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船长和舵手”

05-31 作者:陈宣章

闲话“船长和舵手”

陈宣章

凡是“船”必须有动力、航向,大多数是靠桨、舵。1964年春天,由李郁文作词,王双印作曲的一首歌《大海航行靠舵手》很热门,到文革时期家喻户晓,人人会唱。其实,“大海航行靠舵手”是一个似是而非的命题,至今仍然没有人指出其错误。

一首船离开码头,是船长下令指挥;轮机的航速是船长下令指挥;出海的航线是船长确定并指挥;航行中舵手操舵是船长下令指挥;航行中遇到一切问题都是船长下令指挥。怎么会“大海航行靠舵手”呢?

我入伍后不久,曾经上舰锻炼。这是一首油船,船长个子高,当兵的都背后叫他“高船长”。这首油船曾经发生一件事:一次出海,半夜里船长在指挥台值班,根据航线指挥驾驶室工作,包括:1.前进或后退;2.航速;3.航向。突然,船长发火了:“怎么搞的?航向***度!”海航兵马**答:“我是这个航向***度!”船长更火了,骂出脏话。马**不服顶撞了船长。于是,船长只能下达具体的操舵命令,例如:右满舵、左满舵等等。这个情况一直维持到天亮。航海长上班后,一检查,原来是驾驶室电(磁)罗经故障,掉了三根电磁棒。所以,指挥台和驾驶室电(磁)罗经读数不一致,相差很多。这个责任应该是航海长的。还好,指挥台电(磁)罗经正确,否则一夜下来,油船偏离航线非常严重,可能已经触礁或者搁浅。当然,确定油船的方位还有其他方法,但当时是深夜公海中,六分仪使用有困难。

海航兵(即使是航海长)只是执行船长的指令,而且船长的指令不仅是操舵。怎么会“大海航行靠舵手”呢?当然,大海航行中最重要的是航向。由于海流、风浪等等影响,把握住某个航向是困难的,必须不断地操舵:当航向偏离时,操舵调整。所以,大海航行出现了一个“忽左忽右”的航行过程。这种过程的目标(航向)就是操舵调整的唯一标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中国从秦朝到清朝(前221-1911)2132年封建社会中,1.政权是皇权,是一人专制。不管皇权掌握在皇帝、太后、宦官、外戚手里,情况基本相同。2.由于是农业国,生产资料主要是地主所有制,地租剥削。3.有一部分以作坊形式的手工业,包括纺织、丝绸、造纸、陶瓷、建筑、冶金、制盐、酿造等等。4.有一部分商业,除了国内,还有陆海丝绸之路。5.思想文化是儒、佛、道三教,尤其是儒教。6.没有言论自由,尤其是文字狱。

当封建社会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时,中国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非常弱小,在近代中国遭到列强蹂躏时,国民四处寻找各种治国良方,有科技救国、宪政治国、马列建国等等。首先,革命者认识到反帝必须反封建。孙中山的旧三民主义不断遭到挫折,终于认识到要“联俄联共扶助农工”。因为中国的资产阶级软弱及两面性,决定了民主革命必须有新兴的无产阶级领导,这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而且一旦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必然要进入社会主义革命。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动用军队、武装流氓屠杀中共党员和共产党领导的工会等组织,致使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破裂。连当时在苏联留学的蒋经国也臭骂蒋介石为“反革命”并与其断绝关系。蒋介石的反革命政变,有个人夺权说、意识形态说、阶级斗争说,但其实质代表了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

革命航船在此十字路口,怎么前进?共产党内部意见并不一致。经过残酷的斗争现实,才确认毛泽东不但航向(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正确,而且航线也正确。所以,从1935-1949年,仅用较短时间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毛泽东不是舵手,而是船长。当然,革命胜利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是人民革命和整个共产党的功劳。

《大海航行靠舵手》的歌名初为《干革命靠的是毛泽东思想》。一九六五年初,《红旗》杂志发表了《大唱十首革命歌曲》的社论,这首歌名列榜首,歌名改为《大海航行靠舵手》,很快唱红全国。歌词:“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雨露滋润禾苗壮,革命靠得是毛泽东思想。鱼儿离不开水呀,瓜儿离不开秧,革命群众离不开共产党,毛泽东思想是不落的太阳。”其中,“万物生长靠太阳”、“干革命靠得是毛泽东思想”、“革命群众离不开共产党”,这是真理,是革命实践的总结。

新中国建立后,革命航船应该走什么航向、航线,共产党内部意见并不一致。因为是相对和平的环境,是执政党地位,这种意见分歧引发的党内斗争就比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要复杂得多。毛泽东他们打天下时宣传的政治纲领是新民主主义,取得政权后,有人认为党以前做了决议,向全世界、全国人民、各个阶层做了庄严的承诺,要搞新民主主义,所以他提出要巩固新民主主义。毛泽东则不打算兑现诺言,马上就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

