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悠

08-16 作者:杏林鸿雁

忽悠与骗,同名而异出。最大的不同在于:骗被戳穿了也就完了,最多辩解因为“穷”。忽悠则能说出个子丑寅卯而自圆其说。骗是低层次的,忽悠则是文化,是有理论系统化的。骗往往只能得到点小利,能骗几十万上百万的也就是国宝级别的了。而忽悠则能富可敌国。凭一张嘴,有几个能如赵本山一样而有私家飞机?能忽悠出一片江山的更不在话下了。 骗被戳穿了认栽说明骗还有点良心!至少骗子也知道是非标准!而忽悠嘛,则一定会再来一段忽悠接着忽悠! 骗可以入罪,忽悠呢?

洪秀全乃忽悠第一高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保暖”。于是忽悠的大家一哄而上,脑袋玩掉了也不知道洪秀全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妃。能和洪秀全讨要“无处不均匀”?

“望梅止渴”,大家都知道的事。忽悠的众人满口哈喇子。忽悠的众人饿着肚皮还说曹操好,更显曹公“大家”本事。军粮不够了,大斛改为小斛 ,士兵欲反。于是曹操对军需官说:我想借你的头用用。军需官至死方知:自己的死也是安抚军心的一大功劳。当然,要按个贪污的罪名。

皇帝的罪己诏等你千万别当真,皇帝的“罪都是酷吏们干的,我不知道, 我道歉”的话你更要一笑而过。因为这都是忽悠后又忽悠。说骗就太难听了太不上台面了。不是吗?酷吏不是被正法了吗?即便死了不也是被挫骨扬灰了吗?于是热泪盈眶吾皇万岁了!其实“红脸白脸”都是忠臣,都是赵本山的“拐”而已。

骗是雕虫小技,忽悠则是理论。神州大地上曾盛行“口服液”,电视报纸广告铺天盖地“忽悠”得神乎其神。于是四川的一个农民把卖了两头肥猪的钱换了四瓶“口服液”给妻子治疗胃病。结果妻子气死了,自己也喝药死了。这是真实的故事。真是忽悠人死不偿命啊。

西方发达国家的诺贝尔奖是一个接着一个的拿。可他们的孩子在小学中学时代都是以玩为主。一个“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理论忽悠的相关产业体满钵满的同时也忽悠出了一个个的豆芽菜、眼镜郎。(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 发热?要输液。不然烧成脑炎的;咳嗽?要输液。不然咳成肺炎的;手上有伤?要输液。不然感染要截肢的!于是病人心甘情愿地掏钱了。人真的这么娇贵?中华民族几千年怎么传下来的?当今一些医生的忽悠之功不输赵本山。

忽悠与被忽悠,孪生姐妹。为何赵本山得意的“忽悠段子”在美国被批驳的体无完肤?以取笑残疾人为乐还这么大有市场,看来一些人“病”的不轻!赵本山有个原则:乡长以上绝不讽刺。那讽刺谁呢?只好自娱自乐拿自己或民众的“疤瘌”取乐了。于是美国人当然觉得没啥可乐的了。

忽悠与被忽悠,表面上是两者之间的事,其实是“土壤”的问题。在医疗保障体系完备的国家,这个“大师”、那个“教授”、这个“神鞋”、那个“神水”为何为何没有市场?因为无利!

现代医学表明,75%至80%的求医者的病症或能自行痊愈,或者是毫无良策! 于是病急乱投医了。随便你怎么“投”,医都是在医疗保障体系内的。无论你怎么忽悠,不在医保体系,没有利,鬼都不干!所以,但凡“大师”、“教授”前仆后继的地方,一定是利大的地方。

北京的那个小学毕业的“奇经教授”,国家卫生部网站根本查不到的“医生”,众目睽睽之下公然在电视台为人治病,有关部门还说“没接到非法行医举报”,那二十六层上的“花果山”存在六年了,举报多次了没人理会,又该怎么忽悠呢?······

忽悠的另外一个前提是被忽悠者的愚昧。在一个缺乏质疑教育的国度,“大师”是层出不穷的的。八股科举虽然完了蛋,但看到高考教育的应试体系所培育出的“人才”,孔乙己笑了。须知被大师们忽悠的,达官贵人不在少数,葛优他老子不就被忽悠的去找“教授医生”了?铁道部长倒是被忽悠的下班了······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