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崇德先生二三事
老画家叶浅予曾用“可惜,可佩”四字概括寿崇德先生的一生。说寿崇德先生“可惜”,还得从他幼小时独特的绘画才能说起。
寿崇德,笔名寿子,诸暨同山镇唐仁村人。1927年生,自幼寓居上海,抗日战争期间,为躲避战乱,寿崇德随父母旅居西安。寿崇德从小酷爱画画。初中一年级时,他画的《西风北光》获“陕西省学生画展”一等奖。1942年,他以一名14岁的初二学生,举办了华山写生个人画展,一时名噪西安,成为西安美协年纪最小的会员。1944年,寿崇德初中毕业,决心专门学画。听说潘天寿、吕凤子、徐悲鸿等大师在重庆执教,17岁的他,只身从西安翻越秦岭、剑门天险,跋涉几千里入蜀,经多处寻访,终于在嘉陵江畔的一间破屋中,虔诚地拜谒了仰慕已久的潘天寿。寿崇德大胆地向潘天寿讲述自己单身千里来重庆求师之诚意,并呈上自己的国画习作。当即受到潘天寿赏识,只因当时潘天寿任校长的国立艺专招生期已过,信笔写了推荐信,教寿崇德去投考吕凤子主办的正则艺专。
正则艺专位于重庆璧山文风桥畔,是吕凤子靠卖画募捐独力创建的。当时,抗日艰辛,吕凤子被迫从江苏逃难到四川,坚守自己的美育宗旨,白手建校,培育美术青年。“艺专”环境优雅,曲折走廊相通,树木葱茏,芭蕉满园,教室、画室布置得宜,人行其间如在画中。在璧山,寿崇德高兴地见到了穿长衫,戴眼镜,持重而慈祥的吕凤子,立即呈上推荐信和自己的画稿。凤先生看后连说:“有志气,好青年!”便亲自带寿崇德去学校总务处安排膳宿。经过为期两天的考试,崇德终以优异成绩考入“正则”。
吕凤子教画,主张先从基础开始,设“写形”课,讲授透视、解剖、色彩等理论。绘画技能从静物写生,风景写生到人体写生,然后学习水彩、油画;国画,则先学书法,从汉隶、魏碑到行、草各体,严格要求,继从线描写生花卉竹木入手,加工整理,以自己描绘勾勒成画,着色完成。注重临摹,掌握传统技法。后试作写意,讲究以现实形象为准,逐步提高。同时开文学、诗词、篆刻、历史、中外美术史等课程。举办“敦煌艺术”、“书画欣赏”等讲座……自成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
当时,寿崇德年纪最小,最得吕凤子宠爱,常亲炙左右。每次观摩会、展览会,寿崇德展出的画往往最多,而且每喜在寿崇德的画上题字嘉勉。1945年春,寿崇德临摹的南宋夏圭的《长江万里图卷》得到吕先生好评,为其题词:“寿生临摹夏禹长江万里图卷,力深光敛,浑如其人,可喜也!”乙酉七月,吕凤子又为寿崇德画的《海上日出》题:“寿生善使石涛笔,纵恣严谨兼有之,异才也!”一幅《长江万里图卷》被川中一班附庸风雅的财主看中,愿出五百担稻谷争相购之,为寿崇德所拒绝,后来,那幅画和他的另一批作品,由老教育家黄齐生先生带到延安,赠送给董必武、林伯渠等老一辈革命家,挂在他们的窑洞里。这期间,寿崇德的一些作品已经相继被选送到纽约、伦敦等地展览和出版。
1946年,寿崇德拜别吕凤子,北上西安东归。临别之际,吕凤子为寿崇德作《松下老人》一幅,书辛稼轩词一幅。寿崇德随父母东迁上海后,因社会黑暗,物价暴涨,靠父亲一人工作难以维持生活。吕凤子闻讯,立刻来信,免除寿崇德一概学杂费用,遂得以完学业。同年,吕凤子率“正则”师生回丹阳,将璧山校舍全部赠给当地办学,并在经费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在丹阳原址废墟上重建学校,继续办学。(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是年腊月,寿崇德曾冒大雪拜访傅抱石先生,并将自己所临石涛山水、石溪山水画请他指正,拜傅先生为师,建立起前后40年的师生友情。在蜀期间,寿崇德除得吕凤子、傅抱石亲授外,还先后求教于潘天寿、徐悲鸿、黄宾虹等画坛先辈,获益匪浅。
