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局

07-15 作者:基因清除

路过街头,有一棋摊,是象棋,摆着一副残局。没有下棋的人,守棋摊者是个老人,在烈烈西风里,害冷似的耸肩袖手。

一个可怜的人在等着另一个寂寞可怜的人。

年轻的时候爱玩,对玩的事充满好奇,无不着迷。对于象棋,更是偏爱有加。

受父亲影响,大约三四岁时,我就学会了象棋。也许是大人不忍心赢小孩子的棋,六七岁,方圆十几里,没有对手。印象最深的是和集镇上一个书店的店员下棋,赢了他好几本小人书,一时传为佳话。那时,很多人都夸我是神童,走到哪里都受欢迎。

有一段时间,二十几岁吧,棋确实下得不错,在小地方罕遇对手。于是,便颇有些自命不凡。但在棋摊上的残局上,却吃过不少亏。后来,不服气,专门罗致了几本残局棋谱,潜心研究。终于对残局有了些头绪,大致弄清了是怎么回事。就像小孩子有了好玩的东西,心里藏不住那份欢喜,总是忍不住要拿出来炫耀、显摆一样,踌躇满志地去破摆摊摆下的残局,结果是乘兴而去铩羽而归。输了,不服,继续鼓捣那几本残谱。越鼓捣,越觉得残局变化莫测,没有我想的那么简单。从此,真正感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凡事都不可小觑。

棋摊上的残局,基本上都是绝顶聪明的人设计出来的天衣无缝的骗局,处处陷阱,处处杀机。通常情况下,去破残局者总是选有利于自己局势的落子,但这有利,只是一种表象,往往是用来诱惑前去下棋的人的饵。最好的结局,是和。下残局,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和也算输。换句话说,去破残局者拿棋子的那一瞬间,就注定了失败输钱的结局。想想,道理也很简单。下棋的人本就不是太多,摆残局的人就靠这几个残局吃饭,如果没有百分之九十九取胜的把握,多半要喝西北风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后来,遇到了一位教数学的老教授,是棋道高手。和他下棋,真是一种享受。和他谈起残局,他有一番精辟的议论。他说,所有的残局都是人为的。因此,没有破解不了的残局,只有破不了残局的人。

成家之后,百事烦心,生活境况每况愈下,也就淡了下棋的那份闲心,而执着于能够赚钱养家糊口的事上去了。渐渐地,就对下棋没了兴趣。鲁迅说得好:人必活着,爱才有所附丽。

我没有在棋摊前止步,没有那份闲情和心情,但残局的现象却深深触动了我。

下棋开局固然重要,中盘也似乎马虎不得,但决定胜负的往往是残局。到了残局阶段,精力消耗比较大,博弈双方比的不单是技术、见识、智慧,还比修养、定力。棋盘上,明明占尽风头,似乎胜券在握,但面对残局,稍有不慎,棋错一着,就会功亏一篑,导致满盘皆输。赢家总是笑到最后的的那一个。

我想到我的人生。人生如棋,只不过每一个人博弈的对手是命运、是生活。我即将进入知天命的年龄,其实人生之棋,差不多也就是残局了。想想,很丧气。开局不精彩,中盘很平淡,最终的结局已经注定,大抵也是不过如此,无论怎样都是输。也不单是我,所有人结局都是一样的,因为没人能下得过上帝。但转而一想,虽然输是注定的,但输法却大有讲究,可以选择。毛躁者,不甘输棋,怨天尤人,带着无穷的悔恨黯然退场。懦弱者,没了斗志,三两步就弃子认输。蠢笨者,输了棋,却磨磨蹭蹭,死也不肯罢手,连志气也输掉了。只有沉静者,却能把它下得从容不迫,荡气回肠,成为艺术。

凡爱好下棋的人都知道,下好残局,心中就要抛弃胜负之念,做到心如止水,顺其自然。宁静方能致远。走两步,看五步,先想退再思进,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求有功,但往往功到自然成。无胜负执念,就不会受到情绪影响、左右,就会进入无我之境。

想到这些,我不禁释然。举目四顾,忽然发现那烈烈西风里的山山水水,不单是萧索和落寞,也是一种内敛的凝重,一种大气的深沉。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