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母亲

11-25 作者:票据印刷周

长久以来,想写一篇关于父母的文章,这样的念头在脑海中来回了多次.并非是琐事繁杂,其实我还算是很清闲的.只因学浅才疏,笔下少锦绣,胸中无文章.但却这样清冷寂寥的寒冬子夜,久久难以入眠,翻来覆去.似乎对生活存在莫种不可名状的亏欠.思来想去,盖因是身在远方故土的父母,我想我是想他们了.

很幸运,我成长在非常幸福的家庭.父母用他们勤劳的双手缔造了我幸福而无忧的童年和青少年,即便是到今天,我也早已成为孩子的父亲,父母给予的那种温暖无处不在.让我在倍感温暖和幸福的人生中不断的有勇气去求索.让我无畏于生命中的种种坎坷和磨难.因为他们就是我最为坚实和可靠的后方.对我永远是毫无怨言的包容和接纳.

父亲这辈子,难以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能贴在他身上的标签实在的太多.首一的是非一般的勤劳,用很多乡亲的话说.一辈子做了人家几辈子的事情.我来自农村,童年的时候,家中所有的经济来源于几亩贫瘠的土地.要知道我们家是没有牛的,所有的地在需要翻种的时候都是父亲一锄头一锄头用力翻出的 ,父亲已经翻了四十年,父亲就是那头牛,在几亩贫瘠的土地上种小麦,棉花,油菜,玉米,红薯,麻和各色蔬菜.小时候的早晨我是见不着父亲的,不是下地劳作,就是上街卖菜.有时候还去打点零工,卖力以资家用.这几十年来,父亲用他每天至少劳作十二个小时,牺牲健康和休息的代价,让我们几个孩子从未饿过,从未冻过,从未为学费发愁过. 父亲之于我,泰山不足形容,是唯一的珠穆朗玛.我从未见过像父亲这样的男人.别人的清晨是从日出开始,父亲是四点半,先下地干活,日出三杆回家吃早饭.如果卖菜的话起床还得再向前推两小时.一年中,唯独大年初一的时候,可能能睡到八点.不敢想像,这辈子出于父亲手下的农作物的产量,更不敢去想父亲为此付出了多少汗水,需要用吨做单位.让我心疼不已.

父亲这辈子,憨厚老实,左邻右舍无论谁家有事,说一声,必帮忙.都是苦力.尤其是那些家中男人劳动力不行家庭,每每在抢种抢收的季节,肩挑背驮,忙里忙外.累的是骨头散架.即便是这样,有时候帮人家的地种的不合别个的意,还得受点怨气,然而父亲是默默无闻,从不计较.幸亏母亲的护爱,长于道理,人善不能被人欺,才能让他人自知理亏. 因为受过父母恩惠的人实在是太多,所以这些年在老家,父母很是受人尊重,让我欣慰不已.

父亲这辈子,只念过 一年半的书,从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上学期.其中跳了一级.父亲很聪明,一年半的文化水平,会二胡,笛子,口琴.不认识线谱,一样的可以吹拉很多歌曲和我们当地的黄梅戏曲,只要你能唱两遍,他就能根据你的调子吹拉出你要听的歌曲。而我却毫无音乐细胞,至今什么都不会,我唯一会吹的是牛.没有学过手艺,却会很多种手艺.如瓦匠,可以提刀.篾匠,可以用竹子编出家用的很多种箩筐.可以织补鱼网.捕鱼是他的乐趣.父亲水性好,记得小时候一次在长江中徒手抱回一条十八斤重的鲑鱼,让我佩服不已.这是我童年记忆最为深刻的事之一.然而父亲的聪明远不止这些,为了生计和我的读书以及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时候家里修了房子,父亲一般在家中农活不是太忙的时候会到南京做点蔬菜和水果的小生意.收入还不错,起先我以为可能是他运气好,只到在我刚走上社会却又无处收留我的时候我到父亲哪儿去,这是我唯一一次和父亲单独相处,才让我对父亲更全面的了解,从那刻起,深入骨髓.父亲每天是两点半起床发货,骑加重自行车,拖着二百来斤重的蔬菜赶二十公里的路,目的是为了在菜市场还没有营业的时候能有个在边边上的好位置,当然不是固定的摊位.也没有固定的摊位容的下我们.无论刮风下雨,从未间隙.我跟在他后面骑着空车跟了两天我实在受不了,就在出租屋给他每天晚上做点饭菜.父亲那个时候比较懂得我,每天还给我十元钱让我买包烟,我觉得父亲心思细腻,知道我那个时候比较烦.有时候他回来的早, 大概是下午四五点,有时候回来的晚 ,晚上十点多.而第二天又是同样的循环.要知道,多少昏黄的街灯拉长了父亲孤单的影子,要知道,在空无一人的路上爆胎,那将是怎样的彷徨与无助.我难以想像也不敢想像,这简直就是卖命.很多人睡不着觉,而睡觉对父亲来说是唯一的奢侈品.在他铺天盖地的鼾雷声中,我泪如雨下.

