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乌罗

11-13 作者:浪里百跳

迎着徐徐春风,沐着霏霏细雨,闻着路边油菜花的芳香,我走进了藏在深山里的神秘古镇乌罗。踏着足迹寻觅往日间曾经辉煌的遗迹,追寻历史的车轮辗过的斑迹,触摸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找回那份宁静致远的悠闲,像端详杯中刚刚斟满的糯米黄酒,细细品味着那醉人的绵长甜香,用心体味武陵腹地古镇浑厚的文化底蕴和生生不息的历史延传,让心情在大自然中变得更加清澈芳香。

多年来,我虽无数次造访乌罗,愁为这颗朴实无华而又玲珑淳厚的璀璨明珠说一点什么,却迟迟未敢落笔。每次探寻只能沿着那沾满古雅之气的长巷拾掇着、寻觅着、丰满着。古镇里那些曲折的长巷,如藤,蜿蜒地爬了多少年,谁也说不清。迷人的曙光依旧开着醉人的花,不知在这根古藤上开了多少次又谢了多少回,唯有黛瓦下粉墙斑驳处,裸露的墙砖,如一方方的汉字,残缺不全的纪录着还未被蠹虫啃光了的历史。

走进老街的瞬间,我有些恍惚。时光像猫一样无声息地来回穿梭,十年,百年,甚至千年。老街民宅平面布局自外而内,大抵先前门而后前屋、正屋、后屋。一些人家还在后院开一小门,与邻相通,防战乱匪盗时便于联系或出走。房屋全系木质结构,不用一钉一铆,结构严谨,工艺精良。往前更是一番天地,得天独厚。宏伟壮丽的禹王宫,那正襟危坐的禹王、观音、弥勒佛、龙王、药王佛像高高屹立在诗情画意之中,慈眉善目地望着人们。弥勒佛为梵净山佛教大神之一,乃创天地之神,众生之父,于乌罗是香火最旺之佛之一。此外其祥瑞拥簇,秀色可餐,芬芳扑面,令人赏心悦目,心静如水!乌罗佛教文化始于唐代,明清时期庙宇纵横,僧侣云集。据考证,时建有观音殿、大雄殿、斋舍、藏经阁、曲栏长廊等。供着观音、文昌、达摩、玉皇等像,香火盛极。从建寺以来,法门神像,高僧辈出,道风远播,代不乏人。世事变迁无常,岁月飘去又飘来,钟灵毓秀的天马寺已如杳去的黄鹤,不复存在。留下那满目苍凉的遗迹,依稀记下了当年的兴盛。然而青山依旧,人文情怀没有变。茂盛的草木,挡不住人们拂云历史的尘埃。登上天马寺,颇有点“眸开千里旷,心静万缘空”的感觉。晨曦早起,云烟蒙胧,时遮人眼,雾气升腾,与远处白云缭绕若隐若现的山峦遥想呼应,顿显幻境,宛如仙界,惬意之极,悠悠然,乐陶陶,不亦“神仙”乎?

一位精神矍铄的银须老人同我打招呼。看他行走自如的样子,我无不感叹他飒爽英姿。我以为他只有七十出头,其实他已八十三岁了。在家中,熟知乌罗史的老人向我讲述了乌罗的历史:

不知是什么缘故,唐太宗李世民竟然看中这块风水宝地,于唐贞观四年(630年),在此设洞,封建统治的末梢就伸进了这片边乡僻壤。六年(632年)改乌洞置乌罗司。元大德六年(1302年)改乌罗司为乌罗龙干等处长官司。明洪武四年(1371年)改乌罗龙干等处长官司为乌罗长官司。据《太宗永乐实录》载,永乐十一年(1413年)2月,帝谕户部尚书夏原告等议:“以思州二十二长官司,分设思州新化、黎平、石阡。思南十七长官司分设思南、镇远、铜仁、乌罗四府”。自此至清末,乌罗这一军政建置基本不变。

