颓废乎?
经常看到古墓被掘。内有宝贝的或无宝贝的,反正那是谁家老祖?不知道。于是想:多少年以后,我是谁家老祖?又有谁知道我是老祖吗?民间谚语有时是一针见血的:一代交一代,孙子当客待!从遗传学角度,子代继承了你一半的基因,孙子辈又得了你四分之一的基因,重孙辈你的基因只有十六分之一了,依次递减,若干代以后,即便是最理想状态——你家香火能生生不息,你的遗传基因也所剩无几、近乎于零了。于是想通过基因传递而使自己永垂不朽的想法也就近乎荒唐了,无论如何,肉身不能永恒。
著书立说、青史留名似乎是永垂不朽的好办法。于是,无论是文人骚客还是沙场骁将,博取伟名就成了天大之事。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便是这种心态最好的注脚。想想也好笑的:古人毕竟自然科学知识有限,不知道太阳也能死亡,届时,地球也是一片不毛之地,人的一切都灰飞烟灭,伟人圣人也好,无名小卒也罢,统统不复存在,永垂不朽也是笑话一句了。
【美国《新闻周刊》网站5月6日文章】有文:人类能劫后余生吗?(作者安娜莉·内维茨)
“在过去4年里,蜜蜂蜂群出现了一种令人不安的变化。在养蜂人无助的注视之下,这些群居昆虫原本所具有的机器一般的效率退化成为无法解释的混乱。工蜂飞走后再也不会回巢,幼蜂在蜂巢中漫无目的地走动,蜂群的日常劳作无人过问,直到蜂蜜生产完全停止,蜂卵因为得不到照料而死去。自从2007年以来,这种被称为“蜂群崩溃综合征”的现象每年冬天都会使蜂群数量减少大约30%。如果蜜蜂灭绝,它们的消失将引发物种灭绝的多米诺效应,因为从苹果到花椰菜的各类农作物都依赖蜜蜂为其授粉。我们是否处在一次大规模灭绝过程的序幕之中,而这一过程最终将导致地球上数以百万计的动植物物种———包括我们人类自己———的消亡?‘第六次灭绝’假设的支持者们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
虽然上述的只是人们的一个研究探索,但无论如何人类能否熬到太阳熄火的那一天很难说的。恐龙,现在的研究表明它们是很成功的一个物种,统治了地球近1亿5千万年。而人类在地球上出现到现在只有200万年。即便人类能无疾而终,现代研究表明,人类统治地球的时间可能也比不了恐龙。于是,永垂不朽也是神话。有可能的倒是下一个智慧物种研究人类的化石遗骸时,就像我们现在研究恐龙的化石一样,想象、推理着人类的种种的一切。但无论如何,都不会得到一个完整确切的答案了。平民百姓倒也罢了,伟人圣人却也同样下场,悲乎哉?!
人类墓碑的形状其实就是男性生殖器的变形,潜意识里就是希望人能如基因一样永垂不朽 ;人类文化的传承,著书立说甚至把文字保存微缩在电脑里以希冀永恒,在我看来,在宇宙的长河里,人类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可笑。(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学哲学时曾经十分纠结:时间没有起点,也无终点。可穷尽我的思维,我也很难想象。若说时间有起点,那起点以前的时间呢?若说时间有终点,那终点以后又如何?想得我脑袋疼;宇宙空间无边无际。 若说宇宙有边,那边外是什么?可按地球人的理解,凡物再大也有边呀!绞尽脑汁,不得其解。于是,有人信上帝了。上帝有爹妈?爹妈从何而来?上帝又何处去?又陷入怪圈之中。上帝真的无所不能?若真是这样,这家伙就应该告诉信徒们答案!忽然觉得人在大自然面前多么的微不足道!造了个上帝,所有的问题一推了之。然而,怎么折腾,人类永远都是大自然的奴仆。
俗语有言:人是混世虫!一个混字一个虫字,似乎诠释了人的全部!是呀,混吧, 混到闭眼时,又回归成了大自然千百亿年来相同的原子分子——永恒了。何为创新?有人定义为“原有元素的重新排列组合”,我深以为是。其实,组成生物界(包括人在内)每个个体的分子原子和恐龙等一切曾经存在过的生物身上的分子原子是同一的。太阳底下无新事呀。
活着为什么?为现在?为身后?为永恒?看来永远也没有标准答案了。于是,活着就是活着,一日三餐,喜乐哀忧,活在当下,活在人间,多栽花少栽刺,不卑不亢,中庸平和,似乎就是我的座右铭了,依我看来,能活到这个份上,大概也就是神仙了。再大的官位再多的钱,也就是一张嘴一根肠子。羡慕嫉妒恨?哈,你除了自寻烦恼之外,似乎也正中某些人的下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