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剧皇后——记安徽省民间表演艺术家协会主席武道芳

05-17 作者:金戈

庐 剧 皇 后

——记安徽省民间表演艺术家协会主席武道芳

钱朝铸

一、迟到的乡间采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的安徽农村,人们又听到了喜庆的锣鼓声和欢快的唢呐声,又看到了久违的家乡戏庐剧、含弓戏、泗州戏和黄梅戏等,尤其在皖中和皖东地区,人们对庐剧情有独钟,一提到唱庐剧的“武道芳戏班子”来了,大家就象过年一样喜气洋洋、十分开心。特别在合肥、巢湖、芜湖、滁州、马鞍山、南京一带竟流传着“版本”相差无几的顺口溜:“一毛钱看武道芳,五分钱看衣裳。”和“小孩子想瞧武道芳,拴牛不晓得系牛桩;小伙子想瞧武道芳,打着赤膊往里扛;大姑娘想瞧武道芳,学着打扮备梳妆;小媳妇想瞧武道芳,茶饭不思心发慌;二嫂子想瞧武道芳,淘米不晓得找米缸;教书的想瞧武道芳,拿笔不晓得做文章;老奶奶想瞧武道芳,喂猪不晓得搁米糠;老头子想瞧武道芳,犁田三双并两双……”可见人们为了能看一眼武道芳,心情是何等地迫切!

当时我是个刚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对有些村庄因请到武道芳唱戏而欣喜万分的现象感到很纳闷,一个唱戏的怎么有如此强烈的吸引力呢?直至今日才明白,原来庐剧的故乡就在我们皖中和皖东一带!它的根早已深深地扎进了这里的山山水水,扎在这里人的心坎上了,特别在和县,许多上了年纪的人都能随时随地张口就能哼上一段或唱上一曲庐剧。所以它虽惨遭文革时期的严厉批判和残酷扼杀,但仍然是一棵烧不死的“野草”,被“春风”一吹又生机勃勃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2007年3月9日,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罗豪才在接受《江淮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安徽是文化内涵非常丰富的省份,徽剧、黄梅戏、花鼓灯、庐剧都是徽文化的精髓,极具标本价值,应该下大力气加以弘扬。”另据有关资料显示:“庐剧原名‘倒七戏’,1955年3月改名为‘庐剧’。它流行在以合肥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广大地区,至少有近200年的历史了。20世纪50年代是庐剧发展的黄金时期。1957年安徽省庐剧团曾赴京汇报演出。毛泽东在‘大跃进’热潮中曾巡视到合肥,在稻香楼宾馆观看了一场新编的《牛郎织女笑开颜》。‘文革’后,庐剧开始走下坡路。和县曾出了一个庐剧表演艺术家武道芳。”看到这些后,我自然而然地对庐剧刮目相看了,为庐剧的存在和发展而骄傲,更为家乡能出一个庐剧的大师级人物武道芳而自豪。我虽然未见过武道芳的面,但她的名字因仰慕已久而烂熟于心,所以在我走上工作岗位尤其是在担任一些报刊媒体的特约记者后,就反复提醒过自己,只要有机会就一定要采写这位给家乡人民争光的民间艺人。

2007年初春的一天,在经过多方和多次联系后,武道芳终于答应了我的采访。那是4月14日上午九时许,我在“和县生活网”站长陈勤双先生的陪同下,直接驱车来到了位于和县香泉镇新建行政村刘家仟自然村。因为武道芳的戏班子应已故村民刘平志的儿子刘四化不惜花费数千元的邀请,将在该村连续数天演唱经典庐剧《郑小姣》和《樊莉花》等。武道芳虽然是个老艺人,但因她名气太大,所以许多地方非她不请,且每场戏都必须有她亲自上台演出才肯出钱相邀。武道芳在电话中告诉我,她每天下午和晚上都上台演戏,只有上午有空接受采访。她说,你们到了伍庙坊村子后,看到半空中飘着的一面红旗就能找到我们。果不其然,我们的车刚在插着一面红旗的舞台旁停下,就看到一个身材稍高体态微胖的妇女微笑着朝我们走来。小陈在我身后说,她就是武道芳。我立时上前很礼貌地向她问好,并作了自我介绍。她看上去并不显得多老,身板硬朗,皮肤白净,两眼不太大,却很亮很有神。她热情地在前面带路,一看她象走台步似的走路姿势,就知道她是个长期扮演花旦角色的人,因为她的每一步都顾盼生情风姿绰约。她说她弟弟武道贵知道我,我曾为她的弟媳鲁碧莲写过一个《阳光之路》的长篇通讯在《安徽税务》上发表过。她还说,我是深入农村采访她的第一人,所以我感到非常奇怪,这样一个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榜上有名的人,为什么在和县会出现“官冷民热”的现象呢?她对我们的到来显然很激动,态度和蔼可亲,没有丝毫大腕名人的架子。我们最后选择了在一个宽敞的农家堂屋里对她进行了正式采访。

