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捞月的由来

02-17 作者:心空了然

赞赞赞赞

转载

分享

评论

复制地址

编辑(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水中捞月是一条成语,亦可叫水中捉月或井中捞月。其来源于一个佛教故事。据《僧祇律》记载:佛陀对诸比丘说:过去世时,伽尸国波罗奈城有500只猕猴。一天,一只猕猴在林中玩耍,在一口井边看见井中有一个月亮。于是对同伴说:“月今日死,落在井中,我们应该把它捞出来,以免世间长夜暗冥。”众猕猴听了,不知如何下手。那只发现井中月亮的猕猴说:“我抓住树枝,汝捉我尾,展转相连,乃可出之。”于是众猴展转相连去捉月,树弱枝折,群猴都掉进井里了。

从此,佛陀以此故事讽刺那些自以为是,分不清是非虚实的外道邪师。以后人们用此成语比喻追求虚幻的事物,白费心机,徒劳无益。《慧南语录》:“若也广寻文义,犹如镜里求形;更乃息念观空,大似水中捉月。”也是喻指虚妄、徒劳的行为。宋·黄庭坚《沁园春》词:“镜里拈花,水中捉月,觑着无由得近伊。”元·杨景贤《刘行首》杂剧:“恰便是沙里淘金,石中取火,水中捞月。”同样是比喻白费力气去干根本做不到的事情。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