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弱势群体

11-09 作者:昨天

当我写下这个题目,觉得有点力不从心。说句实在话,我从来就没有帮助过别人,又如何能去关注弱势群体呢?但我经常看到好友小雨发表关于农民工的文字,那浓情似泪的文字,流淌在农民工的疾苦里。就如她的字里行间,穿梭着真情一片,历史的车轮碾压过沧桑,在时代的沉沦与变迁中向前发展,这个社会充满了机遇和挑战。是呀,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处处只有利益的存在,谁不想过得富裕?成千上万的农民,为了更好的生活,离开了祖祖辈辈守着贫瘠的土地,成为城市里鄙夷的农民工。小雨用她手中的笔,恰到好处的将农民工的心酸,一字一字的敲打在银屏上,通过网络传遍到各个角落。让看过文字的人,懂得农民工的疾苦,走进农民工的内心。

当我看到令人心酸的文字,内心也燃烧起埋藏的良知,总想用手中的拙笔,写些关注社会的文字。但这样的字确实难写,我又如何能写得来?因此只能在心里想想,然后就放弃了。

前些天,在散文网看过一篇《关注精神病》的文字,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思绪延伸在作者的文字里。感受到作者的大爱,一个平凡的女子,承载着菩萨心肠,拥有天穹一样的大爱。我们常常对身边患有精神病的人,经常是离得越远越好。试想,谁愿意跟一个疯子为伍?在正常人的眼里,疯子就像马蜂一样的恐惧!大部分的人是不愿意用一颗善良的心去感化、去沟通、去接受。因此失去意识的精神患者感受不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尽是冰凉的冷漠和唾弃的鄙夷。其实我们正常人也一样,当受到蛮横无理的指责,无端的藐视,平白无故的作弄,轻蔑的嘲笑,人格的尊严在那一刻被践踏,而我们照样会愤怒地大吼,有时竟然也跟疯子一般。何况本就是一个神经错乱的人,往往一个轻视的眼神,就会激起神经发作。

精神患者也需要平等,需要人与人之间关爱,更加需要亲人的爱护。如果你能对一个精神患者献出爱心,他见到你也会用微笑来回报你。在精神患者的心里,照样能感受到爱,感受到温暖。就如文字里的作者所说,她的外甥女永远只记得她的好。作者用善良的大爱捂暖患有精神病的外甥女,其实作者完全没有义务去管她这位外甥女。她有父母,她有丈夫,可她的父母不管她,丈夫不要她。原因是父母没有能力再去管这么大的女孩,丈夫怕她精神发作时,放火把他烧死。她的家人只希望精神医院能收留她,可她又不够那个条件,毕竟她还有丈夫,还有父母。作者在这个时候不顾家人的反对,断然把患有精神病的外甥女接到家里,悉心的照顾,精心地为她治疗。

虽然经常在她发病时,会抄起家里的菜刀,剁得叮叮当当的响,吓得左邻右舍惶恐不安,还会听到她骂骂咧咧,你这个负心的男人,我一道剁死你。但等她发泄过后,作者就细心地与她交流,真诚的劝她要努力控制自己。除此,作者要求她的父母,她的丈夫,有时间就来多关爱她,用血浓如水的爱来感化她。我想作者的外甥女,有她的大爱,一定会慢慢的好起来。而她写这篇文字的目的,是呼吁社会多关爱精神病,不要用歧视的眼神去看待精神患者。也许我们应该多多关注弱势群体,就如作者写她的外甥女,呼吁大家关注精神病患者一样。

前一段时间里中央电视台一频道播放《推拿》,可能是看过有些时间了,有些人物和故事开始模糊了。但那种震撼依然留在心里,他们是真正的弱势群体,见不到光明的弱势群体!先天的盲人可能还好些,尤其是那些半路盲人,要经过多少挣扎,才能习惯自己是一个残疾人,一个盲人!从此,他的世界里只有一片黑暗!然而他们要面对生存的挑战,他们要承受别人无法承受的痛苦,他们要默默面对种种歧视,他们要克服重重困难,在黢黑里挺直腰干,昂起头颅,与我们一样有尊严的活着。因此,他们聚在一起,用坚强的毅力学会推拿的手艺,尽一切的能量为这个社会服务。就是为了生存,为了大家能认可他们,用平等的眼光看他们。他们需要与我们一样的尊严!其实,剧本里的盲人在我看来是比较幸运的,至少他们有一技之长,能体面地维持自己的生活起居。在我们的身边,经常遇到与他们一样的盲人,一样的弱势群体,就没有他们这样幸运了。他们要承受着最起码的生活磨难,他们要承受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他们要承受着世俗的轻视,他们要承受着薄情寡义,他们要承受着世态炎凉,他们要承受冷暖自知,孤苦伶仃。苦不堪言地在生命里气若游丝般地挣扎着活着。因此我看完电视,就写下了下面这首小诗:(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黑与白,分辨不出;

分辨不出——

-

假如能借一双明亮的眼睛,

哪怕是一转眼的时光——

也要看一下这个世界:

知道蓝蓝的天空下白云悠闲;

知道广袤的大地上承载生命;

知道弯弯的河流养育着生灵;

知道巍峨的山川高大神韵;

知道密密的森林葱茏翠绿;

知道花儿娇艳娉婷;

知道鸟儿自由飞翔;

知道,知道,知道——

能否借一双知道明亮的眼睛?

-

或许,这个世界从来就没有公平。

注定,只能在黑暗里挣扎!

不甘心就这样等待,等待着死神;

于是学会了习惯,习惯用手触摸;

没有光明的世界,唯有手指

穿越;穿越到世界各个角落,

辨明真善美丑,习惯

于这样触摸——

-

也许这就是所予我的悲哀?

