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兰的一个小镇
2010年,岚东离开他做了四年多博士后研究的南安普敦大学,应聘来到总部在伦敦的一家诺维奇分公司工作。小蓉在莱斯特大学任教,依然分居两地,她们虽然在莱斯特买了一套旧房子。但是两地相隔太远,他(她)们又不得不在租金相对低廉些的诺维奇西南边相距约五公里的的一个小镇租房子安家。小蓉的工作自由度大,而岚东必须天天坐班,所以他(她)们把主要生活地点设在这个小镇。工作和生活都有了新气象,于是他们就邀请双方的老人同到英国来休养。我们也想看看他(她)们的新工作环境和生活境况,于是就接受了邀请。我们也就于2011年5月先后来到这个小镇。
这个小镇的名字叫“Wymondhan”,而发音则为“win dum”。按照当地人对这个小镇的称呼来翻译,那就是“温顿”。如果按照拼写的发音来译那就是“怀蒙德汉姆”,与当地人的读音就完全不同了,两者的差别很大,所以常常令人疑惑。
在小镇的北部边缘上,有B1135公路经过,这条公路是经过小镇边缘的一条东西走向的叫做“Tuttles Lane”的道路的。在这条公路南边与之大致平行的第一条道路是设菲尔德(Shefield)路,设菲尔路的中间有一个叫“Ash Close”的南向弄堂。他(她)们所租的房子就在这个这个弄堂里。我对小镇的了解就是从这个弄堂出发的。
1、麦地风光
小蓉告诉我,在B1135公路北侧就是大片麦地。我已经很长时间没有看到过长着麦子的麦地了,很想去看一看,所以第二天早上我就越过公路去看麦地了。不看不知道,一看还真是令人从心底里发出赞叹。英国的小镇怎么会有如此美丽的风景呢?我想这片麦地应该是这个小镇的重要风景点吧。五月的晨空下,大片青青的麦苗在微风中波动,这碧波的荡漾不是西子湖里的涟漪微动,那太微软太细腻了,怎比得上这里的壮阔粗放。当旭日升起时,碧油油的麦苗则反射出晶莹的亮光。麦地中间有数处高树像巨伞那样挺立着,四周则是绿树环抱。眼前是一望无际的绿。这绿不是单调的一色,而是浓淡有致,由浅入深,直至绿得欲流欲滴,那是初升的阳光下的麦的绿和树的绿的交融。其实,我不是没有经历过这种感受,记得四十年前我在小山村的老家还种过麦子,收割过麦子,也感受过层层梯地上青青的麦苗碧连天的情景。当然这是从低到高连着天的情景。后来进了城,在城周边的农村里,同样看到过大片的农田,在春天里同样有着壮阔的碧波荡漾,其间同样有着碧油油的开着散发出浓郁芬芳的白花的皇树蜜橘,这个绿也不是单调的。只不过现在没有了,好长时间没有了见到了,可能以后也不会再见到了。是中国发展了?是英国落后了?我感受到了英国小镇原野中的美,但是我迷惑在了世界究竟应该怎样才好的问题里。
英国小镇的麦子是散播的,在大片麦地中间会有一条公共小径可以穿行。我就有几次从这样的小径走向麦地深处。五六月份,我走进麦地深处,感觉自己置身碧海深处。而在七月底八月初进入麦地深处,则感觉自己置身于金色的海洋。那一大片金黄色麦穗在麦芒的保护下随风波动,波及边缘的绿树丛,波及绿树丛中的房舍和人家,那情景同样是很能引发人的的想象力的。(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我虽然没有看到播种的情景,但是我看到施肥、浇水和收割的过程,全是机械化操作。尤其是收割过程非常迅速。八月上旬的一天中午,我特地去看收割的情景,我想应该开始收割了,但是没有一点动静。但是当我傍晚再去看的时候,发现大部分麦子已经被收割了。收割机已经离开,而麦地的边上留着一个很大的带有两个轮子的底座和一根很大的杆子。第二天上午,我又特地赶去看那大型收割机的工作。近处都已经收割完毕,收割机只在远处的边缘工作。远远看去,只见收割机过处,麦穗全被收进去了,而麦秆还有长长的一截留在地里,收割机的上方则尘屑飞扬。经过收割机的处理,麦粒收去了,而麦秆被整齐地甩在了地里。这里的劳动效率也太高了吧。
