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爷爷

11-23 作者:昨天

叔爷爷已经不在了,不在多年了。而今缅怀叔爷爷,仍不免悲痛泪流,内心感到陈陈压抑,如无涯的黑色无奈的悲伤!为何老天爷竟然是那般的不公平,命运却又是无情的蹂躏,将叔爷爷摧残的心身疲惫,磨难得千疮百孔,处处受挫,事事碰壁。但叔爷爷就如傲然挺拔的劲松,经受着四季风吹雨打,在人生的道路上踽踽独行。曾想,那要多大的勇气,才能对抗动乱时代带来的不幸。除了屈辱,就只能将委冤深埋心底,任由凌辱和折磨,才能熬过命运的不幸。可当叔爷爷呼吸最后一口氧气,带着无限的悲痛离开人世,我总觉得叔爷爷这一生不值!

听父亲说,叔爷爷还在襁褓里,曾祖父就离尘去世,尽剩一门孤儿寡母。那时爷爷八岁,是家里的大哥,也是家里的男子汉。为了撑起这个不幸的家庭,八岁的爷爷就顶了阳春(就是耕地耙田)。应该说叔爷爷生在这样一个贫穷不幸的家庭,是不能奢望进学堂念书。然而要强的曾祖母和勤劳的爷爷,硬是将岌岌可危的家庭扛起,并把叔爷爷送进私塾,与周围十里八村几个念得书起的孩子一起读书。

叔爷爷也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深知母亲和大哥的艰巨,硬是从牙缝里省出钱来让他念书。因此叔爷爷唯一能做的就是专心听先生讲解,刻苦的温习功课,用优异的成绩来回报母亲和长兄为父的大哥。在叔爷爷的心里,定要用知识改变命运,出人头地,学而优则仕。诚然叔爷爷从不敢懈怠学业,在私塾里的成绩一直保持名列前茅,顺理成章的考上了那时新办的松波中学。

这是天大的喜讯,每个学子都盼望能有这样的升学机会,就读洋办学校,十年寒窗终究没有白读!然而曾祖母和爷爷看到录取通知,无论如何也高兴不起来,拿什么去给叔爷爷读新书?不像在私塾里,每年给先生一担粮食就可以了。因此曾祖母捏着一纸录取通知,就像是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在她的肩上。虽说曾祖母要强,毕竟她是个女人呀!脆弱的肩膀再也肩负不起这样的重负!于是曾祖母只得悲痛的含泪跟叔爷爷说:“儿啊,你就别去念什么新书了,能念十多年的私塾,就知足吧。”说完曾祖母禁不住嚎啕大哭,像是在哭诉着自己的无能,痛恨着家境贫穷,悲哭着丈夫英年早逝,误了儿子的前程。叔爷爷哪能让母亲悲痛,决然打消了就读松波中学的念头,急忙安慰母亲说:“娘,您别哭,不读书就不读书,有啥子要紧,我有的是力气,以后就跟大哥务农,好好的孝敬您老人家。”好不容易才把曾祖母劝住,此后叔爷爷也就放弃了学业。

那时,大部分人都不识字。像叔爷爷这样念了十多年私塾的人是少之又少,称得上是当地少有的文化人。因此叔爷爷被当地政府委以保长职务。当时曾祖母笑得合不拢嘴,认为儿子终于当官了,以后会芝麻开花节节高。殊不知就是这个保长的头衔害了叔爷爷一生,甚至差点要了叔爷爷的命。也许这就是叔爷爷在劫难逃,在旧社会,念书就是为了当官。何况叔爷爷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凭着母亲的坚强,大哥的勤劳让他念了十多年的书,承受了古文化的熏陶,潜移默化了儒学理念。自然有保长的空缺,是求之不得。当然叔爷爷在短短几年保长仕途是相当的敬业,像公仆一样,殚精竭虑为老百姓办事。

