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公厕里放了只小塑料桶

05-18 作者:林海雪狐

我在公厕里放了只小塑料桶

文 / 林海雪狐

居住地附近盖起了一个公共厕所,挺讲究的:砖混结构,瓷砖贴的墙面和便池,地面铺了地板砖,还有自动冲刷设备和自来水洗手面盆,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然而,就在开放使用的第四、五天早上,我去厕所时,看到男厕所小便池的墙上,大约80公分处起,涂了一大块呕吐物,都结壳了。我估计,这是在附近那家酒店用餐的人,酒喝多了到这来“过猪”的人干的好事!那也没法呀,那时候的他是不会把位置把握好后再吐的,你也别指望他来把这呕吐物打扫干净的,何况可能他也不在附近住。我就从附近找了个一次性杯子,接了水,朝那墙上浇水冲刷,再用拿杯子刮,弄了好一会儿,才把那心墙面弄干净了。

回家说起这事,听老婆说女厕所那边更是惨不忍睹,脏东西更多,也没清洁工清洗,也没别人打扫。于时我就想,如果那里面放上一只小塑料桶,有工具了,可能公厕卫生就一定会好很多得了。于是我就拿了只小塑料桶(约10公分高,就是一只大塑料碗)放在洗手台上。有了工具,弄脏了地方,当事人随时就可以洗刷呀,即使当事人没弄,别人也可以动动手,打扫打扫清洗清洗呀,公共厕所就有“公共”维护吧!后来我老婆有带一把毛刷子到女厕那边。还不错,过了大约一礼拜,那只塑料桶还在那,厕所也还算干净的。可是再后一天,我放的那只小塑料桶不翼而飞了,真是奇了怪了的。拿厕所的那么小的一只塑料桶干嘛呀,不是看它挺漂亮的,拿回家去了吧,不至于吧?于是我又回家拿了只塑料罐,盖子扔了(留在上面,拿走的危险性大多了),放在洗手台上,谁知呀,这次只搁了三天,小塑料罐有没有了!看来我的一番好心是白费了。

在我看来,还在不在这个公厕里放上一只塑料桶,看来真的不是很重要的了。重要的是自己的思维的角度是不是出现了问题。我是一名教语文的老师,不止一次的教过了《驿路梨花》那篇课文,说实话,我拿塑料桶那时的思维对象,就是想让在那个厕所如厕的人都能像“梨花路上的”瑶族老猎人、小梨花、解放军……那样自觉主动地去维护好这个给我们大家都带来方便的公厕呀。但是,很无疑我犯了一种主观主义的错误,对社会、对人物的判断出现了明显的偏差,违背了事物发展的一种基本规律,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也是按照自己固有的客观规律运动和发展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规律都是对客观事物发展过程的客观规律的反映。公厕的属性是社会的,社会是需要管理的,不管理的社会只会是松散的,是不会有序的。记得前不久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相信不能代替监督”,放在“维护公厕卫生”件事上的道理就是,人们觉悟性的维护公共卫生的理念和行动,决不能代替一种有序的“社会管理”,你看,是不是这个理?

这样看来,要想把这个厕所卫生维护好,只有两个办法可行:一、有关部门派专门保洁员专门打扫卫生或承包给某个人负责该厕所的卫生保洁工作。二、商业性运作,上厕所付费。(至于怎么去操作,在这里也不是我的职责之所在,也无必要去赘述了。)不然的话,这个公共厕所的卫生保洁工作是无从去真正搞好的。一孔之间,意在抛砖引玉。(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写于 2013年5月17日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