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残志坚的剪纸大师徐石生

05-17 作者:金戈

身残志坚的剪纸大师徐石生

钱朝铸

一、坎坷的人生

徐石生,1946年9月出生于安徽和县黄坝,本姓赵,兄弟姐妹共11人,他最小。1947年在和县人、原福建省教育厅厅长韩连和的介绍下,他被抱养给当年在和县石跋河碾米厂任技术员的徐召庭(天津小站人)、陶文雅(苏州人)夫妇做儿子,遂改姓徐。1950年,养父徐召庭先后调任县政府建设科、水利科和工交科等部门的技术员、工程师等,直至今日,和县城内仍有他当年规划设计的特色建筑,如县政府对面的原工商银行办公大楼(现已成为银苑宾馆)。1951年,徐石生跟随养母一同搬进和县县城住。按说,徐石生生活在这个干部家庭应该有个幸福童年的,可不幸的是,1952年下半年在原城区小学读书期间,他竟在一次滑板游戏中被拥挤的同学们无意中从高处推下来跌成重伤,直至1954年被迫将左大腿截肢而形成终身遗憾。俗话说“破屋偏遭连天雨”,1958年,其养父又突然被打成右派分子,所以他的家庭立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他也只好辍学在家。

1965年8月,19岁的徐石生被县劳动局安置在县建筑工程队工作。1967年1月,他因右派养父的影响而被“清理”回家。没有生活来源怎么办?徐石生在一次偶然的灵感启发下,竟自学起剪纸来。他先跟随街上的老艺人学习刻制和县人春节时喜欢贴挂的“门笺子”卖,后因“门笺子”属于“扫四旧”的对象,就改刻毛主席像和“忠”字系列的剪纸作品,时间不长就在县城里小有名气了。当时县政府很多部门经常开展各项政治活动,需要在街头巷尾书写各种标语,都请徐石生来刻制喷漆字的坯子来喷制标语口号。后来,他凭着自学的财会知识被县财政局录取为助征员,参加每年5到6个月的午季和秋季征收工作,直到1972年1月才有幸被照顾招工到县粮食部门工作,专门从事粮油收购业务和结算的具体工作。他1978年成家,儿子徐津的出世更给他带来了许多欢乐,可1998年,他因全县粮食企业改制而被提前内退回家,直至2006年10月才正式退休。

二、丰硕的成果(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剪纸是我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它以质朴清新、简练大方、丰韵自然、醒目传神、出而不俗、简而不陋等特点,生存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安徽和县历来民风淳正、文化底蕴丰厚,多种民间艺术在民间广泛流传,剪纸艺术就是其中之一。所以说,徐石生剪纸艺术是深深地扎根于和县这块厚土上的。他的剪纸艺术应该从1971年开始算起,因为当时的和县已经有一批追求剪纸艺术的人,如:和县文化馆的张晓勤、和县一中的韦捷杰、和县二中的王厚艺、香泉中学的沈鲁、和县农机厂的庆祖霖和西埠街道的吴忠鑫等,徐石生自然而然地成为他们“剪纸艺术沙龙”中的一员。当时剪纸创作虽然没有报酬,但他们每个人的创作热情却非常高涨,先后创作出一大批上档次上规模的剪纸作品,在安徽省内形成了一道独特的“和县剪纸”艺术风景线,1982年3月,《安徽美术丛刊》编辑部特意编印了用中英文同时作序的《和县剪纸》,其20多幅作品中徐石生竟有7幅。

