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夏县(组诗)

07-02 作者:瑶台望月

夏县,古称安邑,又名禹都,像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熠熠生辉在华夏民族遥远而朦胧的记忆中。

也许是造物主的厚爱,将其镶嵌在黄土高原这方民族的滥觞之源。背依条山,毗邻黄河,七山二川一丘陵的摇篮里,孕育了大气磅礴的煌煌历史。

生养在这方人杰地灵的厚土之上,我激情点燃的诗章,也拥有了一种沉甸甸的分量……

——题记

一、《嫘祖养蚕》

桑之阴(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阴之西

丰腴的灰土岭

半颗莹亮的蚕茧

世界知道了你

西阴呵西阴

蚕丝的故里

嫘祖养蚕的故事

中华温暖的记忆

晨光的油彩

美丽了茅舍的炊烟

身着树叶兽皮的庶民

睁开惺忪的睡眼

桑林叠翠

青龙绕冈峦

风吹呢喃

蝶恋花蜂缠绵

青青的桑叶

摇曳紫红的铃铛

沙沙的蚕蛾

分娩幸福的梦想

采桑的嫘祖

行走在桑田小径上

轻盈的步履

滑落露珠晶莹的梦

动听的歌儿

邀来鸟儿翔舞聆听

采桑忙忙采桑

桑叶一片片

片片鲜又亮

玉手轻轻采

越采心里越欢畅

采下春光满篮装

喂得蚕儿白又胖

蚕儿吐丝

丝儿哟细又长

采桑的嫘祖

牵挂子民苍生

抽心为丝

滴血为绢

衣衫从此被天下

绵软的丝儿

温暖着害羞的胴体

德配轩辕帝

四海颂母仪

过关山

穿荒漠

丝绸之路

西域的驼铃响起

渐行渐近

纤纤银丝

将地球的经纬

密密针织

锦缎似虹霓

丝丝缕缕

华夏尽芳菲

二、《青台情思》

青台之巅

我把历史回望

大禹治水的故事

说起来话长

远望见屋顶的炊烟

你不曾回头

眺望到妻子的身影

你不曾逗留

倾听到孩子的啼哭

你不曾停留

三过家门而不入

这是世代经典的颂扬

洪水滔滔

吞噬了民众的哭声

英雄的眉头

皱起了忧伤

巨斧高擎

牵引洪魔的浪头

疏通了

一个民族的欢腾

青台的情思

坚贞而又绵长

丈夫治水的壮举

妻子怎能不牵挂心上

娇女在痴情地守望

新婚燕尔

别离匆匆

八载的寂寞空房

写满相思的泪眼汪汪

自己的骨肉

见到了阿爹

两眼陌生

四处躲藏

“候人兮猗”

