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瑞槐:论创造性阅读:来源新华副刊
论创造性阅读
文/黄瑞槐
读书,有一定的目的性和功利性。有的人是为了消遣而读书;有的人是为了名利和前途而读书;有的人是为了提升思想境界、品味艺术意味而读书。但笔者认为,不管读书是为了那一种目的,而对读书的人本身来说,其读书的过程,如果对书没有创造性的阅读,那么其目的性将达不到自己预定的目标。
创造性的阅读就是达到某种目标的读书方式。也就是说,在读书的过程中摈弃读书的功利性,而为了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而带有创造性的阅读去读书,从而消除读书的消遣性、功利性,使自己的阅读达到更高的境界。否则,那些形式性、功利性的读书将使自己的读书走进死胡同。
创造性的阅读就是在读书的过程中“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03年版,第八页)。在这里所说的个性化阅读,笔者认为,就是读出与别人不同层次和不同境界的阅读;就是对阅读材料有独特的理解或读出他人从来没有感受到的内容。从而开拓自己新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和批判能力”(同上)。如此同时,也要读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创造性的阅读,就是在接受和感受书中思想、情感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读出书中作者没有提及或少提到的思想或情感,并运用想象和联想去把自己新的思想,新的情感增加到书中,如此同时,在所读的书的基础上,超越自我,把自己的新思想,新情感进行“改造”,舍弃自己过去那种过时的无用的思想和情感,从而进一步对它进行创新和开拓,补充和自我完善,再进一步超越前所未有的思想境界。正如爱德堡所说,“读书是一种创造性的工程,当读者阅读长篇小说时,就是在完成与作者相类似的工作,因为读者能以想象力来充实小说中的内容。”(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不过要达到这个境界,就要具备如下的条件:就是读者所读的书应该是具有可挖掘性、可开拓性。因为可挖掘性的书让读者有思考的空间;开拓性的书将引发读者的质疑。
创造性的阅读的主要条件应该是读者要有质疑的理念。因为只有质疑,才有创新;若无质疑,阅读再多的书,也是毫无长进的。正如朱憙所说:“读书无疑者,须教其有疑,有疑者却教其无疑,至此方得长进。”这里朱熹告诉我们读书必须学会质疑才能进步。而这“进步”与“创造性阅读”的内涵有相似之处。因为质疑,必有思忖;因为思忖,必有发现;因为有发现,就有创新,有创新,就是创造性的阅读。
创造性的更重要的条件应该是质疑之后还要学会问。这一“问”将提出许许多多的问题,问题的提出就会获得创造性的知识。正如培根所说:“疑而能问,已得知识一半。”而爱因斯坦也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由此看来,学会“问”在创造性的阅读中是很重要的。那么,要创新,就要开展创造性阅读;开展创造性阅读就必须学会质疑;如此同时,还要学会问,接着就是开展探索、思考,把各个问题都解决,在解决问题之后酒会获得新的知识和信息,那么,这些知识和信息就是开展创造性阅读的结果了。
无庸置疑,创造性的阅读,是有所创新、学会疑问的阅读;而这种“疑和问”与在新的语文课标下是,提出“自主性、探究性的学习”的内涵是相似的。因为自主性和探究性学习也要学会“疑和问”。那么,教师应该在新的语文课表下,为学生创造更多更好的创造性的语文课堂,这对学生完成阅读量都有足够的好处。
- good!2013-08-16 13:18
- 我现在处在无目的读书,我感觉这样的时候,大约对书的感受更真切,修生养性也在润物细无声中了2013-08-16 15:50
- 边读书边写自我感受和见解,把读书札记作为一种自我创作的文体,是我多年的习惯2013-08-16 15:51
- 欣赏。2013-08-16 16:00
- 欣赏佳作!--无庸置疑,创造性的阅读,是有所创新、学会疑问的阅读;而这种“疑和问”与在新的语文课标下是,提出“自主性、探究性的学习”的内涵是相似的。因为自主性和探究性学习也要学会“疑和问”。那么,教师应该在新的语文课表下,为学生创造更多更好的创造性的语文课堂,这对学生完成阅读量都有足够的好处。2013-08-16 16:25
- 欣赏! 2013-08-16 22:29
