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中国人怕官
谈谈中国人怕官
中国人怕官。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夫子就说:“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畏大人”就是怕官。以后,只有北宋的王安石喊过一声“天命不足畏”,直至现在,仍然是这种状况――老百姓怕官,小官怕大官,基层的官怕上层的官。
我以前也是怕官的,但那是一种“敬畏”,是由崇敬而产生的一种畏惧心理。我总以为,官都是有德有才之人,不然何以会让他当官呢?官越大,越有道德、才能,也就越让我敬畏。记得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在部队当兵时,一次见到许世友,真像是见到了神,紧张得说不出话来。可是,我从16岁参加工作,于今42年,混迹官场也24年,见官无数,现在我的这个看法已被彻底改变。古人有诗云:“能吏寻常见,清廉第一难。”古时官场,贪贿成风,故有此说法。但观今世之官场,不仅清廉之官依然凤毛麟角,能干之官也同样麟角凤毛。对他们实在已经产生不出丝毫的敬畏之心了。
我市曾有三任主要领导,被称为三白:白头、白痴、白字。“白头”,是说那个领导年纪大了,满头白发,快退休了。他还没有退休,就已练起了书法,像乾隆皇帝一样到处题字,有人说连厕所、浴室都有他的题字。厕所题字,那是夸张,不过我真的看见一家浴室是他的题字。当然,他的字都不是白写的。他刚离任,他的字就全被换了下来。“白痴”,是因为那个领导什么都不懂,在任几年,就抓打扫卫生,“全市动员,全民参与,努力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机关干部都扛着扫帚上街扫地,街上砌起一道道围墙,刷上白粉,将脏乱污秽之处圈在里面。“白字”,是说那个领导,念稿子时常念错字,将许多人名、地名都念错。还有一个主要领导好色,他究竟有多少女人,谁也说不清,他自己也说不清,有良家妇女,也有风尘女子,有的是他和别人共一个情妇,还有母女俩人共他一个情人。被查处时,组织给他定的结论是:生活作风糜烂。娱乐性报纸上刊载的文章的标题是:《×××和他的一百零八个女人》。办公室都是他行乐的场所。还有一个市领导,极其贪婪,大财小钱什么都不放过,离任时将宿舍里公家给他使用的家电、家具甚至连拖把、扫帚都拉走了。对于这样的人,我只有鄙夷,哪里还有敬畏呢?
但是,中国的老百姓,对官员还是知之甚少的。官员上班的地方,有高墙围着,门口有军警站岗,有信访人员拦阻;领导一人一个办公室,或者一人两个、三个办公室,办公室的门经常关着,不知道他们在里面干什么;出门就钻进小汽车;到基层巡视,住宾馆,被清场。他们整天都很忙,但忙什么呢?人们并不知道。他们在公众面前出现时,总是一副道貌岸然之态,在会议上作报告,总是满口国家、人民、勤政、廉明、崇高、无私、守法、有德……义正辞严,义薄云天,不由你不信,无法不让你肃然起敬。我有一个亲戚曾问我:“你在市政府上班,能不能见到市长?”老百姓见市长一面,就如见神仙显形一样难,又怎能了解他们呢?孔夫子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不逊,就是不尊重;为何不尊重,近了,知道底细了,瞧不起他们了。远之,朦朦胧胧,雾里看花,很美,有神秘感,神圣感,就会崇敬,敬畏。(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可是,进入电视和网络时代以后,官员们的“那些事儿”常常被披露,人们于是发现,原来他们只是金玉其外,徒有其表,失去了对他们的敬畏之心。但中国人还是怕官,为什么呢?因为中国官员手中的权力,就如放出笼子的老虎,会咬人,伤人,甚至会吃人,特别是当权力为那些无德无才之人所掌握时,就更让人感到害怕。
首先,就官场而言,是“官大一级压死人”。所谓“压死人”,说到底就是上级官员决定下级官员的“前程”,不然,何以下级在上级面前,像兔子一样惊恐、像家奴一样下气、像孙子一样听话呢?现在几千万党员,几百万官员,有几人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千里做官,只为升官发财;而要达到此目的,一不靠勤奋工作,政绩突出,二不靠品行端正,清廉自律,三不靠百姓拥护,群众公认,只凭领导的一句话。若干年前,我市有一人由办事员被越级提拔为县处级干部。市委常委会研究时,市委组织部长说:“这个人不能提拔,他是工人性质。”就是说此人还不是公务员。提拔他的那个领导听后一楞,他竟然还不知道,但他随即说:“那就给他转干就是了。”对于他们来说,就这么简单。我曾在我市某乡蹲点。那个乡的书记和乡长,每天晚饭后,都要到我宿舍来聊半个小时,那是联络感情。一天,一个副乡长来找我,喊我叔叔。当时我三十多岁,他五十多岁,我说不能这么称呼。他说从我的名字上看到,他和我是同姓,而且比他高一个辈份。第二天,他又带了一个老头子来找我,说是他哥哥,在县委办公室当主任。老弟兄俩赖着不走,和我套了半天近乎。最后哥哥说:“既然我们都是一家人,一家人肯定要帮一家人。请老叔在黄书记面前给我们老哥俩多美言几句。你们说几句好话,够我们干几年呢。”他们知道,如果能得到市委“黄书记”的一句话,县委还能不提拔重用他们吗?