这是中国的第一首情诗

娇女就是诗中的主人公

痴心的等待

深情的吟唱

青台的草儿绿了又黄

等不来你一次的回望

不渴求玫瑰的芬芳

不奢求短暂的相拥

山高水长

唯愿郎君一路珍重

三、《子推之祭》

三月的祭奠

缀满青柳的枝头

一颗忠心

化作割股奉君的碧血长流

淡泊名利的心哟

宛如绵山的闲云悠悠

烈火熊熊

你身轻如燕携母游

枯木青烟

长使君王带泪羞

一座山

永恒的纪念碑

足矣足矣

一个节

永远的祭奠日

惭愧惭愧

惟愿主公常清明

哎,心里放不下的忧

四、《卫夫人》

解开千年的帘钩

你在嫘祖故里的晨雾里

也许是中条山的微风

秀美了你的婉丽

也许是白沙河的清波

柔美了你的墨笔

一管毛笔

蕙质兰心

蕴满灵气

诗意了青山秀水

一幅笔阵图

纤白柔指

舒张铺展

醉了清风晨曦

一袭柔情

启蒙点拨

溪水涓涓

小羲之如沐春风里

谁说女子不如男

学书当学卫夫人

稚嫩的童谣

飘荡在莺歌燕舞里

五、《司马温公》

你是机智聪明的好儿郎

举石砸向大水缸

中华有了见义勇为的好榜样

你是勤勉上进的好儿郎

警枕警醒读书梦

涑水书院从此书声琅琅

你是修身明德的好儿郎

苦口婆心训俭示康

多少父亲为儿子将其朗诵

你是虚怀若谷的好儿郎

自嘲小诗写骨相

岂知涑水滔滔流淌你的粹德辉煌

你是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好儿郎

披星戴月著作忙

一部《资治通鉴》照亮国家的兴亡

你是禹都人民的好儿郎

魂归故里鸣条岗

杏花碑文书不尽你的分量

六、《瑶台山》

瑶台

诗意的名字

笙歌箫舞

一笑一颦几多情

红颜霓裳

却蒙羞了上苍的垂青

山之过

人之祸

天心的月儿分外明

巫咸山

父子相的钟情

悬壶济世

一钵一粥云深处

仙踪神影

妙手托起生灵的康宁

山之幸

人之功

巫谷的溪水最亮清

七、《堆云洞天》

浓缩的仙境

放大的盆景

状如小布达拉宫

积云缭绕

云封门洞

天成一个堆云洞

一座道观

一座迷宫

香烟缭绕在虔诚的脸庞

怎看不清人世间的朦胧

经声佛号

暮鼓晨钟

过往的生灵能否走出迷惘

八、《绿染夏县》

登上瑶台

借用风的抒情

轻轻撩开雾霭流岚

无垠的绿韵哟

层层叠叠

深深浅浅

顿时醉了眼帘

远天的白云

飘逸着几缕思念

将脚步抬高

拉长视线

把绿色的记忆

追溯到遥远

西阴村里

那位名叫嫘祖的女子

轻拂衣袖

纤纤玉手

植下一颗桑树的种子

从此绿色将这方土地眷恋

大禹啊我的先祖

你是这方土地盛情的礼赞

三过家门的故事

一代代流传

滋养着绿色蓬勃的丰年

一年又一年

杏花碑楼的风铃

唤醒了涑水河的清波潺潺

涓涓的流水啊

润泽了温公后裔的笔墨

绿色的梦

写进了新的资治通鉴

条山的风啊

懂得大爱至简

轻轻一缕

连绵起伏的群山

也会扬起绿色的波澜

月宫中的嫦娥啊

朗月无眠

至美者的秋波

吟咏着最心仪的赞叹

禹都的美景啊

你是我三生的依恋

当绿色诗意了你

我们在四季轮回中

听到了鸟语漾过田野的琴弦

当园林点缀了你

我们从满目葱茏中

品味着幸福生活的美满

当森林拥抱了你

我们在自然的气息里

将生态与和谐的梦想渲染

绿色的风

绿色的水

绿色的歌儿

醉了原野岗峦

我的禹都哟

缘何这般绿色浸染

一抬头

又见人影簇簇

路边、田间、湖畔

播下新绿的期盼

九、《铭记康杰》

鸣条的晨雾

藏着满腹的悲伤

沙沙的细雨

理解清明的哀思

嘉康杰

夏县人民的好儿子

站着

你分明是冲锋的战士

倒下

依旧是河东革命的旗帜

伫立在你的墓前

眼前挥之不去的是

武家坪火红的枫叶

那是你

留给世间最后的绝笔

翩翩少年

熟读经史子集

却是封建家庭的叛逆

韩家岭一把火

焚烧自家的地契

气坏了父亲

连声骂你孽子孽子

未名湖畔

青年才俊激扬文字

辛亥革命

你萌生了民主的种子

五四运动

你高举反帝的旗帜

火烧赵家楼

你张扬了爱国的意志

扶桑归来

你将军阀的诱惑蔑视

可悲可笑啊

燕雀怎知鸿鹄之志

面对满目的疮夷

你上下求索不停息

一所所新学堂传播新思想

教育救国

能否唤醒长夜难明

维新之路

可否驱赶百年魔怪

一张通缉令

你身陷囹圄

但思想的羽翼

早已去迎接

黎明的晨曦

煤油灯下

困惑缠绕着思索的你

中国的出路在哪里

鲜艳的党旗

映红了宣誓的你

永远跟党走

这是实践检验的真理

条山上下

涑水两岸

只看见你

风展红旗潮头立

唤醒民众斗熊罴

星火燎原

河东革命

拉开帷幕磅礴大气

鲲鹏展翅欲高飞

英雄壮志正凌云

谁能料到

罪恶的子弹射向了你

倒下的一刹那

你笑了

你仿佛看到了

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你仿佛听到了

义勇军进行曲奏起

一副坚挺的脊梁

为人民共和国永远奠基

犹如流星划过天际

你短暂的生命

化作最绚烂的璀璨绽放

丰功伟绩

永垂不朽

主席的赞誉

就是至上的碑铭

永远刻在河东记忆

十、《瑶台望月》

升起来了,就这样升起来了,袅袅的……

你这瑶台的月儿,没有一声寒暄,也不打一声招呼。

似乎夕阳还衔在苍茫的中条山巅,你灿然一笑,如水倾泻的清辉,便裹起了禹都的远山近水。

圆如玉盘,色似柠檬,挂在咫尺天际。披一袭清风流云挽起的绢纱。

你是流过秦砖汉瓦、大漠孤烟的那一轮吗?

