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论太阳的光辉

02-17 作者:微笑的蓝百合

谁都知道,认真地对待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认真地学会在面对批评时,要有谦虚接受的态度。为什么明明知道,却还有人在面对批评时,依然不能坦然面对,虚心接受呢?无疑有三种情况的原因:一种情况是批评者的出发点不端正,有假借批评之名,而故意诽谤或打压诋毁他人的意图,令被批者实在是忍无可忍,所以就无法再忍,拒绝接受批评;第二种是被批者心态不纯正,总以为好心为之提出意见者,是故意在找茬,在和自己过不去、刁难自己,所以越是别人提出批评,他就越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拒绝接受他人的批评;第三种是批评者和被批评者各怀鬼胎,把批评作为一种玩心计、搞阴谋时的一个冠冕堂皇的由头,近而开始进行类似与人身攻击式的批评,披着批评的外衣,想要达到的却是最虚伪、最阴险的目的,所以最后也是不能令被批者接受批评。

针对以上三种情形下的批评和面对批评态度的产生,我们不妨直接引用陶铸先生的文字来阐释原因。陶铸先生在《太阳的光辉》一文中曾这样论述:“辩证唯物主义者认为:主观和客观的矛盾是永远存在的,主观认识客观也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所以以上三种批评和对待批评的态度产生的原因就很显而易见了: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当面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个人利益在对的事情和错的事情中出现交织时,人性的劣根性和自私性将会或多或少的暴露,因此就会出现利益冲突,就会产生矛盾,就会出现以上三种批评和面对批评时的情形。

写到这里,想到陶铸先生在《太阳的光辉》一文中曾做的那个太阳黑子的比喻:“又有谁说过太阳毫无缺点呢?尽管太阳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但总还是有人批评太阳的某些过失。譬如当大暑天骄阳似火,晒得人们流汗的时候,人们就会埋怨,说太阳的光和热发射得过分了。而且大家都知道并且也都指出过,太阳本身上还有黑点。虽然这些都是事实,但谁个曾怀疑人类可以不需要太阳呢?谁个曾因为太阳本身有黑点就否认了它的灿烂光辉呢?没有。"

古人云: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任何人都不是神仙,都会在工作或待人接物、与人相处时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和缺点,如果批评者和被批评者,都能以客观的态度立足大局,都能在工作和生活中学会认真反思、认真总结,都能一种对自己、对他人、对同事、对亲人、对企业、对领导、对自己所从事的岗位负责任的态度和角度,去思考、去主动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才能杜绝以上三种不利于同事间团结、企业内和谐的批评和拒绝批评的情形出现。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问题、接受批评的人,才能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我想,我们的同事、我们的朋友、我们的老师、我们的领导,如果是一个真正关心我们的人、是一个真正内心磊落的人,是一个真正从业道德和职业良心端正的人,他们的批评也会如太阳的光辉那样,是我们每一个人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成长,不断改正工作中的缺点,所必不可缺少的。

诚然,每个人主观上对客观规律认识的局限性,都会使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有缺点和错误,有错误不害怕,关键是面对错误,怎样去虚怀若谷地去接受真诚的批评,继而改正;发现缺点后,该怎样通过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批评和关心,让被批评者感受到批评带来的进步和关爱之情,而不是有被打压、被排挤、被刁难的错误抵制感。(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因此,正如陶铸先生在《太阳的光辉》一文中所写的那样:认真地对待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认真地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除了失掉缺点和错误之外,什么东西都不会失掉;而得到的却将是工作更顺利的进行,是广大人民群众更热烈的拥护。认真地对待我们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并无损于我们事业的伟大与工作的成绩。相反地,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更深刻地认识过去成绩的伟大,才能更好地在今后工作中取得更大成绩。

古人云:“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为了使人与人之间跟家和谐,为了每个人在工作和生活中更趋于人生的完美,衷心希望我们每一个批评者能具有太阳一样光明磊落的胸怀,象太阳播洒光辉那样,立足大局,真正良心,不吝惜,不偏袒,不计较个人报酬,不从个人私利出发,真诚地去提出批评,让批评者能够感受到来批评的温暖和关爱之情,从而能够摆正面对批评时的心态,去反思、去总结、去主动开展自我批评,真正能以虚怀若谷的态度去发自内心地去接受来自不同方面的真诚批评。通过批评和接受批评,让人与人之间多一份太阳光辉般的磊落、多一份太阳光辉般的真诚,多一份太阳光辉般的无私,让人与人之间在真诚的批评中学会换位思考和相互理解,从而让每个人的心灵在不断完善的过程让心灵在批评和接受批评中得以升华,让生活变得更加和谐完美。

————书于2012年2月17日读陶铸先生《太阳的光辉》有感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