叔爷爷除了为老百姓办事外,还为本族做了一件大事,让同族的人不得不翘起大拇指。那就是给本族盖了一栋辉煌的祠堂,在其他姓族人前长脸、自豪、争光,这是多少代人的梦。就是因为本族没有像样的祠堂,经常被别族瞧不起。那时本族有名望的人早就想盖栋祠堂了,无奈族里没有富商,大部分是穷得叮当响的人,哪里还有闲钱盖祠堂。叔爷爷凭着不怕吃苦的精神,有着血气方刚的胆量,以身作则,带头苦干,求钱捐物,东凑西借,硬是将祠堂平地而起。祠堂落成后,在祠堂跑马楼上整整唱了一个月的社戏,让周边人们前来观望祠堂的壮观和雄伟。只可惜祠堂在大跃进被无端拆毁了,要不很有可能成为当地的文物。(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当国民政府倒台了,凡是国民政府的官吏全都逃离隐匿。虽然叔爷爷没有做过愧对老百姓的事,但这旧新政权更替,叔爷爷毕竟也是国民政府最低级的官,只能无奈的随大流逃离,隐匿在一个小县城。

躲在偏僻小城的叔爷爷,得知了大哥因为他当保长而被抓。在叔爷爷的心里,大哥就像父亲一样的爱护他,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大哥为他担当罪名去坐牢,那样他的良心一生不得安宁。何况他也是贫农,不过就当了几年的保长,又能有多大的罪?因此叔爷爷不顾后果,心急如焚的踏上了回家的路。

当叔爷爷回到家,连家门都未进,就被抓了。

我们那里没有地主恶霸,富豪官吏。在新政权更替,总有一些猴急的地方干部要假造声势,掘地三尺的找几个批斗对象,彰显他的土改政绩。因此当过保长的叔爷爷,就被他们罗列了一大堆罪状,成了国民党残渣余孽的替罪羔羊,只能任由政治风波宰割。进牛棚,戴高帽,游街,批斗,把叔爷爷折磨得不成人样。叔爷爷那伟岸的身躯,笔直的脊梁骨,竟然被活生生的打断。打我记事起,看到叔爷爷背驼驼的,还以为叔爷爷是天生的驼背。哪知竟然是被别有用心的人打弯的!

叔爷爷经受非人的磨难,惨无人道的摧残。常常被推上批斗台,面对台上那些主考官一样的土改干部,随时向他发难,拳打脚踢,厉声谩骂,喊着各种口号打倒!其实叔爷爷也不过是一个小老百姓,与他们一样是贫农,又有什么东西值得打倒?如果硬是有的话,那就是当了几年保长,值得这般的去批斗,折磨着叔爷爷的肉体!批斗完了,叔爷爷仍被五花大绑。那时叔爷爷真的崩溃了,真想一死了之,可叔爷爷放不下叔奶奶和唯一的叔叔。就是亲人的牵挂一直在心里支撑,爆发无穷的力量,胜过所有磨难,熬过一次次的批斗、暴打、侮辱。最终审来审去就是芝麻大点的事,判了几年刑,送往农场劳改。

在农场劳改的叔爷爷,被管教干部器重。因为他们知道叔爷爷是贫农,不过就当了几年的保长,没啥子大事,所以叔爷爷来了一个切底大翻身。名为犯人,实是跟管教干部差不多。那时的管教干部都是穷苦老百姓,没有几个人能认得几个字,而叔爷爷恰恰是念过十多年私塾,有着扎实的文字功底。劳改干部派给叔爷爷小文员的活,每天为劳改农场的犯人出黑板报,有时也给劳改干部写写发言稿。叔爷爷也很认真负责,珍惜这难得的机会,如期的完成了劳改干部派给的任务,赢得劳改干部的好评。当叔爷爷刑满释放,竟然被劳改干部破格留用,委任叔爷爷为劳改农场的干事。真是天降喜事,叔爷爷因祸得福!然而有些事偏就阴差阳错的不凑巧。在叔爷爷回家探亲,大清早上厕所,将茅屎板板踏断。这时的叔爷爷如惊弓之鸟,觉得茅屎板板活生生的踏断,兆头不好,看来共产党的官也不好当,不如做小老百姓安心。就这样,叔爷爷放弃了去农场就职,甘愿当一个农民。

叔爷爷年少时是一个发奋读书的学子,放弃学业后又当上了保长,对农活一窍不通。可当叔爷爷回到队里当农民时,虚心的向老农请教,学习耕地耙田,播种育秧,薅草除虫,很快就成了一名种庄稼的好手。也许这就是叔爷爷的魄力,敢于面对现实,扛起耻辱,锻造平凡里那份洒脱,痛苦中寻求快乐,不幸里依然豁达,这就是叔爷爷!

