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故事总是未完待续
当这周过去,好些东西也就完结了。各种作业,加上考试,有大部分考试是开卷考,到没什么,有些不是,也已过去了。五一来了以后,就可以说是,终于闲下来了。
闲下来了,做些什么呢?闲是另一种难受,忙使我积极,闲却使我消极。鼠标点开一个个网页,时钟无声地一步步循环往复着,累的是眼睛,疲惫的是心。一天下来没有些什么事是做好的了,而时间也摊上了。渐渐习惯把入睡时间推迟到十二点、十二点以后。只要清醒着,就不舍得入睡,等到意识一点一点地幻化成梦,我知道我还是在想着用句什么特别的话祭奠消逝的一天的。有时候那句话显现了,爱意成诗般的言语;有时候只好心化成曲,借用一句两句美得很心动的歌词;还有可能,剩下了沉默,日益压着我的喉,怎么也说不出口。
笨拙的我,害羞的我,自娱自乐的我,归根到底是自卑的我,而这自卑的我,无疑只是确定性存在的我的一部分,平时我不大乐意正视的那个我。夏老师,我知道你为什么问我的,在英语课上并不享受,因为我多么害怕roleplay,我害怕被要求以我自身去诠释其他的角色,我害怕我的呆板的表演让我成为猪一样的队友。为什么知道自己害怕,还是不愿意去做些改变呢?讶异了吧。我的否定回答。我不大会用声音表达更深一点的东西,事后我会懊恼地想很多,什么本该做,本该怎样做,为什么没做,没做的后果。只是稍微地说了一下性格使然更喜欢自娱自乐,一个人呆着会唱歌又讶异了吧。到底我是不是个沉闷的人呢?又或者,到底我是不是个有意思的人呢?生活需要风趣幽默的活宝,应该也不排斥我这种活得太严肃认真,不解风情的人吧。
谈何心情,论何感情。慢慢突兀的心烦。突然想到什么,然后又忘了。一个天天出现的今天消失了;一个几乎不见的今天隐现了。都怪人生来孤独。当过往都不够支撑未来了,怎么还没有人出现继续下去。总是说时光荏苒,人都藏在故事的阴影里乘凉了吧。日子依然进行下去,在各种可能性里可能忘了经过最幸运。生活的琐碎请别带走我的简单与天真。从你口中说出我的名字。当我无所事事,用天空的温柔唤醒我。想去看海,把心事交代。昭然若揭未知何求,只怕所有毫无保留。一个会在钥匙上加个铃铛的人,一个不关心天气包里天天躺把伞的人,一个优哉游哉于自我世界的人,就是我,也是我,还是我,自我感觉良好,不用别人提醒。最好的和最坏的。多少故事总是未完待续。
上一段的每一句,都是这个学期以来一条一条发过的状态,一句一发,句点来分家。稍加整理,拼起来还是免不了牵强附会,只好靠个人的自由联想能力了。有时我挂着QQ,就想写句什么特别的话,这是习惯,说过了。当然这只是一部分,原创,还没算上借用的歌词和长串的我的话或台词或摘录什么的。记得我干过这种事情,大一的第一学期末尾的空闲时光里,就把高中毕业后的所有心情整理起来暗示一下我的曾经。那篇和另外一篇,已经藏在仅主人可见的地方,成为我的秘密,我都快要遗忘的秘密,因为秘密总是不断在增加,装得太多会很累很累,又不想真的忘光光,只好以这样的方式纪念。我有删好友的习惯,却没有删自己东西的习惯。我保留着很多东西,日记,相片,信件,文字稿,笔记本,这些实物,总让我想起我有好多事情没做,说好要整理的,总让我想起,小学时代那么宝贝的百宝盒,里面装着我的五颗玻璃石头,三绿两红,有三个怎么也不知怎么配对的,像小孩子该谁和谁玩一样,后来却因太珍爱而丢失了我的石头们。现在却明白,再宝贝的东西,如果没用了,就变成好看的垃圾了。纪念过就好。
由此也想到一件事情。不是很喜欢刷微博的我,也有点开一些人的微博看的时候。不是这个人的看一句,那个人的看一句,而是选择觉得有点意思的微博,点开,一句一句看,好像可以看出很多东西来,比如说兴趣爱好,过往经历,性格特点,价值观念。那些内容特别具备内涵性的,说不准我就会点一个关注这个人。然后在日子里看这个人发的微博,那种感觉就淡了。曾经看过一个网友的空间,日志、说说、留言板,是能看出一点东西,至少知道平时说的都是实话。所以我想,了解一个人的话,从他的过往应该就能了解很多很多,只要他留下些蛛丝马迹,有心人总可以推断出些深层次一点的东西。也有些人,因着这样那样的缘故,只说片言只语想提醒自己又不想让人家知道的,日后他们会不会忘了自己曾经想说的呢?而从反面来看的话,我又总是担心自己经不起这样那样的推敲与审判,这真是一件很难过的事情。没有为人称道的地方,对很多东西不知道或者一知半解,做不出什么成绩来,很是尴尬很是不安。这样碌碌地活着,怎么就不能再努力一些呢,怎么就不能学从前心无旁骛地做些什么呢。“我已亭亭,无忧亦无惧。”这句话,出资电影《傲慢与偏见》吧,我那么喜欢,可是自己达不到那样的美好。(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开始看一个接一个的故事。任性地看,粗略地看,花上本来就浪费的时间。我倒是想每天去图书馆换三本故事书看。今早换的三本,看过了两本,剩下一本,明早下了两节课估计也能还掉再找一个人的书看了。敷米浆,台湾的,我在看他的书,都是有关青春,看似浅薄的青春。不算太好的书,凑巧看了就凑合着看下去。对送西瓜的故事印象深刻。红的代表爱情,黄的代表祝福。乐子喜欢的一直是后知后觉的“我”-小晋,不是一直追他的伙伴。这个书名是《风中的琴声》。另一本,《别让我一个人撑伞》,伞是属于情侣的,所以这个“我”一直穿雨衣。靠抽车钥匙决定后座,这些少男少女们,能玩的青春,真好。《然后的然后》钟沛文这名字我还记得。其实敷米浆的男主角,不优秀,却有着些共同点,善良,说话有趣,很兄弟,反应略迟钝。确实是不高明的青春故事,我也没有多认真看呢。只是想体会或证实一下故事不仅仅是故事的道理。
缺一个结尾,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