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与相知

02-17 作者:张涵

文与相知,并不特指就是所谓的知己知音。而是一种共性通过文字这个载体所凸显的一种共性。这种共性可以解释为对文章所吐露的某种思想和情感的一种感知或共鸣。而一篇文章假如能够做到这一点它无疑就是成功的。作者通过文字将自己内心深处真切的体验来跟读者做最直接的交接,就好比是一颗灵魂跟另一颗灵魂的有效对接。在这期间的过程就可以用相知这个字眼来解释。好的文字之所以能够代代相传就是因为它可以将这种共性延伸拓展,将它内在的思想精髓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传播发扬光大。

文字永远是一座神圣的殿堂,需要我们用真诚的心灵来捧起。说它神圣并不是说它有多么的遥不可及。相反地任何一篇值得反复推敲值得代代相传的文字都是普普通通深植于民间。如童叟皆知的白居易的作品是如此。有些以写词见长的词人也是如此。记得最牢的是宋朝辛弃疾的一句名词: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翁媪一词岂不就是取自于民间方言?这活泼泼的生活场景通过文学大家朗朗上口朴实自然的词韵描写让人似身临其境,如同人在此中。

所以我们不必惧怕写作,写作也并非只是作家诗人他们才可以做的事情。只要我们可以把内心深处的想法通过清晰流畅的文字表达出来,你就完成了一个过程,同自己同读者交流的一个过程。读者可以从你的感受中得到一些启发可以从你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和某些相似的情感。你和读者同样都是受益者,这就是文字的魅力。

我空间一位擅长自由体诗的意象老师这样说道:“好诗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感动。”感动从哪里来,来自于真诚来自于内心深处最挚切的体验。一篇文章它能够打动人的心灵不是仅仅靠文字的华美和文字所运用的技巧来完成的。缺少对周围以及自身生活的实际体验,一味的为了写作而写作,这种文字是空洞而乏味的,无论写作的人文采有多么上乘它的作品也少有价值可言。我自始至终认为文字最需要的就是一颗真实的心灵。用自己最直接的感受来跟读者交流就是对读者最大的尊重。

在我最初踏入散文网的时候,我就觉得这里应该就是自己的家,自己应该把根留在这里。或许是上天恩赐的幸运我也成为散文网被推荐作者之一。不管自己有没有这个资格但是我愿尽最大的努力写出最好的文字来奉献给散文网我们这个青葱的家园。闲坐之时打开散文网的首页,欣赏编辑们所推荐置顶的优秀文章也是颇为惬意的一件事情。无论是陌生作者的文章还是文网老手的文章,通过他们独到而精致的描述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值得学习的内心世界。欣赏就是一个相知的过程。对作者的解读和延伸的对人生的理解思考。无论我们留不留评赞美也好中肯的建议也好,我们都无一例外从中学到了知识,得到了自身所需要得到的汲养。因此很需要感谢这些作者向我们提供的优秀作品,更需要感谢的是在文网背后默默付出的编辑们。没有编辑们认真细致的工作付出,没有他们的慧眼识珠我们就不可能见到那么多优秀的作品。

文与相知,不在于此不在于彼,在于通过自己真诚的文字跟读者所建立起的一座座沟通的桥梁。散文网就是一个基点,在这里我们会迎来来自于祖国各地的读者。读者之中或许有学生,有打工的,有农民有知识分子更有可能是具有极高写作水平的作家和诗人。所以我们要做的是要写出最好的文章,要让读者们见到散文网最具水平的文字,才能对得起来自于天南地北的读者,才能对得起文与相知的人们。这或许很难,但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让我们共同加一把力吧,只为文与相知。(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作者张涵。作于2012。02。17。莱州。