二、坎坷的艺术人生

武道芳,无党派人士。1942年6月出生于安徽省和县原城南乡沈朝行政村沈家山街道。父亲武支华,母亲吕兴玉。姊妹三人,她是老大,下面有个大妹叫武道琴小弟叫武道贵。因自小家境极其贫寒,所以她是在黄连水里泡大的苦命人。她没念过一天书,但她却是个天资聪颖、听后不忘的天才唱戏坯子。当时的生产队和大队只要开展文艺宣传活动都要求她参加。她喜跳爱唱,对地方戏曲和民歌小调等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爱好和追求。大约在1956年冬季的一天,时任城南公社文化站站长朱江,正领着一批从全社选来的大姑娘、小媳妇排演节目,当时年仅14岁但已亭亭玉立美丽漂亮的武道芳只好羡慕地扒在窗口上观望。可别人没有学会,她却在窗外会跳会唱。朱江站长听到后感到很希奇,就叫她进屋试唱,她生就的不怯场,叫我唱我就唱,这一唱就唱出了一个武道芳!朱江站长当场决定表演唱《十双红绣鞋》由武道芳领跳领唱,谁知这个节目当年就在县文化部门举办的文艺调演中引起了轰动!演出结束后,武道芳立即被县文化部门留下来,参加了由各公社抽调上来的精英组成的县文艺代表队,到当时的地区所在地芜湖市进行汇报演出,这次汇演也因为武道芳的精彩表演而受到隆重嘉奖。从此武道芳名声鹊起。1957年的午季收割时,她忽然听到和县庐剧团招收新学员的消息,就毅然放下正在割麦子的镰刀,只身一人跑到县城去报名,被县庐剧团顺利招为学员。当时,剧团临时聘请了正规剧团的老师来教新学员的“武功”和“身段”,武道芳拜了老艺人刘春华为师,专攻青衣花旦,由于她悟性很高所以进步很快。因她个头较高,身材较魁梧,所以在团里多扮演正面人物的形象,如《江姐》中的“江姐”、《野火春风斗古城》中的“银环”、《海港》中的“方海珍”和其他戏剧中的“党委书记”等。由于她的刻苦练功和不懈努力,一年后就及时“转正”了,成为剧团仅招收十八名正式演员的“十八棵青松”之一。1963年的初冬,武道芳因在现代戏《妯娌之间》成功扮演了嫂子马秀姑,而荣获芜湖地区戏曲汇演优秀奖。就在武道芳铆足干劲准备在庐剧表演艺术上继续攀登的时候,却遇到了1966年席卷全国的“文化大革命”,剧团只好停止一切排演和演出,所有领导和演员都自然而然地卷入了两派斗争。时间一长,剧团只好将一批年轻演员调离到其他部门。武道芳被调到西梁山窑厂当制作砖坯的工人,1973年,武道芳被调到西埠水泵厂当翻砂工,干了几年后又被调到县粮机厂当油漆工,直至1980年她被迫要求提前退休……

每当回忆这些辛酸的往事时,武道芳的两眼总是湿润润的,因为她为这一段虚度的年华懊悔不已,为自己在风华正茂的岁月不能上台演唱心爱的庐剧而掉过多次的眼泪。她十分惋惜地告诉我:“要不是遇到那个文革和一路而来的坎坷,我原来的理想是不难实现的。所以,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不仅给中国吹来了复苏的春风,也为我武道芳的东山再起提供了千载难逢的优良环境,使家乡的庐剧得以枯木逢春,也使我的表演艺术获得了第二次宝贵的生命。”

三、为夕阳增辉的山花

1978年以后,党和国家非常关心民间表演艺术的成长,对农村民间演出团体都予以竭力扶持,民间剧团如雨后春笋般地“忽如一夜梨花开”,到处都有。因武道芳早就名声在外,所以许多民间剧团都络绎不绝地聘请她加盟演出。出于对庐剧的酷爱和执著的追求,武道芳终于在她退休不久的1980年的冬天,首次参加了含山县仙踪镇民间庐剧团的演出。她的到来,使十乡八村的农民感到非常兴奋,他们都相邀相约争先恐后地赶集看戏,欣赏久违的庐剧乡音,品尝本属于自己的民族文化大餐。各地邀请“武道芳戏班子”的人也接踵而至,武道芳的演出终于在山乡圩区获得了巨大成功。从此,她一发而不可收拾,越演越有劲,越演越有奔头。后来她曾被许多剧团抢来抢去抢过多次,辗转到过许多地方,每到一处都受到戏迷们的狂热围堵和广大干群的热烈欢迎,演出范围从和县不断扩大到巢湖、芜湖、马鞍山、合肥、六安、滁州等周边地区,又从安徽扩大到苏、浙、沪和港澳台地区,直至后来的海外华人地区。