但真正把乌罗拓展建为黔东重镇的应始于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为镇压苗族起义,推选梵净山区的寨英、乌罗这些湘黔咽喉、军事要塞作为长期戍边屯兵之地,同时兴建古城。内地商人、流民随之涌入,带来了江南和中原先进的思想理念和科学文化。独特的闽浙皖赣式巷宅建筑群逐渐拔地而起,直到清末才日臻完善,成为“梵净都会”的繁华兴盛的乌罗古镇的主体和脊梁。漫长的岁月,不仅给古镇留下历史痕迹,更多的是积淀了丰厚深邃的文化内涵。镇里规整而错落有致的民宅、古祠、古寺仍复年复月复日地向人们讲述过去的繁荣,演绎着人与自然之和谐的生存理念。 老人静如止水的叙述,让我的思绪在远去硝烟弥漫颠沛流离的原野里有着一种不可拒绝的隔世的怅惘和畏惧,中间横着一段无法抵达今天的距离,即使光的速度惊人之快,也不能温暖赶往昨天的沧桑。翻开苗族的历史,里面全是淋漓的鲜血、辛酸的泪水以及无尽的哀痛。(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对梵净山东麓历时数年的征战,对住在这里的苗族来说真是一场旷古浩劫,用“血流成河”和“哀鸿遍野”这样的词汇来形容并不为过。寨英、普觉、乌罗等地,经官军毁灭性地剿杀之后,除留下仡佬寨、翁济和焦溪外,其余所有未被斩杀的少数民族群众,不管老弱,无论妇幼,全部被明军像驱赶野兽一样逐出家园,流连到原始洪荒的深山老林。他们祖祖辈辈、含辛茹苦、披星戴月开创出来的肥田沃土,如今尽数充作了屯田,分配给留驻下来的四十八旗屯兵,早先的苗乡仡寨几乎在一夜之间像云雾像梦幻一样消失在天地之间。

我想象着,一个地方就是一把古老的王琴,各个民族就是琴上的丝弦,汉族的弦,苗族的弦,土家族的弦……所有弦的弹拔才奏出和谐的乐曲。

小河单拱石桥下的姑娘们欢声笑语,与弯曲的溪水波光构成一幅美妙的风景画。溪水下游翠竹幽幽,秀色可餐,那琼楼玉宇、石桥、溪水、人家,多么秀美的田园画境啊。这使我想起时光就像一条前不见古船后不见新帆的长河,承载着历史滔滔不绝地向前流淌,两千多年前孔子曾站在河边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如今人们仍爱感叹时光的急促以致生命的短暂,又因这苦短的生命充斥了太多的无奈和无聊,一时竟然忘记了欢乐的感觉是来自对生命的把握和运用。不少人总是试图把生命的过程安排得满满当当,于是将时光抛洒在无休无止的忙碌之中忙着奔仕途,忙着捞钞票,忙着找情人等等。使自己像一只旋转永动的陀螺,一旦停下来就六神无主不知所措,失去了独立的支点,这无疑成了一场心理饥荒,在忙和累中找不到生活的意义。

在新街望着那迅速流动的车辆,望着宽阔的街道,望着两旁庄严的建筑,常常使我感想如潮。仿佛华灯也在低语,诉说往事、鼓掌呐喊、展望未来。远远近近的建筑物在阳光照耀下,它们都是用金、用银镶嵌了起来,现出了雄伟典雅的轮廓,有的像宫殿,有的像明珠,有的像闪光的崖壁。

我认为乌罗的风骨是文人与自然的和谐融合而形成的。沉积在岁月留痕里的古镇文脉凝聚成一种精神、一种气韵、一种哀怨,常常凭借四季的风、霜、雨、雪,在枕河人家的那种厚重的情感世界里激荡不已,这样的感情和感觉多么需要珍惜啊!因为这深处就有关于历史、关于民俗、关于家乡、关于生存、关于时间……等等复杂的思绪。历史能成为文化遗产,那是靠岁月留下的这些痕迹,那些保存在典籍内、浸染在风情里、蕴涵在传说中的故事,为这些岁月留痕作了最坚实的印证。

共 12 条文章评论
  • 用心体味武陵腹地古镇浑厚的文化底蕴和生生不息的历史延传,让心情在大自然中变得更加清澈芳香。多想到乌罗!2013-11-14 16:23
  • 谢谢种豆南山下,向您问好2013-11-14 21:13
  • 诚谢千金一悠悠、拾荒雨季凉、飞翔的鹰、八戒师傅、上官语柔、婉约的推荐,问各位好!2013-11-14 21:19
  • 欣赏文友美文。2013-11-15 14:22
  • 好作品必须顶,不仅我拜读,还要推荐给更多人欣赏!2013-11-15 16:33
  • 欣赏佳作!2013-11-15 19:21
  • 回复@方向广告:谢谢美女方向广告阅读,问好美女!2013-11-16 14:46
  • 回复@丫丫:谢谢丫丫美女阅读,问好美女靓丽永远!2013-11-16 14:48
  • 回复@如一:谢谢如一文友阅读,顺祝文祺!2013-11-16 14:49
  • 回复@落叶飘飘:谢谢落叶飘飘文友,顺祝文祺!2013-11-16 14:50
  • 欣赏!喜欢!拜读了!2013-11-16 19:50
  • 谢谢红彤彤的曙光欣赏,问好美女!2013-11-28 1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