你是李白举杯相邀、苏轼把酒问青天的那一轮吗?

……

你抑或是经历了丰腴岁月的洗礼,那么珠圆玉润,那么皎洁如洗。

山色如烟,人如仙,崖隐云霓间。

一轮月下,幽美恬静,有多少情怀可以倾诉?

你听,在那俊秀挺拔的瑶台上,巫咸父子,敲起了传情的手鼓。

你看,在那景色旖旎的巫谷里,白沙柔波,舞起了相思的彩绸

……

等你,在希冀里相逢。

望你,在灵犀里相通。

赏你,没有了心与心的距离。

掬一捧渴望,盛满你这“八月月明明分外”的白玉盘;

借一双明眸,凝视你这“巫山山秀秀非常”的瑶台镜。

瑶台的月儿,你从禹都千年的云烟雾霭里升起。

往事如风,思念如潮。

一位位禹都先哲,亦真亦幻,沐浴在你的清辉里。

你这明眸善睐的月儿,可否柔美了嫘祖养蚕的倩影婆娑?

你这冰清玉洁的月儿,可否照亮了大禹治水的漫漫征途?

你这柔情似水的月儿,可否走进了娇女青台望夫的梦里?

你这善解人意的月儿,可否慰藉了介子推绵山浴火的忧伤?

你这诗情画意的月儿,可否融进了卫夫人龙飞凤舞的笔墨里?

你这蕴玉含香的月儿,可否芳香在司马温公夜寂无眠的通鉴里?

月光如水,妩媚的洒在七山两川的沃土里。

月光如梦,温柔的铺在城市乡村的通衢阡陌间。

月光如曲,娇羞的流淌在绿色染成的锦缎里。

月光如诗,悄悄的酝酿在蓝天白云的平仄里。

瑶台的月儿哟,你在月是故乡明的吟诵里,在清波潺潺的水面上,在亮亮堂堂的原野上,在娘亲白发苍苍的皱纹里……

瑶台的月儿哟,你在农家小院的欢声笑语里,在圆圆甜甜的月饼里,在游子遥望家乡的泪滴里,在妹子牵挂哥哥的惆怅里……

瑶台的月儿,心中的月亮,最美的月亮,升起来了!

就是这一轮纤尘不染的圆月,漫溢着离愁别绪,诗意成一幅灵秀的水墨丹青。

升起来了!升起来了!

让人如何不痴迷,叫人如何不想你



共 17 条文章评论
  • 夏县,古称安邑,又名禹都,像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熠熠生辉在华夏民族遥远而朦胧的记忆中。 也许是造物主的厚爱,将其镶嵌在黄土高原这方民族的滥觞之源。背依条山,毗邻黄河,七山二川一丘陵的摇篮里,孕育了大气磅礴的煌煌历史。 生养在这方人杰地灵的厚土之上,我激情点燃的诗章,也拥有了一种沉甸甸的分量……2013-07-02 14:10
  • 让人如何不痴迷,叫人如何不想你 2013-07-02 14:12
  • 欣赏问好2013-07-02 14:14
  • 欣赏!2013-07-02 14:19
  • 回复@大生:难得是知音,问好2013-07-02 14:29
  • 回复@闲云:难得是知音,问好2013-07-02 14:29
  • 这是个有故事的地方,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然,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比如我们宁都,连出生在这里的南宋名臣、宰相崔与之,现在都成了父母或祖上来过宁都的了,这只能说明历史其实只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就看那浓墨重彩的一笔了。2013-07-02 15:08
  • 欣赏佳作--等你,在希冀里相逢。 望你,在灵犀里相通。 赏你,没有了心与心的距离。2013-07-02 18:03
  • 欣赏!致礼!2013-07-02 18:33
  • 回复@一叶舟:难得是知音,问好2013-07-02 18:43
  • 回复@王鹏:难得是知音,问好2013-07-02 18:43
  • 回复@杨科:难得是知音,问好2013-07-02 18:43
  • 兄台下了一番功夫,读来如临其境,欣赏,顶一下2013-07-02 19:20
  • 回复@晓晓:难得是知音,问好2013-07-03 15:06
  • 欣赏2013-07-04 12:01
  • 回复@漂泊的心:难得是知音,问好2013-07-05 12:02
  • 纤纤银丝/将地球的经纬/密密针织/锦缎似虹霓/丝丝缕缕/华夏尽芳菲…… 夏县,古称安邑,又名禹都,像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熠熠生辉在华夏民族遥远而朦胧的记忆中……漫溢着离愁别绪,诗意成一幅灵秀的水墨丹青,让人如何不痴迷,叫人如何不想你……欣赏顺祺问候 2013-09-14 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