1949年,寿崇德以首屈一指的成绩毕业于“正则”。吕凤子先生挽留这位得意门生:“留下当助教吧,你会有成就的!”他的父母也为儿子在上海找好了工作,然而,寿崇德却坚持“一切听从国家安排”,义无反顾地来到建德,在梅城师范当了一位普通的美术老师。临别时,恩师吕凤子以一幅《茂松图》作赠,题“乙丑写贻崇德弟,愿如松茂也!”先生以颤抖的手紧握画笔作松于转折变化,恣态奇崛,松针特别茂密,生气勃勃。饱含了其对弟子的期望。寿崇德立旁观看二小时之久,深深感动。“正则”的数年,对寿崇德影响颇深:恩师吕凤子为人正直,追求真理,崇尚艺术,热爱教育的品格,让他受用一生。
解放了,寿崇德带着妻子和孩子,在梅城安了家。有人劝他:“天下这么大,哪里没有你寿崇德的安身立命之地,何必来山沟沟受罪!”然而,寿崇德有他自己的主见:梅城有东西二湖、南北高峰,背乌龙山之奇秀,面富春江、新安江之妩媚,有着艺术创作的不尽源泉。元代国画大师黄公望在这里创作的《富春山居图》,宋代杰出的政治家范仲淹、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也在这里替百姓做好事,我又不是什么金枝玉叶,我是来深造的,这点罪我受得了!
寿崇德的老师吕凤子、潘天寿、傅抱石却对他寄予了很高的期望。然而,他没有去搞专业创作,没有留在环境优越的上海,毅然来到建德梅城,在严州师范当了一名普通的美术老师。从此,工作忙、条件差,可想而知,因此大大限制了他在绘画艺术上可能取得没有取得的更大成果,不论从他个人而言,还是整个画坛来说,其损失无可挽回,更无法弥补。你说“可惜”不“可惜”?!
要说寿崇德先生“可佩”,在他身上“可佩”的地方还很多!
有志者事竟成。怀着一腔热情满怀壮志,在教书育人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在建德这块偏辟的土壤里,寿崇德开始了他漫长的执教生涯。当时的严州师范校设在清代严州府学(孔庙)内。刚到梅城时,寿崇德一家住在一间6平方米的简陋小屋里,一年后,搬到一间由安放孔子七十二弟子牌位的廊坊改成的平房里。当时,寿崇德已有5个孩子,1个保姆,共8人,在小小陋室一住就是10年。
解放初,严州师范学校缺少教师,更缺少美术教师,寿崇德的到来像春风一样给久旱的教育园地带来了及时雨。他挑起了每周18节美术课的重担,还兼班主任和课外辅导员。山区师范学校的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美术基础差,对学习美术课缺乏信心。在课堂上,有的学生望画生畏,无从下笔,急得哇哇直哭;有的学生画大人像孩子,画女子成男人,引起哄堂大笑。寿老师总是以满腔的热情、渊博的知识、和谒的态度,耐心辅导。学校缺乏美术用品,每次到杭州出差回来,寿老师总是肩扛手提,替学生买回大批画纸、颜料。为了给学生们购买美术教学资料,寿
老师戒烟缩食,用自己的积蓄购买各种教学研究资料和古今名画,建立了收藏丰富的“个人资料库”。凭借他的“资料库”,使他的课堂教学得心应手,生动活泼。几近半个世纪的辛勤耕耘,寿崇德先生在严师为国家培养了数以千计的美术教育人才和美术干部,有不少学生成了小有名气的画家。
