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心头深几许>
千百年来,爱情成为了一个永恒的主题。它既轻松却又纠结,它既高尚却也很俗气。有了它,人们会神采飞扬,伤害了它亦会弄得鸡犬不宁。
然而,在现今的社会中,由于人们价值观的改变,正在冲击着原有的道德底线,思想的浮躁在所难免。人们对爱的认识究竟有多深,也是值得探讨的。最近的日子,曾看了一次旷世的庭审,事件的发生过程是令人深思的。男女主人公都是因爱而结合的,其婚姻家庭几度崇高,但最终却是分崩离析,以悲剧告终。结果是既废了自身同时也毁了这个家。有人说是为金钱所害,我却以为它的根源是对爱的曲解和误读所致,她是打着爱的旗号,去干了损害爱的事情来。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中国在几十年的经济改革过程中,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由于物欲横流的侵蚀,人们对爱的认识已经出现了偏差。我常听一些人这样说:把最好的给孩子。什么叫最好,我是经常疑惑的。因为这里所说的完全是一个物质的概念,它已经将思想和道德从中抽离。在一个少数人富了起来的社会里,多数人可以说是做不到的。从一个孩子进幼儿园开始,各种高消费就让很多家长们不堪重负。而由此催生出来的如学位房之类,更是让人望而生畏。而攀比、拼爹风气的流行,在一些二、三线城市的名校,周末之际便有学生说:再开摩托车就不要来接我。令到欠富的父母尴尬异常。于是亲情也在悄悄的产生着异化,就不知道家庭之中爱的基础是否也因此而发生动摇。现在有谁知道,我们这个社会中那千千万万个细胞中,究竟有多少是健康的,我们经常提到的爱在人们心中的份量究竟还有多重。
前段时间在电视节目中看了一个采访,有人问一位中学校长,学校的教育目的是什么?校长说:是培养学生爱的能力。此话咋一听,似乎很笼统,但细心琢磨一下还是有道理的,因为爱它能贯穿人的整个生命的过程,爱的能力其实也是一种综合能力。
再回到我们通常说的爱情里来。在现实中,其实每一个人,以及它的每一段都是不尽相同的。有的人一经邂逅,虽历千辛万苦却终生不悔;有的人也有过刻骨铭心的经历,却最后选择了分道扬镳另起炉灶;有的人放下尊贵身份,追随他人一生,差点连名份都没有却心甘情愿;爱情是真的没有固定程式,也不会产生雷同。但我总觉得,爱应该是彼此之间的相互扶持,它是困难面前的坚强;是需要面前的奉献;是认知面前的理解;是大义面前的承担。爱从某种角度来说,是要经过生活磨砺和时间考验的。一种真爱或许真的一定要到了依杖相扶、相互取暖之时方能感悟。这使我由衷想起名为《我愿》的诗,作者他愿自己是一条小溪,而爱人是一条小鱼;他愿自己是一片疏林,而爱人是一只小鸟;他愿自己是一座废墟,而爱人是一条常青藤,总之是让自己的所能,使他的爱人得到快乐和幸福。他这里的唯美唯她的爱情观使诗句成为了经典。真是有了爱,就算是一首诗,有时也会让你感动良久的。
有人说,以前在推广简化汉字时,有一个字是简化错了的,那就是爱字。以前的“愛”是有个心字在里面,现在的“爱”是少了中间的心。此字简化了之后,它既违背了造字的初衷,又给人们对爱的理解缺乏了提醒。怎么是好呢?在国外,一对新人牵手走进结婚殿堂时,还有牧师为其主持一个仪式:‘我愿意她(他)成为我是妻子(丈夫),从今开始相互扶持,无论是好是坏,富贵或贫穷,疾病或健康,都彼此相爱、珍惜······’。而我们国人的风俗,往往就是大宴一顿后,且听下回分解了。这样的情形对爱的理解能够到位吗?(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尽管说了很多,但总是期望人间有爱。因为爱是神圣的,在爱河里,一句不经意的话,可能让人铭记一辈子。爱也是伟大的,在爱河里,一个轻易的承诺也许让人为之守候一生。
也不知道是谁说过,爱是人生中最难的课程。面对难题,我们唯有凭一颗恒心去实践,做到至诚至真,无愧于天,不愧于己,则此心安矣。
- 谢今生依梦的鼓励。2013-11-03 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