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与用人

07-02 作者:沈江平

决 策 与 用 人

从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我有这样一个体会,就是衡量一个领导者水平高低的主要方面在于决策与用人,如果决策正确,用人得当,那么一个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速度就快,反之,不但影响发展速度,而且影响干事创业者的积极性,久而久之,由于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用人弊端,造成了一种缺乏活力和竞争力的僵化局面,使干部心气不顺,老百姓怨声载道,各方面发展毫无起色。

正确决策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扬民主,如果一项重大决策经过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并在领导班子会议上审议通过后普遍认为可行时,那么这项决策就是正确的。反之,社会各界不赞成,班子成员大多数反对,那么这项决策是否正确就大打折扣了。集中民智,发扬民主的作风充分体现了一个领导者集思广益的胸襟。当然对于个别决策,在未澄清利弊关系之前有可能干部群众反对,社会各界不支持,但在讲明原委之后就会持支持态度的,讲明原委后如果仍然不赞成者占大多数,那么这项决策就是错误的了。决策的正确与否对于一方经济的发展影响极大,一个错误的决策不仅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发展的连续性。比如上马一个规划长远的党政办公楼建设工程,由于当初规划修建之中未能征求城建部门的意见,结果工程竣工使用了若干年后,在后来的领导者严格落实市政规划中对于不符合规划的一律下令拆除,到了这个时候,这座标志性的办公楼就首当其冲地列入被拆除的对象。如果拆除,委实可惜,留下又的确碍眼。综合分析之后,只能忍痛割爱拆除了。这时不仅牵扯到大批党政部门无处上班的问题,而且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

用人是否得当,关键在于领导者有没有知人善任的识人“慧眼”和举贤任能的用人之道。识人和用人之道关系到一个领导干部的领导艺术,如果把一个社会各界不欢迎,民意测验不过关的人用到重要岗位上,就会负面影响极大,少则不利于加快发展,多则贻害无穷。衡量一个人的能力本身是一件弹性很大的事,一个人如果群众口碑好,但在抓项目促发展上力度不大,把这样的人用到主要经济部门,肯定会影响发展的速度。反之,如果一个人趾高气扬,给大家一副傲气十足的印象,在干部群众中的口碑也不咋样,但其在抓项目促发展上确实有一套本事,对于这样的干部在使用上就是一个很有争议的事,从主流上看后,如果没有其他问题,这种干部还是应予重用。这当然仅仅是个例,现实当中,识人、用人是很难用几句话说清楚的。

毛泽东同志曾经讲过:大政方政决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这句话确实点到了要害,说的精辟绝妙。古今中外的政治家们,在用人方面都有独到的一面,由于用人得当,因此成就了他们的大业,也使他们名垂青史,成为当之无愧的“政治家”,反之,他们也难以成名,跻身于政治家行列。

2006年5月26日于晨阳之中(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