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岁无计】
01-21 作者:30年才知荞麦花
【声声慢·岁无计】
屏内奢靡,欢声笑语,强逞团团和气。
街道灯火依旧,行路已稀。
寻觅过往记忆,不堪说,惟有吟诗。
扯话题,欲争辩,知音难找可惜。
元旦腊八同日,除夕近,犹自愁绪梳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也曾挽秋,多了丝丝寒意。
却是偶然歌词,试旋律,顺畅惊喜。
晨钟起,浑不知一年之计。
明天就是除夕了,这首词要在除夕前贴出,因为还在愁绪梳理期间。
屏内奢靡,电视内的元旦晚会。行路,行人和行车,都是在路上行走。
这是2011年12月31日晚到午夜的思绪,2012年元旦早晨落笔而成。
2011年的收获是写诗词、散文等,但这并不是刻意要学习提高的,而是不经意的意外所得,我想做的一点收获也没有,所以不堪说,惟有吟诗。
年末突然切入到歌词,又是不经意的结果。一旦意识到切入进歌词里,也试着哼唱,竟然很是那么回事儿。就像荞麦花写的诗词,都是现代的语言,歌曲的曲调也是最现代的元素构成,不知您是否能“见字如见人”。
这很像写愁绪的散文,八行就是八段落的散文,只是字数金贵而已,这就是词与律诗的区别。其实词不是平仄,而是写词时的感觉,思绪转化为词句的流淌,所以流淌不应被平仄的暗礁阻挡、牵绊。我们写的不流畅,读词的人读词一样不流畅,不是仅仅符合平仄就可以的,因为那不是读词人的要求。
今年该向歌曲的词曲方向发展,好词要配好曲,这个好曲只能自己控制,还不能随意交给外人打理,因为荞麦花对外人还不能了解,所以也就不能控制歌曲的发展,所以要自己练习作曲。我们是写诗词的,其写作是有很强的目的的,作曲者实际是知音,现在最大的知音就是自己。
平仄不会提高这首【声声慢·岁无计】的词意,而给她作曲确实是努力的方向。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