当我慢慢的长大,叔爷爷却已是古稀之年。而此时的叔爷爷十分乐观,并无半点悲观,也无丝毫的颓败,竟然有着年轻人一样进发的活力。我亲眼看到叔爷爷带着叔父开辟了一片荒山,栽上了柑橘。在柑橘还未满园的时候,叔爷爷在柑橘园里种植西瓜,经叔爷爷和叔父精心松土、除草、打药、摘除多余的枝干,西瓜像篮球一样圆圆地躺在园里,真惹人喜爱。叔爷爷触景生情,顺便就写了上联,下联当时叔爷爷也对不上,后来终于对上了,可我记不得了,只记得上联。“岁月深勤,赢得绿叶葱葱,不凡能为不凡事。”因为叔父小名叫不凡,而叔爷爷见到满园绿色,回想开辟荒山的辛苦,就写上了这样的一副对联,只可惜下联记不起了。

年逾古稀的叔爷爷,走路时经常大声吟唱唐诗宋词。李白的《将近酒》“天生我才必有用”,岳飞的《满江红》“八千里路云和月”,苏东波的《念奴娇》“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辛弃疾的《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北国风光,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时滔滔。”等等,时常见叔爷爷摇头晃脑的,兴浓的时候还会用手捋着下巴雪白的山羊胡须。再看叔爷爷,赤铜色的面孔,密布纵横交错的皱纹,似叔爷爷人生里一道道坎、一个个沟,而叔爷爷就如流淌的河水,从来就没有退缩,一直向前,艰难的迈过;高高的颧骨,显得特有性格,就如压不倒,吹不跨傲骨,屹立在岁月的长河里激荡;光光的头,跟德高望重的老禅师一样。乍眼一看,叔爷爷活脱脱的就像松鹤长寿图的老寿星。

这时的叔爷爷安于现状,早已忘记了牛鬼蛇神的批斗,寻求生活里安逸。像陶渊明一样忙来把锄农田,闲来把酒话桑麻,过着悠闲的日子,安度晚年。

叔爷爷从小在旧式学堂里念《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六经六艺》、《四书五经》、《四库全书》、《二十四史》,等等,还有很多我不知道,也叫不上名来。叔爷爷满腹经纶,是一个儒家学派的继承者,但叔爷爷对佛教也颇有了解。在叔爷爷一生里,经受了痛苦的成长,遭受了动乱时代的摧残,老年开始信佛,相信因果循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佛家箴言。因此叔爷爷老年乐意给过生日、结婚、生儿子、修房子的人写对联,增添喜庆;也乐意给有丧事的人家写挽联、写祭文,与和尚一起给死者做水陆道场,超度亡灵,出殡时在灵柩前读祭文。而叔爷爷读祭文,有着浑厚的腔调,沉重的悲痛,流露在抑扬顿挫的悼文里,引得送葬的人悲痛至极,眼泪不由得稀里哗啦的流了一地。

叔爷爷的爱好就是喝酒,经常要喝到尽兴,酩酊大醉。尤其是叔爷爷被大家请去写对联,在酒席上被大家尊称抬爱,轮番敬酒。叔爷爷是有敬必喝,似乎千杯不醉,尽兴畅怀高兴。如陶渊明一样的嗜酒如命,在叔爷爷的世界里只酒,就是自己一个人在家里,也要喝到半醉。也许叔爷爷用酒洗刷荣辱,是是非非,坎坎坷坷,含冤受辱,经受政治折磨,全在一笑而过,一口抿恩仇。