思想、路线、政策的分歧,集中在权力之争。这是古今中外普遍规律。任何一个国家,执政党与在野党之间、执政党内部派别之间,都是围绕权力之争。至于权力之争采用什么方式、途径,则分合法斗争与非法斗争。

什么叫政治?上层建筑领域中各种权力主体维护自身利益的特定行为以及由此结成的特定关系,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产生的一种重要社会现象。政治斗争的核心是利益,最高形式是武装斗争。有些人鼓吹宪政,但是,美国历史上有许多次总统被暗杀(有的未遂),这也是一种武装斗争。至于合法斗争中的秘查隐私、造谣诬蔑、栽赃陷害、操纵选票、制造多数等等,则是《孙子兵法》在政治领域里的变化。这是世界上是司空见惯之事。

新中国建立后,有五方面的尖锐斗争:1.国内外敌对分子捣乱破坏、分裂颠覆。这就是镇反、肃反运动。2.党外的同路人对社会主义革命有抵触,因为他们代表了资产阶级利益。尤其是1957年资产阶级右派趁整风运动之机提出要共产党下台,企图轮流执政。3.资产阶级采取拉出去的方法腐蚀老干部,采取打进来的方法建立反对派。4.党内的同路人总是干扰航向,一会儿右,一会儿左。这种干扰既有“自然”潮流,也有故意捣乱。5.在思想文化领域,旧习惯势力和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顽强地表现,对经济基础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如何正确处理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常常很困难。

传统文化的几千年影响,旧习惯势力的根深蒂固,马列主义的普及还是困难重重。许多共产党干部在进城后,放松了理论学习,放松了思想改造。还有许多打着各种旗号的理论家,对正确航向、路线、政策进行各种解释,甚至歪曲。按理说,正确航向就是远大目标共产主义,但是,具体路线、政策是复杂的。左和右往往难以分辨。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明显不同。那时候,因为三座大山实力强大,一旦具体路线、政策偏离正确航向,革命就立竿见影地遭到挫折损失。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既要实际改革经济制度,又要触及官员既得利益。例如:大跃进的浮夸风,“政绩”与官员既得利益休戚相关,横向比较、上下关系使许多官员选择了浮夸,损害了人民利益。

毛泽东为了加快革命进程,保护群众革命热情,对官员的懒惰保守甚至抵触反对十分憎恨,这时候航向会偏左一些;当浮夸风危及革命事业时,纠正航向会偏右一些;如果此时有人提出:浮夸风的根子就是路线、政策本身,必须彻底退回去,怎么办?面对航向偏左一些和鼓吹“倒伡”,船长左右为难,首先应该批判“倒伡”,甚至把其代表人物撤职。如果该代表人物想借“航向偏左一些”逼宫,斗争就白热化。这就是航向、路线、政策之争导向权力之争。世界上,任何一个政党内部都有这种情况。

有人认为:航向、路线、政策之争可以通过“宪政”、“法治”用平稳方式解决。这是左派幼稚病。“宪政”是形式,为什么美国总统会被暗杀?为什么美国中央情报局要暗杀别国领导人?“法治”要看“法”的性质。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搞了多少“法”,连律师们也不能完全记得清楚。可是为什么社会越来越不公正、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改革的利益越来越被少数人占有、新的冤假错案越来越多、官员腐败越来越普遍?

毛泽东的航向始终立足于广大人民群众利益,这与共产主义目标一致。毛泽东始终坚持“人民史观”,反对“英雄史观”,始终坚持相信和依靠两个95%,而与少数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党内和党外的)针锋相对。

在航向、路线、政策之争中,有一种恶劣倾向:煽动个人利益被损害者的仇恨,彻底否定原来正确的事情。例如:反右斗争,本身的性质不能因为有扩大化而彻底否定;也不能因为后来右派摘帽就认为右派只有五个,其他的都是扩大化搞错的。又例如:知识青年到边疆去,到农村去就是整人。许多知识青年是主动要求去的,我弟弟初中没有毕业就主动要求去新疆建设兵团(瞒了家长去报名,我父母是普通百姓,我弟弟根本不是想借此出人头地)。我就想:如果人人想享福,边疆、农村都不想去,而边疆、农村的人也想到大城市去,这个国家也会乱套。又例如: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真理。不为工农兵服务,那为谁服务?有人说:“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也是人民的一部分,也要为他们服务。”“文艺就是娱乐,无所谓为谁服务。”“就是要为文艺而文艺。”这些论调是马列主义吗?既然提倡“百家争鸣”,为什么只能让这些论调猖獗,一批判就说成是压制,就是没有言论自由呢?

舵手好当,船长难为,尤其是执政党在和平时期,尤其是执政党内部已经形成既得利益集团时。朱镕基是个清官,也想搞好许多事情,可是手脚被别人捆紧了无能为力,无奈。既要对外维护国家利益,又要对内维护人民利益,还要摆脱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扰、破坏,的确是非常难。但是,历史是无情的,必须这样做。2013.5.31.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