麦子收了,麦地的风景也没有了,然而远处的绿树还在,地中的绿树还在。在英国,像这种已经存在的东西是很难被轻易拿掉的。就说这些绿树林吧,即使有人想要砍掉它,那也不是某一个人说砍去就能坎去的。
麦子装点的风景虽然已经收去了,然而,过了几天,这麦地又被机器深耕了,这就表示新的景观又将出现。
2、人、狗和猫
我们来这个小镇无疑就成了“老外”。这里的人看到我们都觉得很稀奇,很新鲜。有一个年轻人,开着一辆搬运东西的大车,大概这就是他的营生吧。他在我身边停下车来,与我聊天,说实在的我听不懂,但是我还是做着手势说着我的英语。他说的意思是:我们这里是小镇,你来这里干么?我就借助手势向他解释,我就住在那里,是我女儿租的,我来看他们。他很友善地笑笑,然后说了“八,八”,走了。说实在的,这里的人很友善,很文明。比如路上遇到人,他们大多会主动打个招呼,会给你让路,会主动帮助你,不管是老人、中年人还是学生大多会这样。有一次,我散步来到一个十字路口,我徘徊着,我是想看看路的几个走向。此时有一个中年妇女驾车从我身边驶过了,不久她又回来了,她停车问我有没有什么需要她帮助,她是担心我找不到路所以回来的。我告诉她我只是散散步,到这里看看。她才笑笑开车走了。像这种情况,我遇到过多次,我觉得这里的人们都愿意主动地帮助别人。
英国的小孩很独立。我们所谓的早恋在英国的小镇也能感觉到,但是大人不会干涉他(她)们。我经常看到,放学后一个小男孩约一个小女孩窃窃私语。也有一个在篱笆墙外一个在篱笆墙内说着笑着的。或者是一群男孩和女孩互相逗乐。我们住的地方的那家邻居,有一个女儿,还是中学生吧,她就经常带男朋友回家,要在中国那是大逆不道的。在英国人的意识里,一个成长中的孩子没有接触异性的经历不利于完善人格的发展。
英国的少女还可以,看得过去。除了少女,就没有美女了,英国的妇女大多臃肿肥胖,不堪入目。当然我看到的只是底层的百姓。上流社会的妇女应该还是有美人的。在英国,美女都被上流人士占有了。百姓离美女是很远的。当然我这里说的仅是人体的美。心灵的道德的美大量的还是存在于百姓之中的。
英国的女人既有不想生孩子的,也有很喜欢生孩子的。我在超市就看到好多手里牵着一个,车里推着一个或者二个,甚至还背着一个的妇女。英国的小孩都很好看,看起来很机灵有趣。稍大一点的小孩很调皮,在超市他们会满地打滚,闹着玩的。
英国人很爱自己的家。他(她)们会自己动手打扮自己的房子。我经常看到老人,或者是女人拿着刷子粉刷或者油漆自家的门和窗。也经常看到一些人自己动手补补墙角,填填天井。有些年纪较大的人也会爬梯上屋处理问题。我听说一个英国教授说过这样的话:英国教授与中国教授的区别就是中国教授像个教授,而英国教授有时候可能像个泥水工,他们会自己动手刷墙整瓦。当然,中国人住的高楼,很难自己动手。尤其是城市人,住在高楼大厦里,根本无法自己动手去整外墙的,室内能整好也很不错了。
小镇里的居民很爱美。他(她)们穿的衣服很一般,但是很整洁,穿着得体显得很有精神。
英国百姓的食品很简单,面包和牛奶可能是早餐的主食。超市里经常看到他们买的面包大多也是比较粗的那一种,长长的,可以慢慢切着吃。 英国百姓的穿戴很随便。但是人们很喜欢进酒吧喝酒。啤酒是小镇居民最爱喝的。这里的人喝酒不需要酒配,只拿着一杯酒边聊天边喝酒。可能聊天比喝酒更重要更有意思。