其次,就官民关系而言,中国古代称官为父母官,民为子民,其实是没有这样亲密的关系的。有的朝代称州一级的长官为“州牧”,这个“牧”字,倒是很准确地表达了官民关系的性质。现在,虽然是法制社会,但权还是大于法,于是:打官司,可以让你胜,也可以让你输。办企业,可以让你少交税,也可以让你多交税;可以让你停业整顿,吊销执照,也可以允许你在他们的眼皮监督之下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考公务员,可以找个理由将你淘汰,让在你后面的人替补,也可以找个理由将你前面的人淘汰,让你替补。房屋拆迁,可以给你多补偿,也可以给你少补偿;你不让拆,就是妨碍公务,破坏经济建设,危害社会管理,给你断水断电,半夜恐吓,叫警察把你抓走。违章建筑,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可以罚你没商量。审批项目、证照年检、办户口、领丧葬费……可以顺顺当当地给你办,也可以让你跑无数次。我市某区有一个副书记,一年,他的一个外甥结婚,因未到婚龄领不到结婚证,就找他。他找区民政局长,但民政局长也说这不好办。可是,当他将这情况告诉他外甥时,他外甥却说:“大舅,结婚证我已经领到了。”他感到很奇怪,问是怎么回事。他外甥说:“我给办证的人送了两条烟,他就给我了。”这位副书记不依了,将此事拿到区委常委会上,定要民政局长给个说法,后来那个具体办事的官员受到了处理。特别是对待上访群众,有时真是如狼似虎,凶焰万丈。上述我曾蹲点的那个乡的乡长,曾将一个上访农民,用绳拴在拖拉机后面,硬是拖成了残废。一次,我在乡政府见到那个农民,已经失去两腿,撑着一副拐杖,来要求赔偿。那个喊我“老叔”的副乡长吼道:“找根小绳,把他捆起来。”被我制止。那个副乡长对我说:“这些刁民,你不能跟他们客气,只有把他们捆起来。”“找根小绳把他捆起来”,是那个乡里干部们的口头禅。
官员,是社会的管理者,应有德有才者任之;干部,无论职位高低,都是社会的公仆,不应让百姓惧怕。我们坚定高举改革大旗不动摇,三十多年,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这种现象为何就改变不了呢?中国人不再怕官之日,才是中国复兴真正有望之时。
- 这是中国几千年遗留的陋习,在中国历史上有少数清廉的,为人民造福的官员不是贬就是流放。因为中国的统治阶级和官员不是为百姓服务的,他们是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做老爷的,是为他们自己谋利益的,他们官官相护,百姓有苦无处诉,动不动就给你穿小鞋,因此老百姓见到官员就这么卑躬屈膝,唯唯诺诺逐渐就形成了习惯。2013-06-06 16:41
- 写得好!推荐阅读--官员,是社会的管理者,应有德有才者任之;干部,无论职位高低,都是社会的公仆,不应让百姓惧怕。我们坚定高举改革大旗不动摇,三十多年,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这种现象为何就改变不了呢?中国人不再怕官之日,才是中国复兴真正有望之时。2013-06-06 17:18
- 写得不错,欣赏赞同。2013-06-06 17:43
- 有生活体验的作品,写得有血有肉。欣赏推荐!2013-06-06 18:33
- 回复@方向广告:很对,很有道理。中国的官员不知道怎么说才好。无语。。。。。。2013-06-07 13:31
- 官,一般不是先以德而任......2013-06-07 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