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影响
父亲的影响
2002年,我从做了近二十年的政工工作岗位转到了行政管理岗位,老总找我谈话,要求我把管理的重点放在现场管理上,他说“公司的战略目标是跻身世界同行先进企业,但我们的管理水平还有相当的差距,要提高管理水平,必须从基础管理入手,现场管理是基础管理的基础,就从现场管理入手吧。”
对我这个没干过一天生产管理的新手来说,这任务是非常艰巨的,每每想起老总谈话时的那份沉重和期待,我的心跳就会加快,压力是不言而喻的。同事和下属也不乏担忧,“一个连现场叫什么都不懂的人能把现场管好?”这也正是我的担忧。
四年后我交出了合格的答卷,公司的现场管理步入了全国同行先进行列,引来不少企业的参观和学习,我所主持引进的5S管理法在公司实现了制度化,促进了公司管理水平的提升。
事后总结,管理能够出实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是管理者的管理意识。管理意识是管理者对管理总的和根本的看法,如果管理者对管理对象连点系统的看法都没有,说什么也拿不出管理的方法来。
这要感谢我的父亲,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播撒了现场管理意识的种子,要感谢书本、老师、领导和同行,以及我所服务的荣盛公司对这颗种子的培育,无有此,则不会有我现场管理的成绩。(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父亲是在无意识状态下播下了这颗种子,我是在混混沌沌的状态下留存了这颗种子。如同家中秋收时,收割者不经意撒落在了地里几粒麦粒,之后就被漫长的严冬冰封在了土地里,如果春天不到,这麦粒就永远被尘封了,不会再有任何作为,但春天总是要来的,春天一到,他就会萌芽,就会结出果实。
父亲是一个祖居于张家口康保县偏僻山村的地地道道的农民,没有多少文化,也没有管理这样的概念,更不会有意识地对未来的农民儿子施以现场管理教育。但他有对生活的热爱,对生活的严谨和对儿子如何做人的管教。那管教是细微的、具体的、严厉的,也是意味深长的。
我十来岁的时候,父亲就不让睡懒觉了。那时全村没有一只钟表,时间确定全靠太阳、月亮、星星和天色。不论冬夏,阳婆婆出山就是起炕的时间,三星偏南就是睡觉的时候。起炕后,年龄小的孩子操起扫帚打扫院子,大的背起粪筐到地里捡粪,除非得病和下雨下雪,这是每天必备的功课。如果阳婆婆一杆子高了,孩子还未起炕,父亲的惩罚立即就会降临,轻则挨骂,重则挨打。那时我不能理解一个小小的土院子,为什么要天天扫一遍,并且扫完后还要洒水,但不管是否理解,在父亲打骂制度的威慑下必须天天扫,之后就形成了习惯,一天不扫,心里就有一种惦记和失落。父亲不仅仅会惩罚,有时也会讲番道理“家里养着鸡猪狗兔,每天都在院里拉尿,一定要保持干净,院子干净心情也好,别人看了也会说好,到时候给你们说媳妇儿也会有个好口碑。”呵,这还真有意义。
家中生产生活用具的摆放是一丝不苟的。铁锹镐头立在堂屋的门背后;扁担架在房檐下;水桶扣在扁担下的石板上;锄头镰刀挂在闲房的固定位置上;扫帚戳在墙角里;柴火堆在圐圙中……这是雷打不动的摆放。即便是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想要什么样的家什,父亲都会顺手拈来,父亲是决不允许放错位置的。有一次收工回来,我把铁锹放在了院里,晚上也没有放回到门背后,就招来了父亲一顿呵斥。他吼道“没有点秩序还能过好日子?”他把这叫作秩序,这是我对秩序最启蒙的认识。
养成一个好做派,是父亲对儿子的又一个要求。关于好做派,父亲有他的一套理论。“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吃有吃相,说有说相,做有做相,闹有闹相,笑有笑相,哭有哭相”,总之是有相,干什么要有干什么的相。父亲虽然文化不高,但在骨子里存有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基因。这些相都能在经典中找到依据。如“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又如“站如松、坐如钟、躺如弓”等等。其实父亲所言之相是一种规范,是一种礼仪,也是自身所拥有的一种资源,用父亲的话说是一种未来生存生活的本钱。有一年,一位县里的干部到村里蹲点,他有一个习惯,就是坐在那里会不停地有节奏地抖动一条腿,这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感到人家大干部就是不一样,那腿抖起来是那么的有风度,那么的潇洒,于是我也学着抖,有一次我刚开始抖,父亲忽然拿起手边的一把笤帚疙瘩狠狠地打在了我的腿上,“没出息的玩意儿,一副穷酸相,还抖啥!”父亲自己也说不清这抖有什么不对,反正这是和他脑子里的正统意识相悖的,他不允许这样。后来我才知道,这就是“摇髀”,是庄重的对头。父亲虽然不知道什么是摇髀,但他知道坐在那里是不能摇腿的。
在接手现场管理后,我开始翻阅资料,一看到“定置管理、整理、整顿、清理、清洁、素养”等这些现场管理的要素名词,父亲在我心中埋下的那颗种子一下就发了芽,原来现在套了洋文的现场管理学,竟然是我农民父亲终身的实践,是他坚守一生并努力传承的守望。
父亲已逝去多年,他的影响却一直伴随着我,每当我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都能感到父亲在冥冥之中的支撑和点化,我终于明白了,那是父亲伟大精神承继作用的结果。
- 赞一个2013-07-31 23:19
