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生日快乐
以往打开电脑,想胡言乱语的时候总是很顺畅,想说什么就会随心所欲的敲击着键盘。可今天,面对着键盘,脑子里盛满了父亲,却不知该说些什么,一时就觉得如鲠在喉,却又欲吐无物。
其实怎么会欲吐无物呢,只是情到深处口难开罢了。
今天是父亲的生日,早在端午节放假的那几天我们就都给父亲买了礼物,父亲总是嫌我们花钱多,说自己是个老农民,没必要享受那么高级的东西,其实我明白他心里比谁都高兴。
父亲是个农民,翻开记忆中的农田,影像中浮现的仍旧是父亲佝着身子,麻利地将辕犁套在牛身上,扬起长鞭,“驾,驾……”粗犷的吆喝声指挥着老牛耕田的情景。
我小的时候,我们这个北方的小村依然落后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头牲口,一把把锄头,一双双长满老茧的手,在田间地头的葱葱郁郁中讨着生计,全村的人几乎都一心扑在属于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上,几乎没有人搞点副业,就是真的用上愚昧无知也不过分。而我的父亲,是村里为数极少的既种田又做点小买卖的人,正因为如此父亲就比别人多了无数的艰辛。
父亲是个要强的人,无论做什么他都不会落后。当时我们一家七口人,爷爷、奶奶、爸妈和我们兄妹三个,人口多,地也多,但真正能干活的只有爸爸和妈妈。所以,我记忆中的父母是忙碌的,我从没在父亲身上享受过绕膝而坐的片刻愉悦,因为父亲没空。他把我们兄妹丢给我的爷爷奶奶,自己就风里雨里的为我们的生活奔波,我意识里总觉得父亲比别人更辛忙。好在那个时候我家里在村里算是比较富的,是村里第一家修起厦房的,我知道那是父亲用自己的一手老茧换来的。(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父亲是个聪明人。在我的记忆中,我家里的农具多数都是父亲自己制造的,耕地的、除草的、施肥的……这些家当,只要是田地里用得着的,我家里都有,而且几乎都是出自父亲之手,我常常看见父亲拖着疲惫的身体从田里回来后还弓着身子拿着锯或是凿子改装自己的农具。当时邻居们总是来我家借农具,就是因为父亲手下的农具特别好用。
父亲的孝敬在村里是出了名的。父亲在兄弟姐妹中是最小的,爷爷奶奶一直与父亲生活在一起,在我的记忆里没有父亲与爷爷奶奶顶嘴的情景,直到爷爷奶奶八十多岁得病去世时,父亲一直尽其所能的给自己的父母创造最舒适的生活,乃至到最后爷爷躺在病床上,村里人劝他去大伯家的时候,也没去过别家过日子,爷爷奶奶离不开父亲。我爷爷是个爱喝酒的人,在那种年月很少有人能一天三顿天长日久的喝到酒,而我爷爷能,因为父亲会源源不断的为爷爷准备好。父亲用自己的行动爱着自己的父母,也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父亲可以算个半农半商的人。当时我家里开着全村唯一的一家商铺,卖的东西齐全程度不亚于今天的超市,吃的喝的连同生活用品,只要是农村人生活能用得着的都有。那个年代做个小买卖很不容易,提货要去离我家四五十里路的县城,那时候没有拖拉机,更没有货车,想要去提货,就在前一天就把自己家的驴喂得饱饱的,第二天天不亮就得出门,一路坑坑洼洼的颠簸着,等到了县城也就晌午了,来不及吃口饭就出出进进各个批发商铺,挑选着自己想要的物品,等忙活完了,太阳又开始向西而下了,往往来不及吃喝就赶着车往家赶,车上拉的明明有饼干之类的东西,却仍是饿着肚子。即使是这样,回到家也已经是点灯时分了,每当这时,总看见奶奶拄着拐杖等在家门口,也正因为如此,父亲在路上一刻也不能耽误。我曾无数次的被父亲拉去看车(父亲提货是怕车上的东西丢失),就是在那些坑坑洼洼中我感受到了父亲的辛苦和岁月的艰辛还有那道路的坎坷。
如今,父亲老了,我们兄妹也都生活的不错。在庄稼人的眼里,能把自己的三个孩子都送出去,在城里能生活得很好,即使是在这个北方的小县城也是值得骄傲的,我父亲也一直骄傲着。记得我刚搬家那会儿,他看着自己的小女儿又换了一套一百四十多平米的房子,就忍不住感慨:“你们都生活的不错了,爸也就放心了。”是啊,我们都不再让他操心了,可父亲的双腿却越来越弯曲了,岁月的磨砺把他的双腿压弯了。
父亲很节俭,即使是儿女们都有能力让他们衣食无忧了,他依然忙碌着,会在田里栽些树苗,也一直保留了大约二三亩的农田。我一直觉得田间的活很辛苦,他却以此为乐。有时候我们都不愿让他回老家了,他却恋着那个地方,不肯搬到城里常住。有时候我们给他买了好酒好烟,他也不会在家独自享用,还说一个庄户人家整天喝这么好的酒抽这么好的烟让邻里笑话,一般就行了。就是这套理论,我们也只能随他了。
今天给父亲打电话的时候,他还笑着说:“这么大年纪了,过什么生日啊,现在的生活,天天像过生日一样快乐。”父亲总是这样,爱是默默的。
唠叨了这么多,还是觉得没把自己的意思说清楚,到最后竟不知自己想表达什么了。
双手合十,祈祷自己的双老身体、心情、一切的一切都好!
- 学习从生活中诞生的作品之艺术,推荐阅读。2013-10-18 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