在这个小镇的历史上,有一个人很出名,他就是罗伯特﹒坎特(Robert Kett)。他在1549年领导农民和小农场主展开了一场反抗圈地的造反。为了保住自己的土地,他组织起了几乎是所有没有武装的男人参加的强大的造反队伍,在诺维奇市与国皇的军队战斗了六周,直到被打败。他被吊死在诺维奇城堡,他的兄弟威廉被吊死在修道院的西塔。时间已经转过了近五百年,许多人和事都已经淹没在历史的尘埃里了,但是人民却没有忘记他,在这个小镇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学校和街道。听说在“Wymondhan”和“Hethersett”之间的路旁还可以看到坎特橡树,据说那是当时的造反者的聚合点。
我出去散步,碰到最多的是牵着狗的老人和女人,有时候也会看到年轻男子牵着狗的。英国人很喜欢狗,几乎家家有狗。还有公共草地用来遛狗的,人们牵着狗到草地上,与狗玩捡小球或者捡杆子的游戏,其乐融融。英国还有关于养狗的法律,既养了狗就不能虐待,不能抛弃,要善待,要把它作为家庭一员。这是热爱生命的标示。
除了狗还有猫。几乎有半数家庭有猫。我不知道这里的猫会不会抓老鼠,但是这里的猫确实很肥,而且胆子很大,至少这里的猫不怕人。有时候猫虎踞于窗台上,就像雕塑。你走近去,它会突然张口发声并舞爪,然后跳走。我在院子里打太极拳,邻居家的黑猫就会蹲在隔墙的墙头看着,用火红火红的眼睛盯着看,然后慢慢走近看。但是有些时候也会显得胆小,比如当这些猫会从窗户里偷偷溜进室内,慢慢地踱着方步的时候,如果突然看到人就会跑掉。有一天一只黑白相间的花猫进来了,慢慢踱到我的卧室门口,我正在写东西,它发现了我就逃跑了,等我起身出去,它早已无影无踪了。
3、房舍、花草、树木和鸟兽
小镇里的房舍大多是平房或者是二层楼房,几乎没有三层及三层以上的楼房。独栋独户的比较多,最多也是两户人家连成一栋的。就说我们租住的那个弄堂吧,东侧有7栋房子,排成一排,大约住着14户人家。都是二层楼房,每户两间吧。西侧则是平房。平房的占地面积要大些。我去小镇的其它地方观察了下,大体也都是这样的格局。
小镇里的房子不但低矮,而且很陈旧。很少有新房子。但是这些旧房子看起来就好像是新房子一样,彩色鲜艳醒目,看去很雅致。不仅看起来感觉较好,就是住起来也很实惠舒适。房子虽然不大,但够用了。采光好,通亮通风,紧凑。内部设施齐备。每户人家都安装了水、电、煤气的管子和各种仪表,电话、宽带一应齐全,还有烟雾报警装置。又一次,我们做菜时油烟太浓了,报警器就叫了,控制中心马上知道了,不一会警车就来了。原来是一场虚惊。
小镇里也在开发新楼盘,据我去看来,新房子的格局也像旧房子一样,并没有追求高大奇,并没有盖高楼大厦。和旧房子相比还少了房子前后单独的绿地,但有公共绿地。
有不少旧房子前插着“for sold”的字样,那就表示这房子是要出卖的,那牌子是中介公司树的。但是从我看到的时候起,一直没有人买去,否则这牌子就会被拿掉。可见这里的房市很低迷。我不知道这里的新楼盘的销售前景会不会好。
小镇的旧房子前后都有一块草地,有些家庭把其中的一个改成天井,我们租住的房东就这样,他把西边的草地改成了天井和车库。很受用。东边的草地长着青草,还要不时用割草机割草。我们在天井里盆栽了好些花,开得很旺。有一种小花,不高,花黄色,球状,花期很长,开了二个月依然不败。我们在天井里还种着野玫瑰、百合、草莓、向日葵,以及好几种叫不出名的花。小镇里的居民都很喜欢种花,他们不仅在地上种,还在墙壁上种,那是种在篮子里挂着的。
