- 枯木老师好文采,学习。2011-11-09 21:01
- 偶真是服了,不得不赞2011-11-10 08:22
- 写得太好了,学习!一直很佩服欣赏你的文笔!2011-11-10 08:33
- 若刻画之至,可力透纸背入木三分,自然也就入心入肺了。 我好想这样的境界哦,就是做不到!呜呜!......问好枯木老师。2011-11-10 09:04
- 再来学习,辛苦枯木兄了。2011-11-10 09:11
- 回复@跳舞的太阳:谢谢支持!跳舞的太阳,呵呵,有创意哦!问好!2011-11-10 09:19
- 回复@可人:问好可人!谢谢支持!2011-11-10 09:20
- 回复@北京现代:胡诌而已,岂敢言才?问候北京,现代安好!2011-11-10 09:21
- 回复@微笑下的伤:一介布衣草民,岂敢言师!相互交流!问安!2011-11-10 09:23
- 回复@天天向上:谬赞了!祝福你天天向上!2011-11-10 09:25
- 回复@依 儿:能得依儿之赞,荣幸之至!问安依儿!2011-11-10 09:26
- 回复@叶落萧萧:萧萧谬赞了!我一直很欣赏你的文章哦!2011-11-10 09:27
- 回复@钱塘晚风:慢慢练习,相信你可以的!问安!2011-11-10 09:30
- 回复@疯狂侠客88:侠客兄客气了,交流嘛,相互学习!念安!2011-11-10 09:31
- 多言是客套,只有佩服。2011-11-10 10:41
- 枯木兄对电脑阅读,及如何阅读和写作的见解非常精辟!推荐阅读!2011-11-10 11:12
- 欣赏,阅读是写作的根本,但是阅历与生活的感悟也是作文的一个关键,如果读书和文化素质有关联的话,那写作也是分很多的层面,就像一个研究生可以写一篇好的论文,但是要是去写一篇细腻的散文或者诗歌,也许我想会很生硬,因为他的理论是哲理的,而不是抒情的,灵感是要用洞察力与感知力才可以找到。品尝生活的点滴,感悟细微的变化,在多愁善感的人眼里,文字是不一样的,在自信乐观的人眼里文字也不同,所以在我们阅读的同时,也要用细心去思考,作文的每一个章节与细节的衔接,连贯,乃至要读者读过有一种联想,自己读也要有感觉,我的话只是个人的见解,和老师的文章我无法比拟,我才初中生呵呵,所以我只借您的宝地啰嗦了,,不要见怪,谢谢,问候了2011-11-10 11:17
- 学习,学习2011-11-10 11:47
- 学习了,问好枯木!2011-11-10 12:15
- 拜读先生佳作,问好!2011-11-10 12:28
- 赞,学习了!!2011-11-10 12:57
- 一直很喜欢友的文章,问好!2011-11-10 13:35
- 顶!学习了2011-11-10 13:35
- 向老师学习了,顶上去2011-11-10 14:21
- 太精辟了!向枯木老师学习!2011-11-10 14:55
- 回复@今生依梦:说得很好!赞一下。我是文革后期的高中,总共才七年……2011-11-10 17:38
- 回复@今生依梦:呵呵,说得相当好,关于如何阅读,阅读什么是个过于繁杂的话题,非几句话可以阐述明了的,所以我向大家推荐两本书:莫提默·艾德勒的《如何阅读一本书》和褪墨的《学会聪明阅读》。问候依梦、依依!2011-11-10 18:06
- 回复@王炯:问候王炯!谢谢支持!2011-11-10 18:07
- 回复@三角:谢三角老师夸赞。请茶!2011-11-10 18:09
- 得大家支持已是汗颜,岂敢言师!枯木在此衷心感谢!来来,喝茶!喝茶!2011-11-10 18:13
- 该说的大家都说了,我来晚了,静坐喝茶吧!2011-11-10 23:50
- 顶!学习了2011-11-11 08:58
- 这样的文章,多多益善,感谢作者的分享和指导2011-11-11 12:40
- 赞。读枯木老师一文,真是受益匪浅,茅塞顿开,望朋友安好2011-11-14 23:09
- 赞。读枯木老师一文,真是受益匪浅,茅塞顿开,望朋友安好2011-11-14 23:09
- 写得太好了。对了,那个褪墨的《学会聪明阅读》哪可以买到?2011-11-25 22:51
- 我初来乍到,顺祝枯木老师安好,今日拜读文章,向老师学习!赞2011-11-30 08:30
- 看您的文章,受益匪浅。2011-12-08 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