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邂逅

08-20 作者:静园闲士

T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气息。生活在那里的人,虽没有大都市人的匆忙和骄傲,但有着和自然和谐相处的舒适及惬意。很多年前,市场经济的浪潮席卷全国,举办节会成为了宣传城市、提高知名度和文化品味及新的经济增长点,她就以自己的苍老作资本,举办了一个十分盛大的节会,在每年的夏初举行。钟辉在新闻里看到了在节会期间举办学术交流会的新闻,便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连夜疾书,做成了一篇关于文化名城建设方面的文章,洋洋洒洒几千字,第二天早上就去邮局,把自己的稿件寄往组委会了。

钟辉接到了参会邀请函。他来到了T市。会期只有一天,限定几分钟的发言,使他感到索然无味。但他领略了这座城市的美。他一个人四处游荡,这儿走走,那儿看看,满眼的都是现代和传统、自然和人类交相辉映的图画,他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古老、开放、活力和希望。

那天,他晚上要坐火车回去,中午休息起来,收拾好了行装,在房间实在无聊,就信步走出了宾馆的大门,漫无目的的闲转悠。他来到了市中心广场,到处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川流不息的车辆。他突然看见在前面不远处,有一座书城。想着去买本书,可以在车上翻翻,稍解旅途的无聊和寂寞,便向那书城走去。

书城在大楼的二层。其摆布和其他书店没有什么异样。 他看着书架上的分类标识,慢慢寻找自己要买的书。他来到了最后靠窗户的书架前,那是一个陈设杂乱的书架,分类不是很清楚,各种各样、互不相关的书籍杂乱地摆在那儿。有一个女士也在那儿,高挑的个儿,穿着一身合体的浅灰色的西装,白衬衣的领子高高地翘出来,波浪式的秀发一部分掉在了肩前。她正在勾着头看那书架上的书名,十分专注地样子。他看到这一幕,眼睛一亮,也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几乎就在同时,他们看到了同一本书,一本沉睡了多年,被窗子里射进来的阳光爆嗮了多年,封面的油印渐渐变浅变淡的书-----《你是那人间的四月天》。

她伸出手,去拿那本书时,和他伸出的手几乎碰到了一起。

是谁的手?谁也喜欢林徽因?在惊诧、不安中抬起头,她看到一个中等个头,脑门光秃,戴着一副眼镜,透着一股中年人的智慧和成熟的男人,站在她身旁。他伸出去的手还悬在半空,有点不知所措,不知道说什么、做什么的窘迫样子,令她感到好笑,但又觉得亲切。(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她微微笑了笑。

他也笑了笑。

当她抬头看他的时候,他才看清了她的脸,一双明亮、澄清的大眼睛,瓜子形的的脸庞被那隆起的钟聚着灵气的鼻子一分为二。钟辉看到的她,已不再仅仅是一个有着青春、成熟美的女人,更是一个有着迷人的书香味的女人,是他梦中寻觅,今天终于站在面前的女人。他感到激动、恍惚,这一切就像是在梦中。太突然了!慌乱、狂跳的心,使他感到极不自然。

她很快就镇静了。转过身,在书架上抽出那本沉睡的书,打开封面,翻过扉页,看起目录来。她拿书的动作、翻书的动作、站立的姿势,分明就是让两个人一起看。

他很快从神游中回来,不再慌乱,极其顺从地站在她身旁,伸长脖子,和他一起看起来。

这是一本平装版的林徽因散文、小说、书信和诗歌的选集。他们的目光停留在目录的最后一行-----《那是人间的四月天》,是选集里唯一一首林徽因的现代诗作品。她很快就翻到了那首诗,两个人默默的读: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声点亮了四面风;轻灵

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

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聘婷,你是,鲜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

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

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

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他们站在那儿,默默地读着。

时间在悄无声息地流逝。他们读的已不再是林徽因的诗了,想的不再是林徽因感人的故事了。他们读的是人生,是自己,是那两颗怦怦狂跳的心和那吞噬着各自的不灭的梦。

他们爱不释手,有一种捡漏的激动和得意,也有一种无法满足每人一本的歉意和缺憾。

怎么办?让给对方吧。他们都在心里暗忖。

在那梦一般的快乐中醒来, L在上衣口袋里摸出两张自己的名片,那是专门为参加这次会议而准备的,上面印着很多空虚的头衔,他的单位、姓名、地址和电话号码,还有那早已被时代淘汰了的传呼号。

“我的这张名片送给你。”钟辉用他那磁性的声音轻声说:“这一张你在背面写上你的联系方式。”说着,就把捏在手里的两张名片递了过去。

“我今晚坐八点十分的火车回去。书我买了拿走,看完了就寄给你。”他接着说。

她接过他递来的名片,转过身,趴在窗台前,用那娟秀的笔迹,在那张名片的背面写上了自己的单位和姓名。然后微笑着说:“谢谢。”

便把写上自己联系方式的名片还给了他。

L接过名片,看到了她的单位和名字。他对那名字很满意,名和姓的完美结合,给人一种诗意般的享受和满足,使人不由自主地联想起在那动荡不安、战祸连绵、流离失所、生灵涂炭的年代,一个有着传说般阅历的才女的悲欢离合。“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绝唱就从心里冒出来了。他窃喜的还有,名字的表意就是他想要的。带着这种自恋式的得意,把名片装在口袋里,就和她去交款了。

他俩走出书城的大门时,已经四点多了。

他俩都感到有种不舍,有话要说,不愿就此分手。但都找不到任何理由和借口再将这邂逅延续。他俩在铺着红色水泥砖的人行道上默默走了一会儿,钟辉停住了脚步。

“我要赶车去了。”

“嗯”,她也停住了脚步,用T市人的乡音说:“记住我们的约定。”

“我记着的。”

“祝你一路平安。”

“谢谢。再见。”

“再见。”

他俩都听出了对方声音里的苦涩、无奈。道了别,可谁也没有立即转身,谁也没有离开,两个人只是默默地站着,那目光里有着别样的语言、、、、、

钟辉是第二天下午四点多到家的。他和她在T市告别后,匆匆回到宾馆,拿上行装就去赶车了。在候车室、在列车上,他都旁若无人地拿着那本书痴迷地读着,在列车上就把书读完了。

第三天上午,钟辉没有去上班,不是因为旅途的辛苦劳顿,而是他要做一件事,就是要给她和自己写一条横幅,内容早想好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他铺开宣纸,调好墨汁,怀着激动地心情,接连写了好几张。后来,他挑出自己最满意的一张,盖上印章,他要把这幅作品和那本书一起寄给她。他也给自己挑了一副,想装裱了挂在自己的书房。

下午上班之前,他来到邮局,把那本别具浪漫的书和自己的书法作品寄出去了。

寄去的不仅是那本书和自己的作品,还是他俩的约定,是邂逅的继续,是那延续不断的梦。这样想着,便朝自己的单位走去。

共 2 条文章评论
  • 喜欢2013-08-20 18:54
  • 很感人。2013-12-03 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