回想当年,徐石生百感交集。许多人都还依稀记得他那拐杖发出“笃笃”的声音,因为这种特殊的声音将那古老的巷子拉得更显得持久和悠长。他在同仁和名师的指点下,用手中的刻刀不仅继承了传统的戏剧人物、草虫花卉到窗花门笺的基础,还大胆地创作出种类繁多、绚丽多彩的作品,这些作品逐渐形成了徐石生“粗细结合、阴阳交错、融我国南北剪纸艺术为一体的刚柔相济、节奏和谐、朴实优美、丰韵自然”的剪纸艺术特色。他将南方的细腻、北方的粗犷和西欧的严谨都糅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既传统、民俗又富含异国情调的独特的艺术风格。由于他长年累月锲而不舍的埋头创作,所以其作品数以万计,其创作题材多是人物、山水、动物、植物和花鸟虫鱼等,他的许多作品先后参加了在县、地区、省和国家等不同级别展出,且荣获了大奖的剪纸作品,如:1972年《八大员》首次参加县美展,1979年《逢春》在《巢湖文艺》配文发表,1981年2月《节日歌舞》在《安徽文艺》发表,1983年《农村小品》在《安徽日报》发表,同年6月《安徽花鼓》参加全国八省市联展,1987年《民间歌舞》和《成语故事》等参加全国商业职工书画作品展并获三等奖,《龙舞》还入编了《全国商业职工书画作品选》,1988年《民间歌舞》、《一代新人》、《欢乐的幼儿园》等十二件作品参加“安徽省1988年迎春剪纸展”, 1990年《母子情》在北京美术馆参加了“全国剪纸大奖赛”,1996年《福到了》参加在哈尔滨举办的“中国旅游剪纸展”并入选《中国民俗剪纸集》,2000年《千禧年》在安徽电视台展播,2003年《龙舞》、《花鼓舞》、《福到了》、《成语故事》等参加了“全国暨华东地区残疾人技能成果展”并都获了奖,2005年《小镇印象》在中央电视台二套“前沿”栏目展播并作了专题报道,2006年10月《百蝶图》、《友谊之花》等参加了杭州首届“国际剪纸艺术节”并荣获优秀奖,同年11月《乡间》《清明上河图》等参加“中国中西部旅游产品展”并获“最佳旅游产品奖”,2007年3月《团龙》、《团凤》入选《中国龙中国凤集》,有幸成为第八届中国艺术节及香港回归十周年礼品……

三、执著的追求

现在,徐石生先生虽然年过花甲,但他仍在追求着剪纸艺术的与时俱进,每天都要伏案劳作,用他那双长茧的手,将自己心中的梦变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现实的图案。他虽是个残疾人,但从来不消沉不自惭形秽,将自己看成是一个健全的人,处处事事都显示出身残志不残的顽强意志。他不仅经常拄着拐杖到处拜师访友,而且还主动用书信或电话与我国南北方的剪纸大师交流探讨。与他经常联系的有:由我国著名民俗专家、原文化部部长高占祥作序的《剪纸艺术》一书的作者鲍家虎,和县人,是中华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委员会副会长、安徽省剪纸学会会长;天津美术学院教授、全国剪纸学会会长仉凤皋;全国剪纸学会副会长、湖南省剪纸学会会长、全国唯一一家私人剪纸博物馆馆长秦石蛟;安徽阜阳剪纸大师刘继成等。徐石生就是这样用几十年如一日的顽强拼搏,用比别人付出更多的汗水,终于换来了自己剪纸艺术的辉煌。从1992年以来,他先后100多次参加了省、市(地区)、县和全国各类美展,并多次荣获省、部级和国家级大奖,中央、省、市、县电视台也曾多次报道。其中《福到了》入选《中国民俗剪纸集》,《龙舞》入选《全国商业职工书画展作品选》。2002年,他有130多幅作品被安徽省博物馆馆藏,2003年其剪纸作品入选参加全国暨华东地区残疾人技能成果展并获奖。其作品《兰花印布》等分别被市、县政府作为礼品赠送给外国领导和友人。其艺术成就先后被收录于《和县地方志》、《安徽省当代美术家人名作品图录》、《中国艺术名人网》、《中国当代美术家名人录》、《中国剪纸艺术名家大典》、《中国现代美术家人名大辞典》等,他因此而从县、市、省美协会员,逐步发展成为“中国残疾人美术家联谊会会员”、“中华民族艺术促进会剪纸委员会会员”等,并被中华民促会剪纸委员会推荐为“中国民间艺术大师”。他的成功历程感动了许多身体健全的人,无疑为安徽和县争了光,为家乡人民添了彩。

二○○七年八月八日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