小镇里的居民很善于打扮自己的小院子,他们喜欢在院子的草地上种花之外,还会安几座小雕塑,有人像、有小猫、有狮子和小鸟等。还有小水池。他们也会把动物的雕像或者其它小玩意儿放在窗台上。他们房舍的外部装饰显得很有艺术品位。有一个家庭还在自家的卷帘门上画着小镇的地图,看了以后使人一目了然,只是他所画的地图的方向是根据实际方向画的,而不是按照常规的方向画。有一天我们很认真地看着地图,一个老头子出来,笑呵呵地,他为我们的欣赏而骄傲。我问他,这是你画的?他说是。当时用英语说的。我们竖起大拇指称赞,他高兴极了。
家家有花园,处处有绿地,是这个小镇的特色。每隔一二个街区就有一块绿地,绿地都比较大,长着绿草。有关部门还经常来割草维护。草地有两种,一种是供人健身的,另一种是用于遛狗的。在我们住处的东头就有一块大草地。我看到的用作足球场的草地就有两处。
除了草地外,还有树林。这个小镇有好几处树林,长着高树。北边的麦地旁边就有一片树林。东南西北中几乎每个方位都有树林。除了树林之外,在一些大的庭院里和公共绿地上都会长着高大的绿树。松树见到的不多,在小镇西北角有一片松树,高高地张着它的大伞,很是美观。松树林下是房舍。树林里的树大多叫不出名字,好像没有家乡常见的柏树和杉树。梧桐树肯定很多,我们说的杂树也很多。
绿树是鸟儿的天堂。其实这里的所有屋顶也是鸟儿的天堂。这里乌鸦很多也很大,起早就会发出“啊!啊!”的感叹和赞颂。躺在床上就能听到布谷鸟此呼彼应的欢鸣。鸽子成群,我不知道什么样的声音是它们发出的。当然还有许多种鸟儿飞来飞去的。有一天,我从镇中心回来,看到路旁的一家楼顶上站着40多只不知名的鸟儿,很整齐,很有意思。
除了鸟,这里有许多有趣的小动物,我在麦地边上的树丛中,或者在道路上,就看到许多小兔子、小松鼠之类小动物。有一天晚上,我和小蓉从莱斯特回温顿,由于错过了进入温顿小镇的道口,就从下一个道口绕回来,那就得穿过一条小道,就在小道上,我们看到了小鹿。小鹿很机灵,发现有车子来了,马上就跑进了树丛。当然也会看到小兔子或者小鹿被车撞死在路边的。这里的司机都很小心开车,尽量不撞到小动物,但也免不了会发生。
尽管小镇里有花草树木,但不生蚊子。有苍蝇,但不多。地面和道路上很干净,看不到垃圾,因为每家每户的生活垃圾都装在袋子里,然后放在自己的垃圾桶里,垃圾桶很大,环卫部门定时来拉走。这虽然是小镇,所有的生活状态与城市无异。记得教科书上说过,共产主义的特征之一就是消灭城乡差别,我看这个小镇与城市的差别基本上消灭了。
4、学校
在这个小镇,我看到的学校有三所。一所是小学低年级和幼儿园,就在设菲尔德路上,离我们住的房子不远。我去的时候正是假期,学校在改造整修。到开学的时候,整修工程完成了。这个小学校,房子不多,仅一排平房,但运动场很大。所谓运动场就是草地,在草地上安放一些适合幼儿和低年级小学生活动的玩具和运动器具。老师经常带小朋友到草地上来玩。老师很放手,几乎让小朋友自己活动。因为是草地,所以即使跌倒也不会受伤。
另一所是初级小学,叫罗伯特初级学校(Robert Kett Junior School)。在Hewitts Lane与Melton Road之间。这所学校的校园面积不小,建筑物只有平房四栋。没有气派的校门,四周有铁栏杆围着,大门是很普通的铁丝网门。从外面看进去,里面有好几个运动场,有球场,有绿草地和高大的梧桐树之类的树木。我每次走过学校门口都是静悄悄的。
