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员为何急功近利
中国官员为何急功近利
傅伯勇
常言道:“新官上任三把火”。的确,中国的一些官,一旦上任,往往就迫不及待地规划铁路网、公路网,拼命扩张城市规模,急于修建办公大楼,急于上大项目、搞大开发,还在各大主流媒体上开辟专栏,拼命鼓吹,生怕动静闹得不大。相反,对生态建设、对文化建设、对社会建设、对精神文明建设,对涉及民生的大事,往往虚与委蛇,轻描淡写,虚张声势。
何以如此?因为尽管现在选人用人讲的是“德才兼备”,讲的是“贡献”,但是这些词语往往被官场一些人所亵渎。他们认为,所谓的“德”,其实就是一种“官奴”嘴脸,而不是对人民的“大德”,纵观官场,有几个不是?所谓的“才”,不是才能,不是才干,而是奴才,就是一些官员说的一句话“我说你行,你不行也行;我说你不行,你行也不行”,凡为我用者谓之“才”。所谓“贡献”,一是看将被提拔的人对“我”有什么特别“贡献”,二是看他们立竿见影的所谓“政绩”,及他们吹了多大的“牛皮”,为后继者制造了多少“半拉子工程”、带来了多大的包袱。法国路易十五的情妇有一句名言,叫“在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这些官员也像法国路易十五的情妇一样,信奉“在我走后,哪管那方死活”。
由于有这样畸形的选人用人机制,所以中国官场歌功颂德者多,阿谀奉承者多,唯唯诺诺者多,盲目跟随者多,墨守成规者多,助纣为虐者多。同时,为了沽名钓誉,加官进爵,搞短期“政绩”者,无不趋之若鹜,争先恐后。他们之所以去搞短期“政绩”,是因为“显绩”能够赚钱,能够争脸,能够捞好处,能够让自己扶摇直上,更上一层楼;而“隐绩”却往往短期“亏本”,短期“黯淡”,得不偿失,自己因此而原地不动,官越做越小,甚至还会淡然退出官场。如此比较,谁还去搞长期“政绩”?
更重要的,还在于,在中国当官,往往意味着特权,官越大越有特权。所以,很多人一旦当官,往往一下子就威风八面起来,因为他有权,有势,有钱,有美女,有他人恭维,有房产,有地皮……应有尽有,无所不有。因而,在中国,绝大多数人都想当官。农村是片广阔的天地,但是没有多少人会去;在商海打拼,不出三五年,往往就是富翁,但是去的人也不多;那些大中专毕业生最想去的,不是别处,而是中国官场,每年的公务员考试,哪怕只有一两个职位,参加考试的人也是千军万马,这就是证明。而一旦进入官场,一旦特权在手,很多人就会将特权发挥得淋漓尽致;官越大,支配资源的特权就越大,往往就更能够随心所欲,更能够为所欲为。(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如此,谁不去争官当?谁还不去急功近利?
- 我们本是地球主人,我们只需要管理者,不承认什么统治者。没管理好就得说。这篇文章写得太好,也有勇气,敢说能说。好!2013-08-07 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