共 50 条文章评论
  • 让我们共同加一把力吧,只为文与相知。2012-02-17 17:46
  • 推荐阅读2012-02-17 18:03
  • 推荐阅读。好文章就是要触及灵魂的,浮躁华丽的语言是苍白而无力的。顶了!2012-02-17 18:05
  • 欣赏,推荐,问好!2012-02-17 18:38
  • 呵呵 精彩!2012-02-17 21:43
  • 回复@剑客:文与相知,自己受益他人受益更会有持续传播的价值。谢谢剑客。2012-02-17 22:34
  • 回复@余数:谢谢余数。2012-02-17 22:34
  • 回复@墨白:谢谢墨白,问好。2012-02-17 22:35
  • 回复@叼烟的风景:谢谢你风景。问好。2012-02-17 22:35
  • 问好张涵!谢谢你写出了文字的心声、文学爱好者的心声!写出了对文学爱好者很有意义的一篇文章!顶了!2012-02-18 01:25
  • 非常好,非常欣赏!2012-02-18 06:07
  • 欣赏就是一个相知的过程。对作者的解读和延伸的对人生的理解思考。无论我们留不留评赞美也好中肯的建议也好,我们都无一例外从中学到了知识。赞成!很精彩的一篇文章。赞!2012-02-18 06:15
  • 推荐阅读!顶了!2012-02-18 07:56
  • 再次拜读,欣赏了2012-02-18 08:31
  • 推荐阅读2012-02-18 08:58
  • 拜读!说得很好!2012-02-18 11:47
  • "欣赏就是一个相知的过程。对作者的解读和延伸的对人生的理解思考。无论我们留不留评赞美也好中肯的建议也好,我们都无一例外从中学到了知识,得到了自身所需要得到的汲养。"赞赏张涵所言,用情用真写出的好作品.2012-02-18 12:09
  • 回复@赛飞:套用三角大哥的一句话文以载道胜娱己。2012-02-18 12:54
  • 回复@伞洪伟: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懂得欣赏知道该如何学习很重要。2012-02-18 12:55
  • 回复@风过无痕:学无止境。2012-02-18 12:55
  • 回复@三角:谢谢三角大哥。2012-02-18 12:56
  • 回复@落魄书生:书生好!2012-02-18 12:56
  • 回复@荷塘青青:多谢青青。2012-02-18 12:56
  • 回复@叶落萧萧:问好萧萧。2012-02-18 12:56
  • 回复@枫叶-飘飘:谢谢飘飘,七零后的我们仍然需要学习。2012-02-18 12:57
  • 赞了!2012-02-18 12:59
  • 读后受益匪浅,赞一个!2012-02-18 13:05
  • 一篇文章它能够打动人的心灵不是仅仅靠文字的华美和文字所运用的技巧来完成的。缺少对周围以及自身生活的实际体验,一味的为了写作而写作,这种文字是空洞而乏味的,无论写作的人文采有多么上乘它的作品也少有价值可言。 不错!!2012-02-18 13:21
  • 我们能感受到张涵的真诚,也能体悟文章的真诚,是的,在学习中进步吧。2012-02-18 13:21
  • 好文笔,好见解,推荐,学习,问好张涵!!2012-02-18 14:43
  • 问候张涵,祝友安好!!2012-02-18 16:41
  • 回复@那一片云:谢谢文友。问好2012-02-18 20:20
  • 回复@石桥耕夫:问好耕夫先生。2012-02-18 20:21
  • 回复@Simter:谢谢文友。问好。2012-02-18 20:21
  • 回复@仰.望:多谢仰望留评。2012-02-18 20:21
  • 回复@可人:谢谢可人。2012-02-18 20:22
  • 回复@谭学士:问好谭学士。2012-02-18 20:22
  • 推荐阅读,写出了读者的心声,欣赏,顶起赞了!我们共同努力吧。问好张涵!2012-02-18 21:27
  • 你的文章写的真的很好,可以说是字字句句都能打动读者的心,读后很受启发和教育。向你学习,并祝你快乐2012-02-19 05:13
  • 文字永远是一座神圣的殿堂,需要我们用真诚的心灵来捧起。努力吧。2012-02-19 19:04
  • 回复@一剪梅:谢谢一剪梅。问好。2012-02-20 10:41
  • 回复@乐乐:谢谢乐乐。问好。2012-02-20 10:41
  • 回复@作家黄忠杰:问好作家。2012-02-20 10:41
  • 喜欢欣赏了,你的散文比我的好啊学习了。2012-02-21 12:27
  • 回复@无所者:谢谢你文字没有高低之分,共同学习进步。2012-02-21 21:13
  • 赞一个!推荐阅读。2012-02-22 12:54
  • 回复@老曹:谢谢曹老。2012-02-23 21:54
  • 问好! 感谢您的《文与相知》!2012-02-25 10:50
  • 雪友好!多谢来访。2012-02-26 20:05
  • 推荐阅读。 赞一个!2012-02-29 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