还有一所是温顿高级学校(Wymondham High School),实际上就是高级中学。校牌上的第一行字为“arts and science specialism”,第二行为“Wymondham”,第三行大字是“Hight”。根据这个标示,这所高级中学应该是侧重艺术和科学的专门学校,或者是职业学校。学校的门口有欢迎牌,我就走了进去。学校里空荡荡的。我按照指路牌的指示一直向前走,走到一栋办公楼东侧。在办公楼的一角正布置着他们学校的学生的优秀作品,有学生做起来的衣裙,有绘画。我就把绘画作品拍了下来。然后我就向左走去,这时候来了两个人,好像是学校的老师或者是工人。他们根本不理会我这个来访者,各自走开了。我继续前行,来到一座大楼前,这座大楼有诺福克议会领导的题词。然后走向大楼的南侧。此时来了一个人,那应该是值班的老师吧。他过来同我打招呼。我问他,为什么没有学生。他回答说,现在是假期。他又问我,意思是有什么事吗?我说,我对这学校很感兴趣。他很兴奋。说了一大推话。我听不大懂。其中有你住什么地方的问题。我就告诉他我的住址。然后我问他,是否一定要从进来的地方出去?当然借助手势表明意思。他说,可以从这里出去。于是他就去打开旁边的门锁,我就出来了。这就是我对这所学校的粗略了解。
5、市场
在历史上,这个小镇可是比较发达的商贸小镇。在十六世纪,这里有一个市场交易大厅,市场中心建有十字架屋。1615年的一场大火把市场交易厅和十字架屋烧掉了。1617年按照原来的尺寸重建了十字架屋,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小屋很有趣,成了这个小镇的地标。当初的贸易是手提肩挑的,大家拿东西来就坐在着十字架屋的下面进行交易,所以这十字架屋是十六世纪商贸繁荣的象征。何况当时还有市场交易厅呢。
在小镇的历史上,这里曾经是羊毛交易和羊毛工业的中心,据记载,1836年当地有600台织机,可见羊毛加工业的繁荣。羊毛使小镇的居民攒足了钱。但是,后来,羊毛加工业萧条了,到了1845年只这个小镇只剩下60台织机了。此时这个小镇转而经营木料制品的制作,比如制作木汤匙、木塞、木桶等。制作木料制品成了这个小镇的主要赚钱手段。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二十世纪的八十年代。
现在,这个小镇成了农业共同体的中心。每月一次的农产品市场让当地的产品和当地居民聚在一起。星期五市场很活跃,丰富的农产品来到这里交易,足以说明活跃的独立的小镇生活继续繁荣。
小镇中心有好多商铺,这些商铺都不大,但都布置得很雅致,商品也很有特色。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书店。这里的书店是开放的。书摆在顾客可以看可以拿的地方,要是你喜欢你就可以拿走,自觉地把钱放在那里就好。像这样的小镇就有好几家书店,这就说明那里的居民喜欢读书。对比之下,我们的家乡就欠缺多了。不重视读书,只重视生意。我想不读书的民族是会走向愚昧落后的。
小镇里有多个小超市,我们住处的旁边就有,购买东西很方便。小超市的价格与大超市几乎没有差别。小镇附近就有好几个大超市,小蓉岚东喜欢开车到大超市买东西。一个星期买一次,每次都要买足一个星期的食品和用品。他们最喜欢去的是一个叫阿斯达(ASDA)的超市。有时候也去诺维奇的中国店或者泰国店买点食品。
6、文化、体育、娱乐和交通
别看这个小镇不大,人口还不到二万人,但是这个小镇里有图书馆,那是一栋独立的四间二层楼房,我不知道那里有多少册图书,既然有那么大的图书馆,肯定有不少图书,也肯定有不少人在读书。图书馆和书店是一个地方文化品位的标志。
小镇里还有博物馆,那是把故去的监狱改过来的,每年都有博物的展出。
在这个小镇里,体育设施很多,足球场我看到的就有两处。草地上设置的体育设施就更多。当然草地上的设施大多是方便的,不是成套的。大型的体育活动项目主要在坎特公园,那里有游泳池,运动场和网球场,在那里可以进行许多活泼的运动,当然去那里活动是要收费的。还有一些公共俱乐部为居民和游客提供社交平台。
