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爷
虽然他在我爷爷们几个兄弟中排老四,但我们都不叫他四爷,叫他台湾爷。因为他住在台湾,好几年才回来一次。
民国三十七年,国民党南阳守军败退时,沿途拉了许多丁,台湾爷就是那时候站在傅湾寨南寨墙外看过军车时被用枪顶着后背拽走的。那时候寨子里的人们都钻在自家屋里,大门紧闭,谁也不知道他被军队拉走了,也算是当了兵。
那年台湾爷才十八。
从此我爷爷他们兄弟五个就只剩下四个了。
台湾爷第一次回来是在哪一年我也记不清了,他那时候什么样我也记不得了,反正那时候我都记事了,不过也没有因为突然多了个台湾爷而感到有多大的惊喜。我们那帮子小孩儿都只把兴趣和热情放在了他带回来的那些平时闻所未闻的水果和玩具上了。
以后,每隔几年台湾爷就会回来一趟,但很快就会回台湾去,听说还是坐飞机呢!稍微大了一些,我的目光和热情就稍微向台湾爷本人转了些,就记住了他好多稀奇古怪的行为。(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七五年发大水,淹了整个傅湾寨,大水退去,举寨迁移,就把原来的村落剩一个空壳抛在了野地里,孤零零的。过去的村院,都变成了瓦砾遍地的桑田,而寨墙也在人们取土的铁锨下一天天坍塌了,终于只剩下一溜儿圆嘟嘟的黄土堆。
台湾爷每次回来,都要领我去村寨以前所在的地方看看,他爬上那废弃的寨墙,一言不发,从脚上抹下只软面儿松紧口的千层底儿布鞋,垫在屁股底下,捧着那杆大爷留下的二尺多长的旱烟袋,一坐就到暮霭沉沉,斜阳西下,青烟从他嘴里鼻孔里缓缓地弥漫开来,台湾爷一头银晃晃的发被镀上一抹金光。
“嗞~~”台湾爷吸一口烟,眼就眯溜成一条缝,顺着他的目光快拿去,我也仿佛看见了那从没见过的村寨,寨子里一排排茅檐篱舍。
台湾爷第一次回来的时候,我老爷老奶都已不在了,大爷也只留下那杆独玉烟嘴儿白铜烟锅二尺多长的烟袋老了。那时人们都还不知道台湾在哪儿,都说是一个大城市,很远,隔着大海。人们都说,城市里的人都是打领带穿西服的,可台湾爷回来却没有打领带,也没有周正的西服,他穿的是一身浅黑色滚边儿的棉布袍褂,脚上是一双他在寨墙上常垫在屁股底下的千层底儿黑布鞋。我就老感觉台湾爷像电视上演的江湖中人。
我大概是一个少年老成的人,因为从很小那时候我似乎就能感觉到台湾爷的愁苦,因此每次他回来我都会默默跟着去那一天天矮下去的寨墙上,默默坐着,看他默默地吸旱烟,看残阳的余晖映着烟袋上坠着的一大枚“乾隆通宝”,看寨子里一排排茅檐篱舍,炊烟袅袅。而他似乎也是很喜欢我的,喜欢我静静地跟着。人们都说台湾爷在台湾当了大老板,还开了赌场,手里有大把的美金,让我问他要,可我从没要过。
台湾爷最后一次回来是在一个冬天,那时,我已在城里上高中,一个月才回家一次。后来听弟妹们说台湾爷回来过了,那天大雪下的有一尺多厚,台湾爷却冒着大雪回来了。(他们还说是台湾爷梦见了家里下大雪,就赶回来了,家里果然就下了大雪)而且台湾爷又去了老寨墙上,一个人,跪在雪地里大笑,继而嚎啕大哭了一场,他们都不解。然而听到这些,我的眼睛已经模糊了,我没有赶上再见台湾爷一面。
就在第二年春天,柳树发芽,燕子归来的时候,从台湾寄来了一个包裹,打开来,包裹里是一身干净整洁的棉布袍褂,一双千层底儿黑布鞋~~这都是台湾爷每次回来所穿的衣物,还有那杆油光的独玉烟嘴的烟袋。这包裹是台湾的南阳同乡会按照台湾爷的心愿代寄的,附的一封信上说台湾爷是从大陆回台湾后病倒,继而去世的,从信中我们也了解到了台湾爷的后半生:台湾爷当了兵,一路南下,最后兵败,跟着部队坐船到了台湾。在台湾复员后,一直孤身一人,靠给人帮工过活,老来无依,更是捡起了破烂••••看着信,我仿佛看见台湾爷在小心奕奕地数着那一张张皱巴巴的台币,算计着什么时候才能再次攒够回家一趟的费用••••
台湾爷回来了,他的那身衣物,那杆烟袋,都埋在了老爷老奶的坟旁,旁边还有大爷。台湾爷以后就可以天天优哉游哉地去老寨墙上,悠然地捧着那杆长烟袋吞吐往事了。以后,他再也不用为了回家而省吃俭用,而受千山万水舟车劳顿之苦了。
约戊子年秋日于洛水之滨
南阳任侠生
- 欣赏朋友真情之作!推荐共赏!王鹏2013-06-25 15:56
- 回复@王鹏:谢谢推荐。。。2013-06-26 08:48
- 问好老乡,拜读大作,我老家就在付湾村南边的那个村,我姓刘,您应该知道我是哪个村的了。2013-06-26 09:11
- 拜读,欣赏!2013-06-27 21:24
- 回复@青裳孤客:南边,那就是孟庄了?你散文里写的那个庄子我没有找到啊。2013-06-27 21:35
- 回复@天崖玫瑰:谢谢2013-06-27 21:35
- 回复@青裳孤客:哈哈。。。我也姓刘2013-06-27 21:35
- 回复@书剑任平生:付湾姓刘的不多,能说出孟庄至少可以说明两点:一、作者确实是古城乡付湾村人,本文真实可信;二、作者离家日久,对付湾周边的村落已经记不大准了。我姓刘,又在付湾村南边,自然首先会考虑郭其茂村和尚庄。在下就是和尚庄的哦。2013-07-03 11:02
- 回复@书剑任平生:付湾村可是个大寨子,民风淳朴强悍,听老人们说,解放前闹匪患时,附近村民都往付湾寨避难。付湾村旧址在泌阳河北岸,因为抗战时有村民杀了三个掉队的日本士兵,被日寇报复性焚村后才迁至现址。老乡这么能写,大可把这段历史整理加工写成一篇小说,为家乡争光2013-07-03 11:09
- 回复@青裳孤客:哈哈。。你来考证来了。。和尚庄很小啊,是郭其茂偏东的吧?还有俺们村在泌阳河南岸和东岸,河在村转有两个大转弯。村寨解放后还存在,是在七五八洪水中淹没的。这个事件死了几十万人。很少有人提及。。。七五年以后村庄集体南迁,是今天的地方。原来的遗址有寨墙和寨河,还有一座小庙。我写了很多小说都是以民国傅湾寨为背景的,像这里的《哑巴喇叭》、《小日本》。还有你说那个我写成了小说《关于民国三十年那场阻击的几个版本》。有空发给你,还望老乡多指正。我扣扣568061251,有事情也要请教。。。。2013-07-08 10:19
- 回复@书剑任平生:过奖了,以后多交流,共同提高。2013-07-08 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