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族谱”不写为好
中国式“族谱”不写为好
傅伯勇
大约还是四年前吧,邻县的一个自称是“本家”的人,冒冒失失地跑来找我,约我写本姓的族谱,被我婉拒了。婉拒的理由,一则“自己身边事情多,没有时间撰写”;二则“自己对族中的事情知之甚少,担承不了”。结果呢,为“广结良缘”起见,请他吃了顿便饭,便打发走了。
这两条理由,表面上看还冠冕堂皇,但只要精明的人,一下子就能够看出破绽来。“没有时间写”,鲁迅不是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么?稍微挤一挤,不就出来了?又不是叫你一口气就写成,又不是叫你像一些端坐在台上的“大人”讲话一样,信口雌黄,洋洋洒洒,“开口”而就;也不是叫你“废寝忘食”,也不是叫你像现在随处可见的“华威先生”一样,忙里忙外,怎一个“忙”字了得。而“知之甚少,承担不了”一说,既然别人老远来找你,想必也还是有些路数;另外,“哇哇”坠地的婴儿可能也不会识文字,但最终成了大学问家的也不少;更何况,鄙人还不完全是一无所知,毕竟只是“知之甚少”而已。所以,“知之甚少,承担不了”之说,就显得荒谬了。
而真正让我婉拒的原因,可能还是在于,历来深恶痛绝于“中国式的山头主义”缘故罢了。因为身在“曹营”,就略知“曹营”之事,暂拿当今“曹营”的事情来说吧。一人高升之后,管它良莠,因为是亲戚,哪怕妻子的“眉来眼去”,一律升迁;因为是同乡,哪怕曾经反唇相讥,“志不同道不合”,一律升迁;因为曾经是同事,哪怕他是一个十足的“混世魔王”,一律升迁;因为是本家,一说到同一个姓,就不管东西南北,格外亲热到“零距离”了,一律升迁;因为是朋友,“一起扛过枪,一起嫖过娼”,管他现状如何,一律升迁;因为是同学,管他底子如何,管他别后是否吸毒贩毒,一律升迁;因为是老部下,“我成了神仙,你自然也是神仙”,一律升迁;因为是情人,不能让她(他)老大不高兴,情人的七大姑八大姨就应该分享自己的“一杯羹”,一律升迁;因为是熟人,“隔山打鸟—见人有份”,一律升迁……
“朝中有人好做官,朝中无人莫苦求”,这是传统官场总结出来的观点,今天就消失了么?既然有这样传统的种子,可能就不会绝种,可能还会发扬光大下去。放眼一些地方的官场,大大小小的“山头主义”,琳琅满目,热闹非凡,你方唱罢我登场,一浪更比一浪高。“举不避亲”,如果身边确有可树之才,举荐几个又何妨?但是事情偏偏不是这样,夏风吹进来了,更多的苍蝇也进来了,泥沙俱下,良莠不分。这样用足权力,用活资源,良莠不分地给好处,表面看,是“与人方便”、“予人玫瑰”,实际上是“自己方便”、“欲取姑予”。结果是,自己有了自己的爪牙,有了自己的山头,有了自己的“租界”。如此一来,自己既可以岿然不动,又可以飞黄腾达;既可以张牙舞爪,又可以一手遮天;既可以运筹帷幄,又可以决胜千里。(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其实,写族谱也有诸多好处:可以借此结识一下“本家”里的一些官员,自己来一招“攀龙附凤”,则很可能“扶摇直上”,“乘风破浪”;可以用“捐”来的款项,自己吃喝,请别人吃喝,吃吃喝喝个够,赚足自己的人脉;可以借此炫耀,炫耀自己家族中的“光辉”事件或者“光彩”人物,炫耀自己为家族立了“万世不朽之言”;可以到处吹牛皮,一有机会,就对族中之事侃侃而谈,如数家珍;可以……
但是,写族谱可能与“山头主义”相关联,这毕竟是中国式“族谱”。这样做,一则本来就对此深恶痛绝,现在却亲力亲为,显然违背了自己的意愿;二则一下子可能就成了“山头主义”的摇旗呐喊者,推波助澜者。俗语云:“话有三不说,事有三不作”。左思右想,这种中国式“族谱”还是不写为好,不写为妙。至于别人写不写中国式“族谱”,我无权干涉,他有他写的理由,我是肯定不写的了。
- 思绪缜密,逻辑性强。赞同,欣赏!2013-05-24 11:01
- 回复@大海之子:谢谢!2013-05-24 1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