叔爷爷用儒家训,在我们的大家庭里竖起了和睦团结的风气。在父辈们的眼里,叔爷爷就是尊长,凡叔爷爷说的话,大家都得听。因为叔爷爷不会乱说,只要说出的话总是有道理,所以父辈们都遵从叔爷爷讲的话,大家和和气气相处。很难有争吵,即便是有争吵,就会到叔爷爷那里去。叔爷爷就会耐心给他们调解,跟他们讲仁义礼智信,讲兄弟悌爱、为兄之道、为弟之道,大家就会冰释前嫌,握手言和,又是一团和气。父辈们受叔爷爷的影响,相互帮衬,谁家有事,谁家有难处,都会尽力帮助,能帮多少是多少。平时,谁家有好吃的,都会把兄弟们请来,齐聚一堂,高高兴兴喝酒话家常。邻居们都说我们这一家和气,引得他们羡慕,可他们又做不到。

如今,叔爷爷大家庭和睦的风气,又传到了我们这一代,家和万事兴。人生不过就是短短几十年,有缘来到这个世界做兄弟,又何必为了芝麻小事,争得面红脖子粗?让一步,不就过去了,和和气气比什么都强。

当叔爷爷离开人世,在叔爷爷出殡的早上,我站在灵柩前的窗台旁,悲痛的看着送葬的人们。听着唢呐呜咽的哭泣,就像在诉说叔爷爷一生不幸的命运;和尚阿弥陀佛超度叔爷爷的亡灵,引领着叔爷爷正一步步步入西方极乐世界;在那里一定没有痛苦,不会有在生这样的疾苦,那里只有幸福;锣鼓咚、咚、咚的打击声,似乎在急急的催着叔爷爷上路;来送葬的人们噼噼啪啪鞭炮声和青烟滚滚的悲哀,在吊唁着叔爷爷,他们站在叔爷爷的灵柩前沉痛的鞠躬,默默地悼念叔爷爷。父辈们全都披麻戴孝,当然也包括我们这些孙子们,都全副武装,头戴着白雪一样戴孝布(我们这里叫拖头布)。姑姑们和婶娘们呼天抢地的嚎啕大哭,以悲痛的痛哭送叔爷爷最后一程,从此与叔爷爷就阴阳两隔,不能相见!

灵柩前有叔爷爷的弟子,沉痛撰写的挽联:“年逾八旬,乔松品格,鹤田传;身历两朝,学人本色,晋阳存。”横批是:“当大事。”在走廊里,有亲朋好友送来各种式样的花圈,静静的靠墙摆着,悲痛的悼念叔爷爷。挨着灵柩还有一副挽联:“鹤田苗株倾泪雨;贯冲一门桃李哭春风。”不知躺在棺椁里的叔爷爷知道吗?如果知道,我想叔爷爷一定很兴慰。兴慰他的弟子悲痛的缅怀和无限的哀思,化成了平平仄仄的词句,追悼叔爷爷的魂魄。可惜叔爷爷无声无息了!

然而我不相信叔爷爷就撒手人寰了?多么慈善的老者,我的叔爷爷!不可能就瞬间离我们而去?可是叔爷爷的的确确的走了,耳边的唢呐悲鸣,和尚的幽幽梵声,青灯萦绕,锣鼓喧天,鞭炮呜咽,悼念的人影憧憧。陈陈的悲痛袭来,泪水汩汩的流出,模糊了我的双眼,看不清来送葬的人们。

叔爷爷,您就安心的走吧!孙儿知道您屈辱的一生,也经受了摧残凌辱的一生,更是悲壮的一生!可您仍是屹立风骨,在饱经风霜的人生道路上岿然不动,扛过动乱的时代,经过游行批斗,进过牛棚,坐过监牢,一步步迈过强加的屈辱,用一颗心暖就幸福的心,在生命的长河里笑看人生过往!

叔爷爷安心!叔爷爷好走!叔爷爷在天堂里幸福!

落笔于2013-11-19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