- 父亲给子女的影响经常是潜意识的,有时你并不觉得珍贵。等到你成功之后,回味起来才懂得父亲的良苦用心。2013-08-01 07:46
- 父亲就是你潜移默化的老师,你人生的导师。感悟到了,你就成功了。樵夫2013-08-01 07:59
-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一点不错!2013-08-01 09:45
-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一点不错!2013-08-01 09:45
-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一点不错!2013-08-01 09:45
-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一点不错!2013-08-01 09:45
-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一点不错!2013-08-01 09:45
-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一点不错!2013-08-01 09:45
- 父亲已逝去多年,他的影响却一直伴随着我,每当我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都能感到父亲在冥冥之中的支撑和点化,我终于明白了,那是父亲伟大精神承继作用的结果。欣赏! 2013-08-01 11:27
- 父亲已逝去多年,他的影响却一直伴随着我,每当我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都能感到父亲在冥冥之中的支撑和点化,我终于明白了,那是父亲伟大精神承继作用的结果。欣赏! 2013-08-01 11:27
- 这是老人最珍贵的遗产,是无价的精神财富。2013-08-01 12:47
- 欣赏,顶2013-08-01 14:26
- 这是父亲从小的教育使他受益终身。2013-08-01 16:06
- 严父出好子。2013-08-01 18:46
- 回复@紀安柒。:这就是“父者,师也”?2013-08-02 00:19
- 父亲,在我们心中就是一座永远不倒的大山。2013-08-02 00:28
- 父亲是一个祖居于张家口康保县偏僻山村的地地道道的农民,没有多少文化,也没有管理这样的概念,更不会有意识地对未来的农民儿子施以现场管理教育。但他有对生活的热爱,对生活的严谨和对儿子如何做人的管教。那管教是细微的、具体的、严厉的,也是意味深长的。2013-08-02 07:27
- 一个人的成功取决于父亲。父爱严肃深沉,以朴素的言行,潜移默化感染儿女的成长。2013-08-02 09:45
- 一个成功孩子,总有父亲的影子。2013-08-02 16:24
- 父亲,在我们心中总是影响最大的。他在平凡的生活中言传身教,教我们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位对社会有用的人。欣赏!2013-08-03 07:16
- 家中生产生活用具的摆放是一丝不苟的。铁锹镐头立在堂屋的门背后;扁担架在房檐下;水桶扣在扁担下的石板上;锄头镰刀挂在闲房的固定位置上;扫帚戳在墙角里;柴火堆在圐圙中……这是雷打不动的摆放。即便是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想要什么样的家什,父亲都会顺手拈来,父亲是决不允许放错位置的。有一次收工回来,我把铁锹放在了院里,晚上也没有放回到门背后,就招来了父亲一顿呵斥。他吼道“没有点秩序还能过好日子?”他把这叫作秩序,这是我对秩序最启蒙的认识。 伟大的父亲!2013-08-03 20:50
- 回复@蒲公英等风:谢谢!2013-08-04 06:54
- 回复@shuxuelaoshi:谢谢!祝成功!2013-08-04 06:56
- 回复@紀安柒。:感悟,这是每个子女应当做到的。2013-08-04 06:57
- 回复@喜欢下雨:谢谢!父母,老师、朋友,人之三师也。2013-08-04 06:58
- 回复@鹿城飞侠:肉体与灵魂,都有传承。2013-08-04 07:01
- 回复@砀山郞:昨天,是我父亲的忌日,这篇文字就想表达这样一种情感。谢谢了!2013-08-04 07:03
- 回复@大生:谢谢!2013-08-04 07:03
- 回复@风吹落叶:谢谢!确实是的。2013-08-04 07:04
- 回复@灿烂:您是一字师。把孝改为了好。谢了!2013-08-04 07:06
- 回复@靜默す剪影°:父者,师也!2013-08-04 07:07
- 回复@小莲溪:一座精神的大山。2013-08-04 07:08
- 回复@孟杨:写这段文字时,我的眼圈湿润过。谢谢!2013-08-04 07:09
- 回复@笑看人生:感谢父亲的爱,不留恋父亲的溺爱。2013-08-04 07:12
- 回复@文学:成功,是几代人精神的累积。谢谢!2013-08-04 07:13
- 回复@淡了红颜:精辟,谢谢!2013-08-04 07:14
- 回复@若愚:我有一篇小文《名中的乡情》,提到若愚这个名字,大智若愚,大冲若盈。就是这段记载,奠定了我定置管理的思想基础。2013-08-04 07:20
- 回复@李旭:真情流露2013-08-04 09:04
- 原来现在套了洋文的现场管理学,竟然是我农民父亲终身的实践,是他坚守一生并努力传承的守望2013-08-06 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