- 很受启发。2013-08-16 23:06
- 句句经典,启发深远。2013-08-17 08:09
- 句句经典,启发深远。2013-08-17 08:09
- 欣赏 2013-08-17 08:39
- 欣赏!“……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阅读是对心灵的一种抚慰,是对传统思想和旧的观念的洗礼与更新,通过阅读可以使自己的思想境界得到升华。2013-08-17 08:51
- 我赞同!读书之关键还在心静与心动。心静,方能投入,方能把握作者的文脉。心动,方能与作者交流,与文字互动。赞同、共鸣、质疑、发现、创造都是在这静与动中繁衍而生的。如果说读书时心烦气躁,不但不能修炼自己的悟性,反而会使人陷入百无聊赖的漠地。读好书吧,或许读不出金银财宝,却能读出超凡脱俗……问好瑞槐!你能从课程标准解读读书的目的和目标,是很好的!2013-08-17 09:05
- 受到启发,得好好学习2013-08-17 09:20
- 回复@王鹏:感谢!2013-08-17 15:02
- 回复@王鹏:感谢!2013-08-17 16:25
- 回复@方向广告:谢谢!2013-08-17 16:26
- 回复@沉香:感谢!!!!!!!!!2013-08-17 16:26
- 回复@方向广告:感谢!!!!!!!!!2013-08-17 16:26
- 回复@剑客:感谢!!!!!!!!!2013-08-17 16:27
- 回复@皖—明月天山:感谢!!!!!!!!!2013-08-17 16:27
- 回复@一漩清泉:感谢!!!!!!!!!2013-08-17 16:27
- 回复@一漩清泉:感谢!!!!!!!!!2013-08-17 16:27
- 回复@静雅:感谢!!!!!!!!!2013-08-17 16:27
- 回复@雯雯:感谢!!!!!!!!!2013-08-17 16:27
- 好文,学习拜读了2013-08-17 18:33
- 回复@雯雯:谢谢!2013-08-17 19:20
- 回复@峥嵘岛:谢谢!2013-08-17 19:20
- 回复@静雅:谢谢!2013-08-17 19:20
- 回复@钓雪无痕:谢谢!2013-08-17 19:20
- 回复@皖—明月天山:谢谢!2013-08-17 19:21
- 回复@剑客:谢谢!2013-08-17 19:21
- 回复@沉香:谢谢!2013-08-17 19:21
- 拜读佳作,受益。谢谢!问好!2013-08-17 19:59
- 赞同观点,受益匪浅。顶!2013-08-17 20:05
- 观点独特,很有个人见地。欣赏学习。问候作者。2013-08-17 21:19
- 欣赏,问好.秋怡.2013-08-18 06:15
- 写文章,注重真实,内容有血有肉,词句无须太过华丽浮躁,即使散文也这样。我喜欢朴实无华的文章。问好!2013-08-18 16:16
- 回复@飞翔的尘埃:谢谢!2013-08-18 16:58
- 欣赏,见解独到,值得学习。问好作者。2013-08-18 20:35
- 回复@江湖中人:谢谢!2013-08-18 20:54
- 独到为美2013-08-18 22:23
- 独到为美2013-08-18 22:23
- 回复@岱青山:谢谢!2013-08-18 23:18
- 回复@江湖中人:谢谢!2013-08-18 23:19
- 回复@青儿:谢谢!2013-08-18 23:19
- 回复@鹿城飞侠:谢谢!2013-08-18 23:19
- 回复@白莲:谢谢!2013-08-18 23:19
- 个性化阅读,笔者认为,就是读出与别人不同层次和不同境界的阅读;就是对阅读材料有独特的理解或读出他人从来没有感受到的内容。从而开拓自己新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和批判能力”(同上)。如此同时,也要读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欣赏顺祺问候 2013-08-19 10:42
- 回复@清瘦人:谢谢!2013-08-19 14:44
- 无论是“浅阅读”,还是“深阅读”,其实,创造性阅读是读书的最佳状态,对于学生而言,在教师的引领下,将创造性阅读带入课堂,是一种收获;对于非学生而言,虽然生活里“浅阅读”盛行,但是对于一些经典的书籍,如果创造性地阅读,自然会有更大的收益,喜欢此文,道理性强,值得一读,欣赏!2013-08-19 1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