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厌之天厌之,到底意难平

06-24 作者:杏林鸿雁

曰骂人之言、脏话等都是不文明的、野蛮人的表现。不敢苟同的。须知只要是“语言”,我以为都是文明的标志——包括骂人、脏话在内。关键是什么场合用什么语言,即所谓说话要得体,我以为至关重要。

但凡“出口成脏”者,考古经中外,无非有三:一是理屈词穷、恼羞成怒;二是环境熏陶、教育如此;三是在某种特定的场合一种特有的无可替代的文明语言。

当年,美俄英三国为了垄断核弹以便好对无核国家实行核讹诈,于是签定了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就是禁止在大气层、水下和宇宙空间进行核试验。但是并不禁止地下核试验。他们三家都试验好了,于是禁止了!面对这种赤裸裸的无赖行径,毛泽东“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的回答,我以为其他任何语言都无可替代,“不须放屁”既幽默诙谐又铿锵有力!完美地展现了浪漫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毛泽东!大喇叭堂而皇之的播送,你能说“不须放屁”不是文明的表现?!

一百多人战至最后几个人。鬼子也打累了,同时也钦佩这些中国军人。于是劝降并许诺为官。“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回答的一种。“生为大汉人,死为大汉鬼”也是回的一种。但只能展示勇敢。视死如归的幽默感尚不能表现。这些军人的回答是:“滚你妈的蛋!你爷爷老子不稀罕!”于是,幽默的、勇敢的、视死如归的中国人的形象展现眼前。我以为在这句话面前,其他任何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你能说骂人的话不是文明的表现?!

除了上述特定的环境、场合外,出口成“脏”那就是不文明不礼貌的表现了。有人就像古人发语词“呜呼”一样,出口必定以脏话开头以脏话结束。说实话,遇到这种人,除了不理他不接他的话茬,你也没有啥好办法。现摘录一句如下以飨读者。

“日你妈今天俺真晦气,日你妈二五八万带四条和不过‘三蛋’日你妈独钓三饼,日你妈!”鄙人所在地曰“某某新村”,我也只能在心中惦记他父母了——从小他们没把你教育好,妈的!(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孔庆东,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因在微博上骂人,官司输了。也“名”上加“名”了。

古人云“学海无涯”。故但凡学问之人都是虚怀若谷的。因为“道可道非常道”,人不可能什么都懂什么都对——即便是你的专业。“推敲”二字的典故想必国人都是知道的。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贾岛与韩愈的“推敲”已然是千古佳话。

“格律汉奸论,尔母孤且平”。孔庆东与关凯元的微博对话,我看也一定名垂千古了······

2012年5月6日,孔庆东发表一首诗《立春过后是立夏》,网友关凯元评论其诗不合格律。随后孔庆东回复:“你不要装作懂格律好不好?你说的驴唇不对马嘴,你原诗都没看,你就是个狗汉奸,你当我不知道啊!你懂妈的什么孤平?我看你妈又孤又平!”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孔庆东与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法学系学生关凯元,就诗词歌赋而言,他俩的关系打个形象的比喻:大人与小孩的关系类似。小孩提的问题,大人完全可以耐心解释直至对方听懂为止。即便解释不通,也没必要动怒,一笑而已——常理推论。当然,只是比喻,他俩谁是大人谁是小儿自有公论。

法学系学生的问题能让北大中文系教授出口成脏,只有两种解释了:一是其睥睨天下惯了,老子天下第一,岂容你黄口小儿质疑?二是关凯元这个门外汉的问题“戳”到了孔庆东的软肋——恼羞成怒,失去章法了。

《立春过后是立夏》,作为诗题,鄙人实在难以恭维——只是我的看法。太过直白了嘛。立春过后难道说不是立夏是立冬?《立春过后就立冬》不错,你说呢?没读过你的大作,不好评论。你的大名我也就看了打官司的报道才知道。所以“睥睨天下、傲视群芳”的历史地位好像还有待以后盖棺定论。于是你的出口成脏只能以脑羞成怒解释了。骂人也就罢了,你还骂点水平呀。说你的诗不合格律就是“狗汉奸”?——你以为你是谁?华夏儿女之人杰?反对你就是反中国?说你的诗不合格律你就要照顾到人家母亲的乳房——“我看你妈又孤又平”!斯文扫地!

“人从宋后羞秦桧,我到坟前愧姓秦”。反孔庆东就是“狗汉奸”就是母亲“又孤又平”。在历史的长河中,会不会有人也歌赋一句:人到北大羞斯文,想到仲尼愧姓孔······

孔子地下有知,恐怕改姓的心都有了······

忽然想到也是北大的教授以包其上北大为由玩弄女生而闹得沸沸扬扬的官司,不禁莞尔:北大因你们而精彩!不禁想哭:鲁迅、沈从文安在?!

北京大学中文系孔庆东教授,有个歇后语不知尔知否?

八十岁老奶奶喝稀饭——无齿下流······

后记:

2013年5月20日,凤凰网有文如下:孔庆东回应网上骂人案:网友恶意纠缠 将上诉

孔庆东在微博里表示,一审判决认定事实错误,他已提起上诉。对于这种“轻微的言语冲突”,关凯元以此兴诉、恶意缠诉,另有用心。“无论是网络虚拟世界还是真实的现实生活中,如此轻微的言语冲突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不计其数,如果按照一审判决,将这种每时每刻都在网络空间发生的轻微言语冲突界定为名誉侵权,将会发生无数的现实诉讼,甚至扩大了人与人之间的法律冲突,严重影响了法律的权威性和公正性。”孔庆东说。

孔老爷子,您早就有预感还是您圣明?“知耻近乎勇”——高!实在是高!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