由于武道芳生长在长江之滨的民歌之乡和县,所以她有着天生的演唱“原生态”民歌的基础。在表演艺术上,她大胆地将皖东、皖中地区的民歌(如山歌、秧歌、船歌、渔歌、茶歌、门歌等)和民间小调(如旱船调、龙舟调、采茶调、摇篮曲等)有机地揉进了庐剧的唱腔之中,演唱时还偶尔插入一些高音花腔,其演唱特色是,音域宽广,音色柔和,吐字清晰,口语易懂,委婉合韵,高低转换自如,表演真挚感人,充满了皖江地区生活情趣和乡土气息。其演唱风格与“上中下三路”迥异(据说庐剧在安徽分为三路,合肥一带为上路,和含一带为中路,无为一带为下路),她的演唱纯真自然、古朴典雅、做功细腻、雍容大方,一举目一投足皆显出大家风范。最精彩的是,她从小练就了“三声小锣到台口”——张口就唱的硬功夫,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老腔庐剧——“武道芳唱腔”,其代表作有《皮氏女三告》、《秦香莲》、《秦雪梅》、《麻风女》、《二度梅》、《王三姐》、《周明月蒙冤》等,安徽省有关文艺团体曾组织青年学员专门学习“武道芳唱腔”。1981年,安徽海威特音像公司派人到现场聆听了武道芳的演唱后,立即要求武道芳带剧本到合肥去录音录像,可听说武道芳等人上台演唱的都是“水词”(即演员按意思临时自编唱词)后,该公司只好将大批的音像设备运到了当时正在和县五显集镇唱戏的武道芳戏班子来,连续将武道芳的多部代表作录制成音像磁带。而该公司仅按每天100元、50元不等的酬金付给武道芳等人,因此而大发特发一笔横财。据很多人介绍:“该公司将武道芳经典庐剧翻录后,销售到全国各地包括港澳台地区的录音录像带和光盘,可以用火车皮子来装。”武道芳曾多次为自己版权的失落而懊悔不已,她说:“当时和县为什么没有哪个部门哪个人想到这么做呢?”但坏事也变成了好事,由于海威特等音像公司的商业行为,使得武道芳的老腔庐剧得以普及。有趣的是,此后凡是武道芳演唱时,总有一些老戏迷在台前排起长队,他们用各种各样的录音机将武道芳的唱段现场录下后,立即回去翻录,再以每盘数元不等卖给其他戏迷。惟有武道芳自己仍然依靠每天的演唱才能获得微薄的收入。后来,武道芳的大部分作品被拍成多部、多集电视连续剧,先后被安徽、江苏、河南、香港、台湾等地多家音像出版社和音像公司灌录成大批量的音像磁带和VCD光盘进行销售,有时竟供不应求。使武道芳的庐剧表演艺术得以广为流传,影响巨大。因此,1988年武道芳被省内戏剧界特邀参加了“安徽省民间表演艺术家协会”,并在亳州市的首届例会上推选为“协会主席”,一致尊其为“庐剧奇葩”。1995年9月10日,鉴于武道芳对庐剧表演艺术的突出贡献,她被特邀参加了国家在北京举办的建国后首届《中国艺术界名人作品展示会》系列大展,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其参展作品《皮氏女三告》等经典庐剧荣获了优质奖,她的简历被录入了中国人事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大型权威辞书中。2006年其艺术成就和突出贡献受到省内外多家新闻媒体的关注,《安徽日报》首先以《迟开的山花》为题进行了宣传,和县电视台也及时拍摄了《迟开的山花》专题片进行了报道,今年《巢湖日报》的“巢湖人物”栏目以《庐剧皇后武道芳》作了全面介绍。现在,武道芳虽然年过花甲,子孙满堂,但她“老牛自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仍为毕生钟爱的庐剧而激情活跃在乡间庐剧的舞台上。“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目前这棵“山花”播撒的种子已遍布安徽城乡,为庐剧界培养出一大批优秀学员,他们无疑给庐剧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带来了更美好的希望,如同漫山遍野的映山红,将安徽庐剧的新天地映照得光辉灿烂彩霞满天。

我衷心地祝愿武道芳大师青春永驻,艺术之树常青!

二○○七年九月二十一日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