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夹山周之行(钱朝铸)

06-26 作者:金戈

端午节放假的第一天上午,忽接好友斌子的电话,说他定居在山里的那位教授舅舅特邀我们去摘桃子,我立即满口答应。

上了斌子的“北京现代”后,才发现还有几位作家、画家和书法家朋友,他们轻装上阵,打扮时髦,一眼就看出进入了想外出疯玩的精神状态。

出了县城,小车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在阳光中风驰电掣般地向前奔驰。远方的苍穹下有一抹高高低低、或浓或淡的青山,山腰间飘着一些淡紫色的云,像是画家一笔随意的晕染。

斌子说,他舅舅姓张,是安徽某大学的一位资深教授。早年响应毛主席号召,插队落户到胡业桃家乡,谁知竟被分配到如方山脚下的夹山周。好在他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年少懂事,通情达理,加上爱好广泛,勤学好问,所以深受山民的交口称赞,说他有才有貌有出息,将来定能干大事。尤其是一位姓程的老队长,对他关怀备至,情同手足,使他感激万分。为了报答众乡亲,他边劳动边学习,夏练三伏、冬练四九,终于在高考恢复的第一年就考上了大学,踏上一条辉煌而又艰苦的奋斗之路。

他的汗水没有白淌,毕业后即被留校任教,数年后便成为一名农学教授,并兼任学校的中层领导。由于他为人正派,生性耿直,嫉恶如仇,看不惯投机钻营者,更痛恨溜须拍马者,所以差点儿被选调到中央机关工作,多次与高层职位失之交臂。

他退休后理应定居在文明程度较高、社会共享成果较多的省城,但他却出人意外地选择了定居夹山周,让很多亲朋好友百思不得其解。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才向大姐——斌子的母亲掏出心里话:“我走遍五大洲,也不忘夹山周,是这里的山水养育了我,这里的一草一木经常入我心、伴我眠!”原来他对夹山周爱得如此细腻和深沉!(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他说到做到,从省城返回夹山周后,就在老队长的鼎力支持下,购置了一幢主人迁居深圳的农舍。该农舍虽然残垣断壁,但面积不小,前有场后有院。于是他特聘了一批瓦木匠,因地制宜重新构建出堂屋、厢房、厨房、水井和卫生间等,甚至连香案、大桌、板凳、靠椅和杌凳等一应家具,也都按照山村古老的样式打造一新。

我们经西埠、过香泉,掠过如山湖,越过石杨镇,然后便来到一个绿色环抱的世界。斌子说,到了。大家立时屏住呼吸,睁大眼睛关注着车窗外的一切。这是一个躲藏在如方山西麓、善厚至石杨公路西侧的小山村,几十户农家散落在半山腰上,像上苍撒落的一把珍珠。村前有一条小路和一条山涧,小路弯弯曲曲,由东向西渐行渐高,进村后,就分散至各户。山涧呈“之”字形,极像一条玉带迎风飘洒在村前。涧水淙淙、碧沉见底,两岸芳草萋萋。涧水岸边的青石板上,有一个穿着粉红色大腰襟褂子,敲着棒槌荡开层层涟漪的浣纱女;涧水远处,立着一位戴着白色太阳帽的垂钓者。这里阡陌田畴,小桥卧波,绿树成荫,山清水秀,的确是一个休闲养性的好地方。

小车左拐右弯地爬到了一个用山石垒成的小平台后终于停下。一幢有着高大门楼的农舍展现在我们面前,其右窗下停放着一辆银灰色轿车,显然是家主的备用车。我们脚刚落地,就看见一位笑容满面的男人迎了上来。他个头高挑,不胖不瘦,五官端正,眉目清秀,风度翩翩,英俊儒雅。其身后紧跟着一个衣着朴素、落落大方的妇人。男人一边与大家亲切握手,一边地朗声笑道:“欢迎大家光临寒舍!”斌子笑道,这就是我舅舅和舅母。大家进屋坐定后,每人都接到斌子舅母沏的一杯山里红热茶,屋内霎时香气四溢。此时我才专心打量起这个“寒舍”来。其实它一点也不“寒”,家具应有尽有,家用电器齐备,且都摆放有序。中堂悬挂着一幅泼墨山水画,一看其构图和着墨就知是大家手笔。厢房的照壁上挂着一幅装裱成框的花鸟画,章法讲究,栩栩如生。

稍息片刻后,张教授便主动领着众人上山去。我们穿过堂屋,步入后院。院子宽敞,草木葳蕤,花团锦簇,群芳争艳;院墙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极具徽派建筑的参差美。从大院右上方拾级而上后,便见到一扇不太大的小院门,门头盖着几片青瓦,上面爬着茂盛的野藤。出了院门便是一个偌大的山林,这里遍布着油松、柏树、马尾松和各种灌木,还有杏树、桃树和白果等,郁郁葱葱,万紫千红,蝶飞鸟鸣,花香扑鼻。在一个独立的卫生间后面,有一片刚开垦的处女地,上面种着香葱、茄子、辣椒和黄瓜等,这些显然是教授夫妇的杰作。

最吸引我们的,还是那一棵棵结满蜜桃的树!这些桃树都不高,但树冠不小,上面或红或白或青的桃子,诱得大家一扫矜持和斯文,个个都暴露出贪婪的本性,仿佛当年老蒋的强盗模样,钻入桃林抢摘起“胜利的果实”来,引得教授夫妇哈哈大笑。

这是我最难忘的一次采摘桃子,因为大桃子都被“土匪们”抢走了,只剩下一些扫荡后的小不点儿,我只好搜索一些幸存者。可这很难,它们竟和我玩起了捉迷藏。有的匍匐在沉甸甸的枝尾,有的藏在阴暗的角落,有的则高悬在蓝天白云下的枝头,我每摘下一个,都要洒下一把汗水。遇到既大又红的桃子,我就忍不住大嚼起来,哇,一口下去,那甜甜的蜜汁就喷涌而出,顺着嘴丫往外流!吓得我赶紧四下探看,生怕这幅丢人的馋相被谁抓拍后传到网上,那我就定然死在网友“羡慕嫉妒恨”的“天外飞砖”下。好在大家正满头大汗地自顾自忙活,没人察觉我。于是我边摘边吃,越摘越多,最后干脆用双手将几个硕大者紧紧地兜在胸前,全然不顾身上沾满了白色的桃绒。

疯玩了一阵后,都恋恋不舍地下了山。迎接我们的是一桌“五红五绿”的丰盛午宴,端午节气氛十足。在觥筹交错推杯换盏中,作家老李激动地口占一首打油诗:“采桃夹山周,满目绿如绸。主人很好客,狂摘不算偷。一口咬下去,蜜汁顺嘴流。采得满筐归,再赏茅台酒。畅饮无拘束,醉卧现代车。”书法家老刘听后,兴趣陡增,他主动要来纸笔,将此诗喷涌出来的山林野趣,由瞬间变成了永恒。

在回城的路上,有人竟然将《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翻唱成《夹山周的桃子熟了》,赢得一路欢笑声……

二〇一三年六月十三日

作者:安徽省和县地方税务局机关党委副书记。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安徽省作协、省散文家协会会员、和县作协副主席。

联系电话18949212859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