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汰港
也许是水乡的生活让人眷恋吧。每年夏天,总让我忆起故乡那已逝的休闲方式—汰港。
那年代,故乡经济不算繁荣,家家户户还没使上电扇,空调更没听说过。三伏天一来。水乡人一到夜晚尽欢喜汰港。汰港很是简单,钱不去一厘一毫,即是撑条船,漾在河心乘凉,说唱。如此简朴透顶的休闲生活,总能打发掉水乡人难以祛除的暑热与疲劳。
为了汰港的舒适,水乡人一早便叮嘱孩子,往汰港的船上打水。孩子们也马虎不得,十分乐意,一下午总瞅着马钟,望着太阳。时间一到,男孩子,女孩子,大瓢小桶的带着,扒上船,呼啦哗啦直是冲水。一阵胡乱的忙碌后。船头到船艄搞得干干净净,清清爽爽。孩子们个个衣衫湿漉,忙得不亦乐乎,盼的就是夜晚的那阵清凉与热闹!
其实,亮堂堂的夜晚是汰港最好的时辰。要是晚上热得难以下睡,谁在巷头口一声吆喝“乘凉噢!”“来啰!来啰!”“忙啥事!”院子里,平台顶,浆踏上,总会有人应和,生怕落下哪个。眨眼工夫,准会邀来一拨人马。光着身子摇扇的,提着茶吊拿瓜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径直朝码头口赶去。那阵子,码头口汰港的船只人满为患,也只好分流,再添上条船同去了。
前去汰港的船只,都为男子把篙。一船的人都毋庸置疑,把篙的一定会把船撑至河心(当然最好不过的是河的三岔口)。四周无遮无挡,一片白水。因为这样,河风来得方便,来得快捷,蚊虫也少。
随着“扑通”一声水响,把篙人抛下锚,定好船,汰港的高潮总算来临。立马,船头、船艄热闹起来。(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先前,要数孩童们最不安分,不是叫,就是笑,要不缠着大人问这,说那。“快看,大鱼在跳!”“这是什么鸟叫声?”“咦!北斗星。”问腻惹恼的大人总是说“再叫会招惹来蚊子。”“再叫让野猫子来啃你。”“再嚷送你上岸。”稚气的孩童,哪里知道大人们不会如言所施!胆小的早吓得安安稳稳地躺着,睡着。胆大的也只得倚坐在大人身边,休住嘴,看着翻飞的萤火,腾飞的鸟影,如银的水面,皎洁的月色。
一切交给了大人们。船头的烟鬼点上枝烟,咂两口水,张家长李家短地侃着;船艄的妇人、姑娘们也早已扯着嗓子唱开了。“风儿轻轻地吹,树枝轻轻地摇,月亮挂在树梢上,小白鼠,睡着了。”
“月亮出来亮汪汪亮汪汪……”
……
歌声,和清风一起沐浴着大人、孩童,一船的人都沉浸在如水的月色中。
夜开始沉寂,人也开始沉寂。直至率先凉透的大人苏醒,载着漫天星斗和深沉鼾声的船只方才起锚,回岸……
哦,三伏汰港,如此惬意而归!又怎能让人忘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