是金子总会闪光。陋室作佳画,小斋客常满。寿崇德的小书斋热闹非凡,除经常接待学生外,还有傅抱石、潘天寿、叶浅予、陆俨少、许幸之、郁风、黄苗子、谢孝思、唐云、倪云林、陈佩秋、朱梅村、林曦明、张晓寒、石西民、高石农、吴山明、王伯敏、孔仲起等名人名家造访不断。正是在这古老的山城,寿崇德借得建德的秀丽山水,见缝插针,深入生活,挥洒江山,写遍绵绵峰峦、浩浩春江,创作了不少熔中外艺术于一炉艺术精品,广受名家赞誉。郭沫若说他“师法造化创新作,挥洒江山增胜光”;徐悲鸿说他“笔墨雄健,气韵天成”;黄宾虹夸他:“妙理合苦功,可望大成矣!”潘天寿给他题词:“元气淋漓障犹湿”、“妙绘杰作”;傅抱石以为寿崇德的画“深得石涛精髓”……作品先后送往美、英、日及新加坡等国家交流,美术评论文章,也不时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上刊出……
寿崇德擅长山水画,精于绘画史,创作上溯宋元,追慕石涛,笔墨苍古、凝炼、老辣、苍润、华滋,布局大气磅礴、雄浑奇崛、浑厚雄秀,他的作品充满吕凤子,潘天寿,傅抱石的中国画学思想,《山河新装》、《五泄飞瀑》、《富春江钓台》等数百幅在中外美展中展出,有的为天安门、中南海等纪念馆收藏。
随着寿崇德蜚声画坛,“挖掘人才”的人接踵而至。1956年,安徽一位教授来浙江指名商调寿崇德;第二年,沈阳一所大学经吕凤子先生推荐又来调他。1959年夏,在省美协学术讨论会上,浙江美术学院院长潘天寿先生告诉寿崇德:“已经决定调你来美院!”几天之后,一位朋友向寿崇德道喜:“你在美院教书的课程表已经排好!”这一切,虽然在寿崇德心里搅起过波澜。但是,他从不为之心动,他一贯奉行的原则是:“一切听从国家安排”。1963年10月,又一次机会摆在寿崇德眼前:上级部门通知他去主编《浙江省师范学校图画教材》,寿崇德二话不说,走马上任。教材编好了,调动的事也随之烟消云散。
作为一个艺术家和教师,寿崇德多次放弃调离山区的机会,甘愿长期默默无闻地在基层从事美术教育和美术普及,几十年如一日,潜心育桃李。1979年12月26日,寿崇德被授于全国特级美术教师,成为我国第一个特级美术教师。他当即挥毫泼墨,画就一幅《松梅常春图》,以此来抒发自己“今世听从党安排,岁寒傲雪不凋零”的情怀。2002年,文化部还为他在新加坡举行了画展,获得不小的轰动和赞誉。
寿崇德先生一生热爱美术和献身美术教育事业,他历来崇尚道德,淡泊名利,生活简朴,退休前在建德梅城小镇平静生活了42年,兢兢业业为师范美术教育事业贡献了大半生。期间,曾选为中共十二大代表,两次被评为省先进工作者,出任浙江省美术家协会首届常务理事、二、三届理事,浙江省美术教育研究会会长、浙江省收藏鉴赏研究会顾问、中国黄宾虹研究会会员、潘天寿研究会会员、西泠书画院特聘画师。他的传略和作品入编三十多部辞典和画册,著作有画家丛书《吕凤子》、《寿崇德画集》。
寿崇德先生今已84岁高龄,身体非常健康,满脸红光,精神充沛。现在,他每天都早早起床,走进他12平米的画室,研墨挥笔,或临摹石涛的作品,或研究美术史料,撰写回忆文章,生活得有滋有味。他的写字台上摆满了各地信札,画桌上有一厚厚的小本子,密密麻麻记满了求画的名单。寿崇德先生说:每天都要画一张画,什么“莲荷图”呀,“梅竹双清图”呀,还他的“画债”。只要有人上门来请教,寿老先生总是有求必应,还耐心教他们如何欣赏,如何临摹。
寿崇德的爱人朱凤钊,浙江安吉人,擅长工笔画、花鸟画和水彩画,跟丈夫在严州师范从事美术教育工作40年。1948年毕业于正则艺专-刺绣专业,她在正则艺专学生时期创作的艺术精品,已被多人收藏,并转流海外。
寿崇德先生的人生经历,平凡而伟大,丰富而绚丽。你说他身上“可佩”的事多不多!?无怪老画家叶浅予与寿崇德相交相熟相知后,深情又无限感慨地概括:“寿崇德,你这人,可惜,可惜!可佩,可佩!”
- 回复@美格画廊:什么价位?2013-03-10 13:31
- 这么有资历的画家,应该有一个与此相比配的名分!2014-10-10 18:00
- 这么有资历的画家,应该有一个与此相比配的名分!2014-10-10 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