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盛开的地方

07-22 作者:基因清除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一个早春,一辆大客车,载着我和我的同班同学,还有行李,从县城出发,一路颠簸着盘旋而上。我们要到一个叫凤凰的地方,去参加教育实习。那年,我十九岁。

一路上,我郁郁不乐。我觉得命运在捉弄我,从心底说,我是不喜欢当老师的,但我又别无选择。车子,一直在艰难地向上爬。它像体衰负重的老人,步履踉跄,气喘吁吁。鲜活的绿色在不断地淡去,树木像脱了水似的,衰黄却越来越浓烈,渐渐地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派残冬的景象。我感到,春天是离我愈来愈远了。

也不知过了多久,同学摇醒我,说凤凰到了。车窗外,是无边的黑夜,星星点点的灯火闪烁着,有如萤火。模糊的远处,山影越发的狰狞,像一群龇牙咧嘴的怪兽。夜风,像只夜游的鸟,尖利的鸟喙,不时的东啄一下西啄一下,把人啄得生疼。

有同学下车,提着行李,被实习学校的老师领走。我们一个班四五十名同学,被分配到四五所学校。我被告知,是分到一个叫“清江学校”的,是最后一批下车。同学不断的下车,拥挤的车子就忽然显得空落了许多,我的心也不断地跟着空落起来。

学校坐落在一个小山包上,离公路还有几步路。学校的老师早就等在那里迎候我们,他们抢着帮我们拿行李,十分热情。到了学校,洗了脸,喝了茶,接着就是吃饭。饭菜很丰盛,学校领导说是为我们接风洗尘。吃完饭,带队老师分配实习班级,我和一位姓许的同学被分到小学三年级。然后,是安排铺睡。这所学校,规模不大,初中和小学在一起,有二十多位老师。这里的老师,大部分都是学校附近的,早有准备。我们一去,就把寝室给我们安排好了。由于一切都很顺利,我的情绪也渐渐好了起来。

一觉醒来,早已是阳光明媚。我开始打量我要在这里生活一段时间的地方。我们住的地方是学校的老房子,一正屋两厢房。正屋显得很古老,全部是用麻条石沏成的,厅堂很大,颇有西方建筑的风味。后来才知道,这里过去曾是天主教教堂。两边的厢房,一边楼下是初中的教室,另一边是老师的寝室。我实习的那个班的班主任,姓杨,他就住在那里。院子不是很大,却栽满了花。姹紫嫣红,香气袭人。我感到很振奋。(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小学的教室比邻着老房子,土墙瓦屋,一溜儿排开。操场十分宽阔。操场边,也种满了花,草本的,木本的,全都泼辣地开着。站在操场边,可以眺见清江,云蒸霞蔚,蜿蜒而去,显得很神秘。

第一星期,我们见习,即听原来老师上课,学习怎么教书。班主任杨老师大约三十来岁,人特别随和,特别热情,听说刚离婚。我们很谈得来,很快,我们便熟识了。他放手让我们上课,基本不管。他那个班的纪律十分好,学生异常的乖,我们几乎没花什么力气,就顺利的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孩子们的天真、善良、纯洁和热忱,深深地感染了我,我不得不打起精神,正而八经地做起老师来。和学生有了感情,更觉得孩子们可爱,工作起来也就更投入。一束花,一个野果子,一声甜甜的问候,都凝聚着孩子对他们的老师那分浓得化不开的爱,都代表孩子们那颗颗水晶一样透明的心。渐渐地,我也便觉得教书有些意思,是个能让人快乐的事情。

放学了,杨老师常带我们去家访。每到一处,都受到热情的招待。凤凰人似乎比一般的地方的人更尊师重道,也更热情好客。敬烟,一家人轮流敬;上茶,也是一家人挨个倒。那种热情,近乎虔诚。更让我感到惊奇的是,他们无论家境如何,家家户户都养花种草,把生活的环境弄得清清爽爽。我简直有些喜欢这个地方了。

大约就在实习快要结束的时候的某一天,忽然天昏地暗,狂风大作。那风,有如一头凶猛的怪兽,张牙舞爪,呼号咆哮。百年老树被连根拔起,坚固的房顶被掀翻。操场上的篮球架被推倒,轻飘飘的树叶一般在空中翻滚。冰雹接踵而至,指头般大小,噼里啪啦地直砸下来。接着,电闪雷鸣中,暴雨如泼,如倒。天,似乎在崩;地,宛然在裂。转眼间,道道山洪犹如条条凶恶的巨蟒,呼啸而来。我浑身湿漉漉的,弄不清是雨水还是汗水。我紧紧地拥着几个被吓得哭泣的学生,像遭遇危险时一只母鸡用翅膀护着一群小小的鸡雏。我感到了一种末日般的恐怖,也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神圣与庄严。

也不知过了多久,风住了,雨停了,我才轻轻地松了一口气。教室成了沼泽,学校一片狼藉。操场边,那些美丽的花草,全数摧折。惊魂未定的孩子们,回过神来,都哇哇拉拉地哭开了。我强自镇定,努力克制着,打起精神,哄劝、安慰着吓坏了的孩子们。学校的财产虽有不少损失,幸运的是,由于学生们都在教室上课,躲过了一劫。

天一放晴,公路上恢复了通车,我们就提前结束了实习。学校召开了隆重的欢送会,不少的学生家长也赶来参加。我看见,操场边被重新扶起的遍体鳞伤的花木,在丽日下,又生机勃勃地昂起头来,顽强地绽放。

和孩子们依依惜别,我们都感到难舍难分。我至今还记得不少孩子的姓名:班长黄彬,小不点马丽……车开动了,孩子们还流着泪,拼命地挥着手,久久不肯离去。

很多年过去了,我常常想起那个叫凤凰的鲜花盛开的地方,想起那里的人,想起那一段教育实习初为人师的经历。我总以为,在温饱尚未解决物质困乏的年代,人们却有爱花的闲情逸致,是很不容易的。一个爱花的地方,必然是一个有精神追求的地方。这样的地方,即使贫穷也很富裕,即使是穷山恶水也犹如人间天堂。

生活在凤凰的人是有福的。

共 3 条文章评论
  • 师生情一辈子都忘不了,就象我,我毕业都30多年了,今年我去看我们老师3次了。2013-07-22 21:41
  • 回复@方向广告:谢了。你的老师是幸福的。2013-07-22 23:23
  • 这样的地方,即使贫穷也很富裕,即使是穷山恶水也犹如人间天堂。2013-07-27 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