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透世纪的眼神

05-17 作者:欣庸

昨天心情不爽,很忧郁。在朋友的引荐下,欣赏了一曲《我不该不该看你的眼神》。是啊,视觉是印象,听觉是意化。我闭着眼睛投入到歌词里。忽然意识到有一个眼神在脑子里出现,凝结在那里挥之不去。这就是我今天要解读的一件艺术珍品《蒙娜丽莎》,她的眼神穿透世纪,被世人称之为“神秘的微笑。”

这幅油画是达。芬奇的代表作。每个人看后都会产生美丽难忘的印象。现代高科技的摄影手段,维妙维肖的眼神随处展现,那是复制的神奇效果,并不罕见。可是,五百年前产生的灵感,用心灵绘画出的一幅油画能穿越时空,久久昭示于人间,让世人叫绝。这不能不叫人驻足凝思,回首仰望。这件不朽的作品,是《蒙娜丽莎》长得出色,还是达。芬奇的画笔传神?我开始寻找一个伟大灵魂产生的背景和育孕的内涵。

达。芬奇诞生在意大利芬奇镇,靠近佛罗伦萨。是当地有名的望族。父亲是一位律师。他希望小芬奇也当一名律师。从小奇智的他,哪个领域都表现的非常出色,在当地有“绘画神童”的美誉。父亲对小芬奇产生了特殊的兴趣。为了验证儿子的天赋,他接受一位农民的委托,让儿子画一幅盾面画(壁画),谁知,小芬奇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画成了一个眼睛通红,张着血盆大口,鼻孔喷火焰的骇人妖怪。作品完成后,他把窗遮去一半,将画架的光线恰好对照妖怪身上。父亲一进门被眼前的异象惊呆了,连忙后退,吓得大叫起来。小芬奇则笑着对父亲说“请您拿去吧,这就是它产生的效果”。从此,达。芬奇在绘画艺术领域大放他的才华,拜师于艺术家委罗基奥门下,当时年仅14岁。

达。芬奇在艺术领域和科学领域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他的思维影响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整个精神层面,为许多领域的探索和发展开辟了道路。是世界上少有的全面发展的学者。可是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件艺术品能像《蒙娜丽莎》那样誉满全球。画中人为佛罗伦萨银行家佛朗斯柯。捷列。佐贡多的妻子丽莎。她出生于1479年,芬奇为她画像时间是1503年,正是丽莎24至27岁的时候。蒙娜丽莎的美丽形象勾起了芬奇对生母阿尔别拉的回忆。偶遇奇缘,面对漂亮文静的娇颜,面对与母亲酷似的面孔,芬奇的想象空间开动移动转嫁,情和爱渐渐倾注笔端。情不自禁地对丽莎倾诉自己的身世,当讲到母亲24岁死去时,声音充满了怜悯和悲痛,眼泪夺眶而出,抽泣了好一阵。丽莎安慰说“我也是24岁,我使你想起了她。”这样丽莎就成了阿尔别拉的神秘化身。

我们可以想象大师是运用了一种什么豪情去完成这幅作品的。从平视到爱慕,从相似到理解,感情的气氛不断加温升腾,情专爱注,思维里不断连接一个个闪光点。纯净的心灵对应一个美丽的形象,情人,爱人,亲人难以言状的动人情绪同时汇聚;理想,崇高,善良和美好同时升华;追求,梦想,光明和象征同时凝注。一个伟大的灵魂,要把自己一瞬间产生的美感,用画笔传达给所有的人。在这种特殊意境的烘托下,一幅传世作品诞生了。她的诞生,为迎接文艺复兴伟大时代的早日到来,徜开了希望的大门。神这个千年不朽的幽灵也缓缓从神坛走下来,成为有血有肉有情有欲的人。

我们再回首展望一下这幅传世之作。她端庄清秀,体态祥和,五官柔丽闲静,浓密的金发飘逸在双肩,双手合拢微贴胸前,微微上翘的香唇似笑人间。清澈明丽的眼睛有种想说欲罢的深情,没有邪念,没有心烦,心中充满了无限的遐想和希望。大方和大气从表情散发,深邃智慧的眼神像要穿透时空,把美丽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共 3 条文章评论
  • 不论任何时候,这穿透世纪的眼神,都可以把心柔化,烦忧不在,在这眼神的净空里,心轻舞飞扬。2009-05-17 15:42
  • 你的笔下蒙娜丽莎是这样的生动鲜活,这画里画外你解读的很意味深长2009-05-18 09:24
  • 蒙娜丽莎的美,在于她的清纯高雅,在于她活的灵魂。2009-05-18 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