父亲这辈子,深受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的喜欢.父亲是特别孝顺他们.每遇家中改善伙食的时候,必先给他们一份,每次外出回家必给他们备份礼物.更不说逢年过节,即便是在上街卖菜回的时候也经常给他们买个两斤鱼三斤肉的这些.尤其是外婆,对父亲的感情比对她自己的儿子要深很多倍,感觉父亲才是她唯一的儿子.每每父亲哪怕是路过她那儿,都得让父亲停下,来三个荷包蛋.在外婆最后的岁月,父亲确实主演着儿子的角色.父亲沉默寡言,默默无闻,然而他的一举一动,无不感染身教着我.在我的心中,他是永远的珠穆朗玛,永恒的榜样.如今父亲也是老人了,我知道是该我成为"我的父亲"的时候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我是母亲最为淘气和最为关注和付出最多的孩子.我童年的倔强和年少的放荡不羁,让母亲受了不少的气,自然我挨打的次数也是最多.我的年少是与母亲的斗争中度过.在慢慢成长的岁月中渐渐明白母亲的用心良苦.以及每每挫折和不堪的年月母亲无谓的支持和包容,更加的理解母亲的善良和通情达理.我愈发感谢母亲当年的棍棒,让我明白岁月的不易和做人的道理.

母亲和父亲一样以勤劳闻名.每天很早很早便起床操持家务.在我童年的时候,为了让我们几个吃饱穿暖以及有书读,在那个时候还没有兴起外出务工的情况下,农村能做的就是多喂猪,喂鸡鸭.母亲总是在天没有亮就已经煮好两锅饭,人一小锅,猪一大锅.人的饭简单点,早饭一般稀饭,掺水下米.猪吃的就复杂多了,猪吃的菜每天睡觉前父亲或者是母亲必须给它切好,而这个菜又是下午收工的时候在地里带回.日日如此.我到今天从未有一天比我母亲起床早过.母亲的家务都是在别人休息的时间完成的,正常的时间,母亲都是在田地里忙活.尤其是在我读中学的时候,父亲在南京做小菜生意.母亲把自己当男人一样的在做,经常一整天的担水灌地,给棉花打药这样的一般只是男人专做的事母亲一样的做.而且我每周回还要从她那儿拿生活费,而这生活费是母亲同样的把地里的菜运到城里的菜市场换来的.每每想到这些,心中很不是滋味,我对母亲是亏欠的,我拿着她的辛苦钱却未好生读书,不知珍惜.但在我叛逆的年纪,我又能如何理解母亲的不易.过度的劳作让母亲的身体深受伤害,每遇天变她的骨头就会疼痛.让我无比心疼和担心.即便是这样,母亲也未停下劳作.闲不住没有办法,即便是到今天,父亲因病不能做重活的时候,母亲一个人还种了那么多的地,而且收成还不错,母亲很骄傲,我也为母亲骄傲。

母亲是个非常细心和体贴的人.这几十年来,父亲早上出门前从未空肚.父亲在母亲基本一天四顿的照料下,体质一直非常好,就算生病了也有很强的抵抗力.于我,在我读书的时候,早上每天给我要么是三个荷包蛋,要么是鸡蛋炒饭,以至于我现在都不喜欢吃鸡蛋.晚上如果功课很晚,锅底的死火中,必有肉汤饭,或则是红枣饭.而母亲总是陪伴着我,给我们做千层底的棉布鞋,或是缝补衣服.这样的夜晚,给我无数充满温馨的回忆.

母亲还是个善良,大度,通情达理同时还是个好胜心很强的人.母亲帮人说过差不多十段的媒,从未收他人一分一毫,都是亏本的买卖.而且这些夫妻从未有离婚的.至今这些人从内心一直感激母亲.母亲自己十分节俭却对所有需求帮助的亲朋都倾心帮助而从不求回报.只是在我最为不济的时候从未得到这些人的帮助的时候,有时难免感慨,但是还是原谅和包容了他们。教育我人要靠自己.好胜具体表现在她对自己的农业生产几乎是苛求第一,做第二心里都不舒坦.所以她和父亲劳作起来是不分昼夜.

母亲我知道她内心对我的期望与不甘.母亲从小就希望我好好读书,将来能从读书上有所作为.岂料我让她大失所望.源于我过度的叛逆和散漫,以及青春期的整合怔.当我从未后悔,无胡闹不青春.试问谁在青春年少的时候没有放肆过?但母亲还是无条件的原谅和包容了我.从没有放弃我,尤其是我在游走社会的最初几年,处处碰壁,母亲只是告诉我,别做违法的事,缺钱我们给你寄.感谢我的母亲,她的温暖温暖了我的一生.

我是那个父母关爱下幸福的孩子,今天能补上对父母亏欠的万分之一已经足以照亮这漆黑的子夜.今生我不奢求财富与富贵,仅仅希冀上天多庇护,父母安康,在我古稀之年的时候还能让他们叫我儿子.如若真是这样,我想我已经超越了比尔盖茨.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