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土的传说
五色土的传说(随 笔)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宜兴丁山的紫砂陶器艺术家们,靠着家乡特有的五色土,演泽着千年的陶艺传说.......
许多爱好宜兴紫砂陶器的朋友,常常会问,制作紫砂陶器的紫砂泥是不是一种特别的泥料?它是怎么生成的?为什么又叫五色土呢?关于这个疑问,在古老的宜兴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段美丽的传说......
传说在古老的中华大地,当人类繁衍起来后,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一时不和忽然打起仗来,他们从天上一直打到地下,闹得到处不宁,结果祝融打胜了,但败了的共工不服,一怒之下,把头撞向不周山。不周山崩裂了,撑支天地之间的大柱断折了,天倒下了半边,出现了一个大窟窿,地也陷成一道道大裂纹,山林烧起了大火,洪水从地底下喷涌出来,龙蛇猛兽也出来吞食人类。一时间人类面临着空前大灾难。
女娲目睹人类遭到如此奇祸,感到无比痛苦,决心拯救人类,出手补天,以终止这场灾难。她选用各种各样的五色石块,架起火将它们熔化成浆,用这种石浆将残缺的天窟窿填好,随后又斩下一只大龟的四脚,当作四根柱子把倒塌的半边天支起来。女娲还擒杀了残害人类的黑龙,刹住了龙蛇的嚣张气焰。最后为了堵住洪水不再漫流,女娲还收集了大量芦草,把它们烧成灰,埋塞向四处铺开的洪流。
经过女娲一番辛劳整治,苍天总算补上了,地填平了,水止住了,龙蛇猛兽佥欠迹了,人类又重新过上了安乐的生活。但是这场特大的灾祸毕竟留下了痕迹。从此天还是有些向西北倾斜,因此太阳、月亮和众星晨都很自然地归向西方,又因为地向东南倾斜,所以一切江河都往那里汇流。善良的女娲,把补天剩余的一点五色泥浆留在了太湖西岸,让人们开采作为制陶的原料.......(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
其实紫砂泥矿大多是从山底下矿井深处开采出来的,而深层矿体的质地更为优良。然而刚开采出来的紫砂泥矿体(常被称为生料),质坚如石,需经过风化、加工等一系列的处理,方可成泥(熟料),用于制作紫砂陶。
早期的泥料开采主要是露天矿。国家计划经济时期,紫砂泥源料开始深井开采。当时主要分为两个开采单位:一为宜兴陶瓷公司原料总厂半机械开采;二为农村周墅公社台西大队手工露天开采,两种都属于企业开采,矿址都在宜兴丁山。在井下50米深的隧道里,采矿工作非常艰辛,采矿条件极其有限,有时甚至会有生命危险。在井里挖泥矿时,要分清哪些是优质,哪些是劣质。在井里把各种矿料一一挖上来,然后从中区分,当时也会有些有心的工人悄悄的留了些紫砂泥矿料下来,尤其是比较高级的或是比较稀少的矿料。非机械粉碎,经过长期的自然风化、日晒雨淋而成,这种老泥做出来的茶壶具有玉器感,历经岁月沧桑的精华。一些紫砂艺人,收藏了许高档的泥料备用,当然,以后纯自然原矿泥料会越来越少。
从矿井开采的实际情况看,原陶瓷公司下属的原料总厂四号井,最具代表性,矿井里面是斜坡。从井口往下,一开始是黄石。在黄石下面是朱泥,也称之为“小红泥”;民间传说的“红沙龙”泥料也是其中的一种。质地稀薄,由薄到厚为4-30公分不等,接下来是甲泥(甲泥中有断泥层)、紫泥(有时紫泥中夹杂有少量乌泥层,这种泥不能用来提炼紫砂泥)、青泥(当时人称青泥,现称底槽清)。以此类推,偶尔发现在青泥层中夹杂着稀少的绿泥,现称为本山绿泥。靠近山表面的第一层是龙皮泥,也叫红皮龙,相对于其它泥料层来说为比较厚的一层。朱泥也是在这一层,黄石下面的第一层,甲泥的上层,不单独存在于矿层中,一般是从原料中筛选出来的。
黄石下面的泥矿层大致上是按照甲泥——紫泥——底槽清——紫泥——甲泥这样重复排列的。底槽清属于高档泥料,色呈偏紫泛青,细而纯正,它可以用来制作成各种大小款式的紫砂茶壶。紫泥在底槽清的上层,甲泥下面,比底槽清厚2-3倍。因为它埋于甲泥之中,所以又有“岩中岩”,“泥中泥”之称。本山绿泥在紫泥和底槽清中间,矿土呈淡绿色,表面光滑如脂,又称“夹脂”。这种泥更为稀少,比如要取1吨上好的底槽清,需要非上好泥矿1000吨;而本山绿泥,上千吨也难以取到1吨。因为它极其稀少,仅作小件产品和作“化妆土”。段泥的产量不多,泥质较嫩,耐火力弱于紫泥,单从,泥料的多少、窑温的高低来计算紫砂泥料的优弱,可能没有什么大的意义,主要看创作者对作品的领悟,许多大师所创作的传世作品不一定在泥料上有特别的追求,而是在作品的立意上有独特的见解——如当代大师顾景舟的僧帽壶,它所用的泥料就是普通的紫泥。
目前当地政府为了保护紫砂矿这一特有的自然资源,已经关闭了绝大部分开采的矿井与露天开采场地,限量开采,以确保这一稀有矿藏得以保存。
相传,古代宜兴丁山,一日,在黄龙山下,有一僧人在吆喝“买富贵土”,哄的丁山的人们纷纷上山采矿,留下了黄龙山上的露天矿场,也留下了一段丁山人开采紫砂泥料、制陶养家的美丽传说... ...
(作者 江苏宜兴 赵建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