文娱活动也很活跃。据说每年都要在乔治街举行庆典活动和音乐节。
小镇的交通很便利。有三条公路通过小镇,一条是A11,那是从伦敦到诺维奇的,从小镇的西南伸向东北。另一条是B1135,那是从西北伸向东南的。还有一条是B1172,大体上与A11平行,也是通向诺维奇的。有许多路公交车都来小镇,我们住处附近就有两路公交车的停靠站在设菲尔德路上。乘公交车可以到达诺维奇及附近的小镇,也有班车直达伦敦等城市。
小镇里有火车站,很古老,建于1845年。车站及其区段雇用100多个员工。该站连接着伦敦、诺维奇、剑桥,以及中部和西北部地区。有一条遗产铁路通过这小镇,铁路上使用的是蒸汽机车的列车。这条铁路当然不会在平常开放,但会定期开放,也可以开专列,比如圣诞专列就很受欢迎。
7、提菲河边散步
提菲河(River Tiffey)环抱着小镇,从北流向南,再由南流向东,然后向东南流去。河边有一条很原始的步行道。步行道上长着野草,步行道两侧是草地和麦地。河水浅浅的,清清的,水中也有一些小动物在活动。沿着河边步行道散步完全把我带回到几十年前在小山村的山径里行走和在乡下田间散步的境地。少年时,我在家乡的小山村行走,走的就是这种石子突出,高低不平的路。路的两边长着柴草,人在路上走,柴草就刷着裤子,早晨的露水会把裤子刷湿了。后来到平原工作了,傍晚总会与同事们一起在田间小路上散步。小路的两边是水田,或者长着水稻,或者长着麦子,或者是碧绿碧绿的,或者是金黄金黄的。春天长着红花草那就红红的,田野的空气很新鲜,在这样的田野上散步很舒心。但是这些现在都见不到了。一方面是我已经离开了这样的环境,另一方面即使我回到这样的地方去,环境已经完全变了,随着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谁还有兴趣去搞农业呢?所以农村的美好景象没有了,代之而起的是高楼大厦,是宽阔的公路,是厂房,是市场。谁知道在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竟然还有如此景象,十十足足的农村景象。
我踏着石子活动的不平路,看着牛羊在悠闲地吃草,听着淙淙的流水声,心情特别平静,我深深地吸进带着泥土气息的空气,放眼看着一大片碧绿的草地和草地上牛羊,沐浴着原野上的清风,一点闲杂的想法都没有了,我只想好好享受这大自然的恩赐。我始终坚信人是不能离开泥土的,人必须秉天之精华承地之灵气而立。
本以为太阳和空气是公共的,人人可以平等地享受着阳光和空气,在这个小镇就是这样。然而,从家乡的当前情况看来,阳光和空气对人来说也不是公共的,人没有享受阳光和空气的平等权利。那些有钱人家住着别墅,自然可以自由地享受阳光和空气,然而那些住在地下室里,住在架空层里的民工们,他们只能在劳动时享受阳光的暴晒,而很难悠闲地享受阳光,他们只能吸着污秽浊气,很难尽情地吸着清新的空气。虽然没有谁来分配阳光和空气,但是你自己所处的生存状态就已经决定了你所能享受的阳光和清新空气的份额。
泥土对人类的重要性是天然的,是自然法则决定的,是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基本常识。但在家乡,这个认识却被颠覆了。在一种莫名其妙的理论的控制下,比如“跨越式发展”啊等等,人们已经完全忘了泥土对人类的重要意义,忘记了人类必须遵循自然法则而行动的基本原理,到处都在恣意毁坏土地。我们的家乡已经失去了成片成片的有效土地。大片地方的泥土都被钢筋水泥代替了,土地被变成了不可再生的僵硬的建筑物。对照工业革命的先行国家,他们居然还有那么多的农村土地, 我们难道不需要反思吗?
