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悸动是温柔
今天是忙碌的一天,考了一天的试,心神俱疲。中午回到家里,母亲告诉我,四叔家的妹妹今天“温锅”,家里的人都去了。二叔怎么没跟我说呢?我打电话问二叔。他显然喝多了酒,说出的理由只能得罪别人。
顾不上和他细说,我连忙联系哥哥,告诉他,今天我考试,关机,二叔打电话没联系上我,告诉了我的母亲,我现在才知道,也赶不过去了,让他代我向四叔说明情况,再帮我垫上一百元,回去还。
总之,不能让别人对二叔产生误会。家族的事务比我的备课啰嗦得多。
过了一会,二叔打过电话来,问我联系上哥哥了吗。我把刚才的话向他说了一遍,他很高兴,说这样就很好。语气虽然滞拙,却还清醒,说了一分多钟,他就在我要求他多喝点水的要求下挂了电话。
可是我刚睡了一会,他却又打过电话来了。这时候酒劲上来了,说的句子有些含混,絮叨。他详细地向我解释为什么没及时打电话通知我,似乎犯了错的小孩子。那份亲切的质朴在憨憨的笑声里一点也没打折。他反反复复叙说着几句话,说了可好几分钟。我听着听着,只觉得心里一阵悸动。那种感觉,似曾相识,却已是疏远了很久的样子。
想起来了,那是看到父亲喝醉时的悸动。父亲生前也喝醉过好多次,我亲历的都记忆犹新。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心里的感受,那应该是个“疼”字;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心里的潮涌情状,那应该是“心疼”或者“难过”。喝醉酒的人,无论多么出洋相,都是很可怜人的,都不应该和他计较什么。喝醉酒,多半是心里有苦闷,排解不开,推脱不出去,无法抗拒。忍耐到极限,借酒消愁,谁没有过呢。当我了解到父亲的辛苦,不仅仅来自于田地里劳作的重荷,还来自于人事的客套虚伪,生活的刻薄刁难,和他老实木讷里的无奈与煎熬,我就在也不计较他的“醉”。(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可惜,如今,只能在追忆里重温。
蓦地,我突然觉得,自己因为父亲的逝去,爱屋及乌的关心了他的唯一的亲兄弟,我的唯一的亲叔叔。这种感觉是那么的相似。因为二叔也是那么的憨厚,朴实。也许在外人眼里,二叔为人处事还不及我的父亲,总是对他说三道四。特别是我父亲去世后,他在队里遭受了很多委屈。我,人微言轻,又远离老家,家务事也搞不清楚头绪,不能帮他什么。只能宽慰他。
也就是这些年,家里遭受了这么多的变故,二叔成了家里唯一的男劳力。他没有可以镶上的哥哥了,有时候就打电话和我聊聊。我发现他现在喜欢上了喝酒。我却并不因此而对他有什么偏见。反倒叫我因此也看清了很多人事纠葛的真面目,看到了人性更多的真。现在很多人事交往,不是因为亲近,而是一种俗套。你花给我多少钱,我就还给你多少钱;我有什么项目你没参加,你有什么喜忧,我也会置若罔闻。礼尚往来,不错的,可惜被现实化、功利化、数字化了,就不见她的可爱了。我不想把“趋炎附势”“势力”这样的词语放在我曾经熟识而今模糊的亲人们身上。如果整个社会都是这个样子,这不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吗?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过去的事还是不要再提。
也许因为失去,所以才懂得珍惜。也许因为珍惜,才明白心底最在乎的人,有多重,有多高。
人在世间走一遭,不受点委屈是不可能的。很多时候,不是斤斤计较,不是胆小怕事,而采取了隐忍的方式,压抑在心里,直到超越了心理承受的能力,才找个合适的窗口,倾诉。
有时候,心底的一次悸动是因为恐惧;有时候,却是因为温柔。那是一种叫做“心疼”的温柔,也是人世间最广博的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