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文章

11-13 作者:無名

以前,总以为把文字写到让人难以理解的境界的人绝对是大家了,特别是时不时有文言的味道,和着现代的白话,读起来总要思索再三方能理解,于是便觉得这文章有内涵,有深度,有味道。比如有人这样写“ 于时光深处,邂逅一缕暖,温了世间薄寒,氲了指尖和婉,展了轻蹙眉弯。撷取一簇明媚灿烂,落座流年。轻吟浅酌,听岁月静语,赏庭前花落,看天边云卷。 ”乍一看,有韵味,再一看,没明白,最后琢磨许久,好像懂了,又好像没懂。反正是深奥的很。于是我就不明白了,你说你写文章吧,到底是为让人看呢还是不让人看呢,让人看吧,却搞得朦朦胧胧,遮遮掩掩,过来过去看不出个究竟,许是我才疏学浅,不可高攀,难以理解其中奥妙,好么,那便是不让人看了,既然如此,又何必多此一举到处宣泄?何不说给懂的听去。

我不知道也许是我的理解能力比较低,或者其他,但好在还能看得懂一些文章,读的懂一些句子,却也没觉得季羡林,朱自清,巴金等大家的文章有多不可理解,有多难以琢磨,反到是文字简简单单,朴实无华,含义却也是道的明明白白,不遮不掩,让人一目了然,并没有前面那么有“深度”。于是我开始怀疑,首先我开始怀疑我自己,我是不是落后了,是不是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或许别人都能理解前面的文字而我理解不了,这……我想了一会,没想出任何办法,然后我又开始怀疑大作家,他们为什么不写颇有深意且朦胧婉约让人如坠五里雾中的作品?是他们不屑还是不会?……

终究没有得出答案。

想来文章只是给“懂”得人看的,我还以为像鲁迅先生说的,以文字来拯救当今麻木的灵魂。许是这个世界不需要拯救,也不需要什么正能量,大家都过得很好,只是偶尔缺一些玩意儿,便拿文章来增添气氛,仅此而已。也许是时代不同了,精神产业过剩,没人需要那么多的精神文化。只是可惜了那些有着鲁迅精神的一群人。

也罢,到底还是说了些废话。只想说,这个社会够繁华的,华丽到已无法再修饰,就如今天的文字,唯美的让人无法评价,高雅的让人难以领悟。只道是堆砌词藻呢还是美化文章,抑或只是为了传递感情?

共 2 条文章评论
  • 文章可以深点,但不是一味的咬文嚼字,好的文章读者是看得出来的,并不是做作。批评的有理。2013-11-13 19:00
  • 好文一看即懂,让人难就其里者,一般谈不上好!2013-11-13 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