8、教堂
在提菲河河谷缓坡的绿色原野上有一座修道院,它叫修道院教堂(the Abbey Church)。这座修道院曾经是东安格拉历史上最好最有意义的修道院。修道院的教堂是这个小镇的一种荣耀,修道院的巨塔高高耸立,显耀地吸引着周围数英里外的人们的眼光。但是高高耸立的巨塔也掩盖不住内在的苍凉。巨塔时时在诉说着一个道理:教堂不是净地,它既是人间政治斗争的产物,也是人间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该修道院教堂建于1107年,是亨利一世的总管家威廉﹒德阿比尼建造,是当作其兄弟的修道院在阿尔本街(St Alban)的单人小悟道室的。那个时候是奉献给神圣的维珍玛丽和阿尔本斯街的。后来被迁移至坎特伯雷(Canterbury)的玛丽街和托马斯街。建筑之初,教堂打算让其建筑既为本笃会信徒服务,也为温顿教区的居民服务。然而,各自的权限从一开始就不清楚,从而导致两个团体的许多争执。比如教区钟的悬挂和铃声等小事都会引起风波。后来,当地人民和小女修道院独立筹集资金和材料,在1448年建造了西大塔,这样就成了大修道院,就像阿尔本尔街修道院一样,因此许多问题就消失了。但是,到了1538年,亨利八世居然下令解散修道院,修道院只得经过估价有偿地转让给了温顿人。尽管后来人们也曾经对这个修道院(我还这么称呼它)进行过修整,但是改变不了一派颓废的景象。高塔的东边残留的拱门就很酸楚地告诉我们它的这一境遇。
除了修道院教堂之外,还有贝克特礼拜堂( Becket’s Chapel)。这个礼拜堂建于1174年,由修道院建造者的儿子威廉﹒德阿比尼建造。礼拜堂建成之后,曾经成为兴业公会的礼拜堂,每一个公会都会在礼拜堂内点亮一盏灯。后来,这个礼拜堂也没有避免被毁坏的命运。礼拜堂毁坏后就陷入了失修的境地。到了1559年,礼拜堂转变用途,为语法学校所用。学校搬迁以后,1800年代早期,这里便了成储煤的仓库,由镇里上锁,储藏物和灭火车就在临近的建筑物里。从1932年四月起,直到2008年秋天,这礼拜堂就作为镇的图书馆用。这图书馆现在已经搬到柏克路(Back Lane)的专用建筑里了。礼拜堂才恢复其自身的功能。
教堂功能的转变也印证了一个道理:人类不管是什么人种,不管是什么肤色,不管说什么语言,人类的思维总有共性。小蓉在参观卢浮宫时说过,古埃及的、古罗马的女子以带耳环戴项链为美,中国古代的女子也带耳环戴项链,说明人类的审美观是一致的。我觉得她说得对。那个时候根本没有信息可通,大家都根据自己的审美观点妆扮自己,妆扮的一致性就说明审美观的一致性。其实审美观的一致性也说明人类思维的一致性。古代埃及人耕田的犁和中国古代的犁也基本相似,用牛拉犁耕田的做法也一致。人类的思维是一致的,只不过所用的符号不同而已,这个符号就是文字吧。教堂就是讲堂,教堂往往被改成学堂。中国的佛堂也是讲堂,佛堂也往往用作学堂,这也应该是人类思维一致性的一个论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