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之,明辨之

06-08 作者:散文网友

24、博学之,明辨之

幼时看戏,指着舞台上进进出出的角儿,常问大人:“这是好人还是坏人?”后来,上学读书,又捧着一本本的书去问老师:“这是好书还是坏书?”直到长大了,看过不少的人,读过不少的书,方才知道:人没有绝对的好人和绝对的坏人,书也没有绝对的好书和绝对的坏书。这里且不谈如何识别好人坏人,好书坏书,我只说说自己是如何挑选一本新上架配自己胃口的可读书?

新书到手,有人往往先看“内容提要”,因为内容提要是对一本书全部内容的高度概括。但是现在恐怕不行了,现在的书大多“内容提要”跟内容无关,被“提炼出来”的“内容”往往都是被利益及欲望挟持着,经过出版者精心策划,浸了不少水份,又花哨又煽情,不看还好,一看管保“迷失方向”。看目录?目录应该是“书上列出的篇章名目”,但时下的情况往往是目录中有的书中未必就有,而书中有的内容目录也不一定全列,也会出现虽然目录中有却是张冠李戴的情况,如果作者在篇目上做点手脚,比如将文章的题目故弄玄虚,似是而非,甚至挂羊头卖狗肉,情况就更糟,所以目录吗,不看也罢,看了免不了生些烦恼。序言,作为一本书的前置部分,序言本应是对一本书的内容给予介绍或中肯评价的文章,积极引导读者更全面地了解全书或作者本身,而如今的序言的格式也早已被异化,序跋之类大多被名人大腕把持着,作者也热衷于“拉虎皮”来抬高身价,读其文肯定会增多几分疑惑。

书名,如今在书名上大做文章的更是大有人在,《看见就想摸》、《有快感就喊》、《丰乳肥臀》、《一个女人与一百个男人》……“书名是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了”,书名可能吸引人但千万别信它。想挑选一本可读的书,唯一的做法还是读,直接读内容,随便打开一页,读上几节,你看得下去,甚至想急着再读下去,那么它对你来说也许就是一本配自己胃口的可读书了。

人能够思考,要相信自己有判断能力。这种判断能力,要靠读书来养成,读得多了,有了比较,渐渐就会有判断的能力。

人家说不好的书,我偏找来看看。“博学之,明辨之,开卷有益,读书无禁区。”(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25、我家的“软装修”

我曾忙于新房的装修,2000年买下的新房,由于种种原因日前才刚刚装修好。环顾装好的新房,最“惹眼”的算是墙上那些“软装修”:进门后迎面是台湾赵善灿先生书的“惠风和畅”,小会客室电视机前挂着的是临摹法国克劳德·洛兰的“有舞蹈的风景”的油画,电视机上方的是周南坡先生的兰花,书房硬沙发上头是何涤非先生手书的一幅三米来长的“心经”横幅,卧室床前是已逝的王祖校老师的山水,除了那幅洛兰的油画,统统是原作。

在不影响整体观瞻的前提下,我的设计原则是把一切可用的空间都让书架、书柜去占领。三间卧室,小客厅与小餐厅兼用,吃饭的时候,将桌子拉出,接待客人、看电视了,将餐桌靠边推进,原来设计的大客厅做成我的书房:曲两面墙顶天立地的大书橱。书橱尽管多,但书还放不下,橱里排满了,只好放到我卧室里,列在8只另购的“鞋架”上并排放在书房里,书成了我一生的最大财产。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