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把芭蕉扇子

05-17 作者:金戈

二十六把芭蕉扇子

金戈

1975年初春,我被街道居委会列为下放到农村的对象,经过数月的“考察”后,我才依依不舍地离开父母单独一人插队到原石杨区高关公社花园大队的余村。

这是一个四面环山的仅有二十来户人家的小山村。这里的山民极其勤劳朴实,不论谁都憨厚老实得要命。我的到来仿佛是从山外吹来一股和煦的春风,大家都感到非常新鲜,加上我能巧妙地利用早晚或队里歇工的茬口,随时为大家激情地吹拉弹唱露上一手,所以,全村的人特别是一些青年男女都对我亲热无比,关心有加,今天你送来一把鲜扑扑的芹菜,明天他送一碗红润润的辣椒酱来,后天她又端一碗烀得香喷喷的山芋干子来,有的大姑娘小媳妇还大胆地替我做着绣花鞋垫子,这些纯洁的感情使我真有点受宠若惊了。

大家对我这么友好,我怎么办?难道坐享其成一点回赠也没有?可令我困惑的是,我能替他们做什么呢?帮他们干活吧,他们这些勤奋的人家本来就没什么活可干,即使各家自留地里有一些活,但对他们这些肯起早摸黑的山里人来说,是不足挂齿的,况且我是个典型的会在不经意间专门帮倒忙的人!除非谁家大姑娘小媳妇要我给她们画一幅枕头花或剪一双鞋头花什么的,那倒是小菜一碟的事。因此,我经常为不能偿还这份人情债而感到十分不安。

1976年端午节的前一天下午,我特意向村上的戴加友队长请假回了一趟西埠老街。我爸我妈见到他们日夜思念的儿子都非常高兴。第二天天没亮,他们就特意叫我二姐到西埠下街的食品站去排队买猪肉,又叫我的小妹等粮站人上班后去买点儿面粉,他们都知道我最喜欢吃肉馅饺子。我哩,却躲在家里悠闲自得地看着书画着画儿。(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突然,街上像着了火似的,人声脚步声一片嘈杂。我赶忙跑到临街的头进屋,只见我爸正帮着我妈在慌忙地数着围腰裙口袋里零碎的票子,我妈边数着钱边对我说:“伢子,供销社的扇子到了,赶快去排队!”我知道这可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呀,若在平常,你要想买一把扇子过夏天那是非要找熟人“开后门”不可的,否则只能望扇兴叹!经过打听得知,我家对面供销社的土产门市部正在零售一批新到的芭蕉扇子,每把价格只有两毛五分钱!我脑筋转得快,心想,何不干脆趁机买上几十把回去给村上每家送上一把,这岂不是干了一件“千里送鹅毛——礼轻仁义重”的善事吗?我立时来了精神并将这个意思告诉了我爸我妈,他们听后也十分赞同,便赶快来个全家总动员,叫家里所有人都火速赶到供销社的柜台前去反复排队购买,因为“排队购物见人一份”已成了当时许多地方的老规矩。

我凭着打过县篮球队的基本功,在抢购扇子的队伍中左冲右突横冲直撞,不一会儿就买到了数十把,加上我爸我妈和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们买的,不多不少总共购得了26把,共计五块二毛钱,若是现在,这可是微不足道的开支,但在当年,这对我家来说可是一笔非常大的开支,因为当时的大米价格每斤只有一毛三分九,猪肉每斤只有七毛三!而乡下少数富裕的生产队一个工分值只有三四毛钱,顶多六七毛钱,多数贫困的生产队每个工分值只有毛把钱、甚至几分钱!可我全家都舍得花这笔钱。

我妈是西埠街上有名的细心人。她老人家虽然眼睛有些近视,但经她手绣出的枕头花、帐走水花特别是鞋头花,早就成了很多巧妇崇拜的工艺品。那天,她从午饭后就开始用各色的布条子将所有扇子的边用针线细心地绞了一遍,她生怕扇子不经用;我爸他曾是西埠方圆几十里有名的老私塾先生。那天午饭后,他见我妈将所有的扇子都绞了边以后,就克服睡午觉的习惯,特意找来笔墨砚台,用毛笔分别在扇面上工工整整地写下了“清风徐来”、“劳动光荣”、“勤俭持家”、“自力更生”和“奋发图强”以及某年某月某日某人题等文字后,又叫我在大白天到二进屋的大桌上点起煤油灯,并有意将灯罩子拿掉,用油烟将扇面上所有的毛笔字都熏盖得黑乎乎一片,然后再用蘸过清水的湿抹布将写成字的墨汁一点点小心地擦掉。哇!这时我才发现扇面上显出的是一排排清晰如刀刻一般的阴文字体来,确实别具特色,想不到我爸还有这一手绝活!一把把普通的芭蕉扇子经他加工后立时变成了一件件高雅的工艺品了!因此我特别兴奋,反复把看每把扇子,真的是爱不释手了。

第二天,当我将融入全家人一片真情和爱心的扇子亲自一把把送到村上每家每户时,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显出如获至宝的惊喜来,看到他们很惬意地摇着扇子的样子,想像到他们此后享受到不被酷暑煎熬和蚊虫叮咬的愉悦时,我的那份偿还村里人情债的心情终于得到了最大的安慰和满足。

此事已过去近30年了,不知余村可有保存我家芭蕉扇子的细心人?若有,我真的想高价回收。遗憾的是,当初我自己家为何不“乘机”多加工几把留着用呢?是我爸我妈舍不得花那块把钱?也许吧。不然的话,我妈那闻名的针线功夫和我爸那不轻易书写的毛笔字不就能保存下来了吗?呜呼!

二○○五年五月一日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