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4——老人养老环境需要改善

01-15 作者:草原一丁

随着经济不断的深入发展,推动着社会向前运动。社会分子家庭逐渐向小型单元化过渡,独立自主各自为政成为未来家庭的发展格式。因为形势发展过快,加上心理上准备不足,这让老年人措手不及,面对当前家庭各自为政的格局可谓是处于左右为难尴尬窘态中。但这是生活现实,不容人置疑。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但乡村老年人占据大的比重。这是因为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据整个人口的三分之二左右。

我们的生活是建立在经济实力基础上的,没有生活来源,没有经济保障,生活是很难持久下去的。老年人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身体素质相对来讲缓慢下降,这是自然规律所在。衣食住行的费用是制约老年人生活的一个关键因素之一。老年人不同于年轻人可以凭借身强力壮这一优势去打工赚取生活费用,维持生活,而老年人则要依赖于家庭的积蓄或者国家发放的养老金,低保费用,再者是子女们给予的生活费用来维持生活。所以,两者相比,老年人处于劣势,生活依靠他人的供给来维持未来的生活费用开支。在这样的形势下,老年人的生活保障就是一个令人担忧的事情。这是因为,年轻人成家独立出去生活后,基本上与原来的家庭脱离了经济上的关系。西方的“AA制”充分体现出来,只有儿女挤占父母的,父母想从儿女身上索要一些经济补贴是相当困难的。子女越多,这种状态尤为明显,子女之间相互攀比,即使父母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向法院提起诉讼,向儿女索要生活费用,但如期到位的资金往往都是寥寥无几。这种民事案例经常见诸于报端。这些父母是处于极端状态下,才迫不得已诉诸于法律,祈求法律予以人身保护的。一般的情况下,父母总是默默地承受那些艰难困苦的生活压力,不愿提及这些,这是怕给儿女丢面子,社会影响不好。但儿女们又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是鲜明的对照,值得我们反思。我们非常同情这些困惑的父母们,他们一生拼搏奋斗,把一切无私地奉献给了儿女们,到了晚年确生活无助,生活在空巢中,家徒四壁,囊中羞涩,生活没有来源保障,特别是那些患有疾病的孤寡老人,留守老人,他们的生活境况令人同情。中国幅员辽阔,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在这方面也各有差异,特别是贫困地区这类现象多见。就是经济发达的地区,也存在着这类社会问题,值得社会大众的关注。所以,不论是政府,还是基层单位的领导,都应该对此方面予以关照。老年人是社会的一个弱势群体,他们的生活起居,衣食住行,医疗保障等等要纳入管理范围。民生问题是社会大的问题,老年人生活保障解决不好,就会引发社会问题。在生活上保障,在精神上呵护,让老年人心灵得到慰藉。老年人一生为了社会的经济建设付出全部,他们是国家的一笔宝贵的人力财富,晚年应该得到社会的关爱与呵护。现在国家把民生大计列为工作重点,全力打造适合我国基本情况的养老机构与相关配套的设施,特别是在养老基金的统筹开发上做出了一定的成效,从城镇到乡村,逐渐推广养老机制,适合参保的尽量吸纳入养老范围内。这对未来的老年人养老是一个极大的促进作用。可以说,随着机制的不断完善,建立健全,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初步得到了解决。但由于地区的差异和经济发展的不均衡,这项利国利民的措施真正到位仍然需要一段时间的。

老年人养老要从多方面着手,不能全面依靠政府,还有民间的力量,家庭的力量,共同构建一个和谐的平台,为老年人服务,把爱心的手伸向这些弱势人,让他们分享社会发展成果,感悟到社会的温暖,生活的安逸舒适,快乐地安度晚年生活。这是社会的职责,也是家庭的义务。今天我们善待老人,尊重老人,把老人的晚年生活安排到位,明天我们也会在这一基础上安度晚年生活的,分享人间的快乐。

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演化而来的。

(未完待续)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