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可以俯视太阳的地方膜拜
想要去那个土丘的想法,是从一次次地眺望中积累起来的。就好像对一个女生的好感,是从一次次的相遇和目视中积累起来的一样。
出发。时间是清晨,人物是一个人。
记得大学刚到宿舍的时候,我发了几个彩信给爸爸。内容,是几张宿舍和宿舍楼外的照片外加上一段说明照片的文字。
很清楚地记得那段文字中的一句话:视野很开阔。
确实是的,从有栏杆的这一面往远处,群山如簇。调整一下角度,一面是田野,视线延伸到不能延伸的地方是城镇。另一面,也是田野,视线延伸到不能延伸的地方也是城镇。
一面是雁山镇,一面是会仙镇。我经常向一个方向眺望,那是雁山镇所在的方向。具体位置,是与雁山镇同一个方向的一处低矮的山丘。(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那山丘在清晨,会阻挡太阳的光线向我这个方向照射过来。这是我经常眺望它最主要的原因,也是唯一的原因。
总喜欢在清晨,到天台等日出。就那么眺望着,眺望着太阳将要升起的方向,向着茫茫天际中有着红色和灰色相间的云彩的方向。
到太阳从云的后面开始露脸,我会微微闭上眼睛,感受着晨风的吹拂,一直到皮肤感觉不到阳光的温度在上升。
我觉得,应该把自己的旅程取上一个诗意的名字。很喜欢这样做,目的是为了增强我。思索良久,也没有得出一个比较好的词组的搭配。只好作罢。
沿着主观臆断能够达到目的地的道路,一路前行,一路眺望。靠着路边,有一些可以扯得到的植物的叶子。这些叶子,在我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下,就离开了原来的位置。
同样是从一个地方离开,去到另一个地方,性质却完全不同。它们离开原来的地方取决于我的动作,它们去到什么地方取决于我的想法。自始自终,这些叶子都没有过属于自己的目的地。
可是我有。
我是要去山丘的顶峰,从太阳晚间躲藏空间的制高点,俯视太阳。我是要去膜拜,去膜拜一个可以俯视太阳的高度。
虽然我用的是一个看上去很无所谓的姿态,但我绝对的虔诚。
突然间想起了那一句“酒肉穿肠过,我佛心中留”。在很多的电视电影中出现过的台词。原创是谁,早已经无从考证。但这个说法,一直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
很多的东西,在乎的不是外在的形式,我总是这样认为。绝大多数的人这样认为。
淡淡的雾气笼罩着茫茫的大地,我在雾气中搜索,搜索那片最绚烂的云彩。而此时的晨风,却在向着一个方向前进。不急不缓地,把一个朝圣者的气息,带到他心中的圣地。
它知道我已经选择了继续眺望,或者说它已经知晓我将要放弃。我是将要放弃,我已经决定放弃去到当初想要去到的地方。
晨风并不惊讶,它还是当初的姿态。因为一开始它就已经知道我会放弃。它很清楚地了解:即使是最虔诚的信徒,以三步一跪九步一叩的姿态,也到达不了那个地方。
那个地方存在的意义,仅仅是为了让人们有一个眺望的方向。方向,是真实存在。但是地点,却是一个虚幻的坐标。
一个声音对我说:“回去吧。从哪里来,就回到哪里去。”
回去?我回头望望————身后的路,已经很长很长;所转过的方向,已经很多很多。看不到了起点,也忘却了起点所在的方向。
只记得:从起点向我要去的地方眺望,现在面朝的土丘,会挡住清晨太阳的光线。
- 感谢审核团队2011-11-23 1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