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莫言

11-08 作者:床前明月光

中国文学,应该莫言,更应该中国。

莫言的路是对的,但是,如果大家都走莫言的路,也许就像当年中央三人组特别是共产国际顾问李德一样,照搬照抄“取得一省或数省的胜利”的经验,结果落得个几乎全军覆没。文学应该忠实于生活,对于所有的作家都是对的,具体来说,莫言的路对于莫言是对的,对于别人则不一定可行。 是的,莫言是写中国的苦难而成功的,因为他的童年和少年的确是苦难的。那么,我们的作家当然不一定要为政治歌功颂德。但是,一向不太喜欢锦上添花、更不愿意歌功颂德的我必须说一句,政治如果是值得歌颂的,我们也是可以歌颂的,而不要担心会被人诟病而畏葸不前,再说,难道我们这个社会只要让人揭短,让人不断地批判才是真实的,难道中国社会没有好人好事才是真实的,如果真是那样,我们这个社会才真是岌岌可危的,让人不寒而栗的。

我不敢也绝对没有诽谤莫言的意思,因为莫言的生活经历决定了他的作品就该是写《红高粱》的,就该是写《酒国》的,就该是写人们为了一点吃的而把东西吃下去再吐出来而以此养育孩子的,但是高密东北乡毕竟是一个比邮票还小的地方,它不代表中国,中国有许多好地方,即使在日本鬼子侵略的时代,也有诸如“沙家浜”那样的鱼米之乡。我不是一个民族主义者,不是要堵住说中国人坏话的人的嘴,也没有这个能耐,只是强调文学该是莫言的时候就莫言,该是曹雪芹的时候就曹雪芹。莫言和曹雪芹这两个人,从小的生活经历,可谓判若云泥,可谓泾渭分明,可是,为什么他们都能在中国的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一个让后人形成研究《红楼梦》的红学会,一个获得世界大奖,他们的创作看似很不同,一个阳春白雪,一个下里巴人,但是正是因为他们的不同才有今天中国文学的繁荣。

莫言的路子是贴近人物来写,不要一味地歌功颂德。莫言大师是对的,但是,我们要有我们的思路,不能一味地唯莫言大师的话为圭臬,千万不要因为莫言的不歌功颂德就一味地打着所谓的“要真实 ”三个字的旗号而胡说八道,而不遗余力地充当不实事求是的愤青。至少,在我近五十年的人生历史中,除了文化大革命那一段混乱(而且文革早期我根本还不记事),中国的政治从总的方面来说清明的,在清明的政治面前,我们不一定因为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就一味地模仿莫言的“写苦难,挖尴尬”而上蹿下跳。莫言的成功,归根结底是遵循了文学的真实性。你如果具有曹雪芹年少时的生活经历,而你还模仿莫言,那岂不是南辕北辙啊。

中国作家获得诺奖,是迟早的事情, 就像当年李小龙在国际舞台为中国人扬名一样,就像许海峰第一次获得奥运会冠军一样,就像袁隆平成为世界水稻之父一样。这一次不是莫言获奖,下一次也会是王言、李言、张言获奖,这一次不是许海峰获奖,下一次也必将会有毛海峰、周海峰、邓海峰获奖,反正中国的任何事业都是势不可挡的。 学习莫言,更要学习莫言的精气神,而不是具体的写作模式。 中国文学,归根结底还是要中国

共 1 条文章评论
  • 有见地-- 学习莫言,更要学习莫言的精气神,而不是具体的写作模式。 中国文学,归根结底还是要中国2013-11-08 1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