父母给了生命,却

没能给我光明!一生一世;

一生一世,只能在盲区里蠕动;

凭借着感官感应着,

其实是在衡量着——

像赌博一样;把自己押在

最末的那根弦上,稍有

不慎就会弦断蹦盘!

=

担惊受怕,战战兢兢

绷紧自信的弦;日复一日,

日复一日在日子里摸索着前行;

遭受着歧视,学会了忍受;

隐藏在血液里流动的薄面;似

潜伏地下湍急的暗流,激情般

迸发骨子里低贱的孤傲,维护

着单薄可怜的自尊!其实

与他们一样存活,凭什么

就要付出人格来维护尊严?

何时,才能用心看明白

人世间的悲凉,还有恶心的嘴脸呢?

那时才能求得生命的解脱啊!

在我们的身边有太多太多的弱势群体需要我们关注。就如网上流传的一个帖子,当那悲凉的画面映入眼帘,内心隐隐疼痛。这个世道实在是太不均衡了,富的太富,贫的太贫!每一个人都需要公平,其实又哪有公平可言?人世间从来就没有公平过,有的仍只是富裕和贫穷的差距,奢侈与勤俭的无奈,光明同黑暗的并存。因此那些弱势群体,太需要帮助了。

当我一个字一个字品读帖子的标题《19岁少女瘫痪卧床4年,单身养父照顾起居不离弃》,不禁让我感到敬重,父爱如山呀!多么伟大的父亲!一个与他没有血缘关系的女孩,竟然这样悉心的照顾,需要多大的毅力和淳朴良知的品格及容忍,才能这样不离不弃与女孩相依为命!那一刻,我觉得他是天底下最好的父亲!因为我看到画面上简陋破烂的房子里,硬木板床上躺着花季少女,床前伛偻背的老父亲在为女孩侍奉汤药。我想没有人见到这样的画面,而不被感动涕流的。

老父亲名叫廖宗敏,由于深处大山,家境贫寒,又有一个痴呆的弟弟是他永远的累赘,没有姑娘愿意嫁给他。打了大半辈子光棍的他,在43岁那年,廖宗敏的母亲为他抱回了一个弃婴。说叫他养着防老,他也没有反对,就这样收养了这个女孩,取名为廖正先。廖正先从小乖巧听话,聪明伶俐,学习成绩也很好。让廖宗敏看到了希望,觉得有奔头,盼望女孩将来考上大学,出人头地。说不定他就跟着女孩离开了穷山村,享受城市生活,舒舒服服度他的晚年。

然而廖宗敏美好的想法,被突如其来的病魔浇灭了。为何苦痛的人就是这样地苦痛?刚刚看到一丝希望,就如肥皂泡一样地破灭了。老天爷正是这样的不公正,扶强不扶弱;一样的是人,一样的是命;凭什么就要承受这么多的痛苦?一出生就被父母遗弃,幸亏廖宗敏收养,两父女相依为命,朝着美好的希望进发。可是病魔就悄然而至,让廖正先慢慢的不能走路。刚开始,廖宗敏背着女孩上学,可后来越来越严重。廖宗敏意识到问题严重,不能耽误女孩一生,七拼八凑的借了一些钱去医院治疗。廖宗敏以为只要一到医院,女孩的病就会被治好。哪知到了医院检查之后,医生告诉廖宗敏,廖正先得的是麻痹症后遗症,需要10多万元的治疗费,还不一定能治好。这无疑不是给廖宗敏当头一棒,他哪有那么多的钱呀?

我想假设政府有一个专门的基金,专为弱势群体而设,那么花季一般年龄的廖正先就不会瘫痪在床了,她的单身养父也就不会这样的悲苦了。然而我们的政府没有,廖宗敏也拿不出那么多的钱,只得无奈的回家,尽他的心好好的照顾,最后就酿成了这样的悲剧,廖正先也只能瘫痪在床上。

其实这样不幸的事太多了,我几乎不忍心去读网上那些帖子,怕我的眼泪淋湿了悲痛的心。可我还是带着心痛细读着弱势群体的悲痛!一个9岁的小男孩,要肩负着瘫痪在床上的母亲饮食起居,要照顾着妹妹一日三餐,还要为妹妹幼儿园的学费操心。真是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小小的他带着妹妹捡矿泉水瓶子。不知要捡多少个矿泉水瓶子,才能攒够妹妹的学费?同样是一个孩子,在九岁那一年,父亲干活从山上意外摔下来,折断了颈椎。她面对着父亲的离去,责无旁贷的照顾身患小儿麻痹症、行动、语言都不便的母亲。从此她脆弱的肩膀要担负起这个家,微笑成了母女之间最大的鼓励。多么感动的画面,字里行间流淌着一抹心酸,可他们坚强,用懦弱的肩膀,撑起岌岌可危的家。孩子们,你们是最棒的,值得骄傲,值得我们深思,值得更多的人关注。

我就不明白,同在一片天空下的人,竟然有这么大的差距。难道他们天生就有一种罪孽,致使他们沦为各种各样的悲剧,在这个繁盛的社会里悲鸣?也许社会就存在悲与欢、苦与乐、丑与美的并立,这样才能凸显人类的喜怒哀乐。但不管怎样,我们身处文明社会,又是有良知的人,秉承着五千年优良的传承,弘扬人类善良的品德。请多多关注弱势群体!

落笔于20-13-11-5

共 3 条文章评论
  • 散文要关注社会现实,揭露社会时弊,不能尽是婉约词。2013-11-09 16:37
  • 文字很实在,感人深刻,值得赞美。2013-11-09 20:34
  • 实在,有爱心,欣赏。2013-11-10 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