笙声如花开指间

12-03 作者:浪里百跳

清脆而圆润的声音,如鲜花绽放一样从尖尖的指间开出,灌进我舒张的嘴里,流进我蠕动的喉咙,被我的意识幻化成醇香的美酒了。此处无花,我却分明看到水珠撒落在含苞待放的桃花枝头。水珠在枝头上恋恋不舍地挂着丝儿似的落下来,在小草叶片儿上蹦几下,再跳到毛茸茸的草地上,犹如一个个活泼的小精灵。它们慵懒地汇成一小滩碧绿的潭水,不动声色地漫过小草的鹅黄尖儿,向着开阔的地方洇开去。这琴声也衬托出一种宁静来,它是一种澄澈的静,让你的灵魂飘逸于天地间。

曾经在苏轼的《赤壁赋》里吹过,“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曾经在曹操的《短歌行》里吹过,“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王之涣的《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想到杜甫的“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弥漫着山歌与酒香的苗家山寨,拴着花围腰的少女,背篓里背着的爱情,比坡上的青草还要鲜嫩。

笙声就像淅沥的雨点,从树叶中滚落下来。头缠青帕的少女,循着雨声从半山腰的吊脚楼中走出,涉过一条河,翻过一座山,沿着芦笙吹出的路,一路对和着羞答答的山歌。

芦笙舞者舞步飞旋,潇洒自如,舞姿优美。芦笙的韵律如诉如歌,婉转悠扬,仿佛灰烬般在余温犹存地追忆那些悲壮凄艳的纯真情缘。或许面对飘飘洒洒的情感冷雨,我们的心已变成一片情感的沙漠,但也许我们还是应该坚持一点什么,比如一些道德底线,比如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一个老人,正在简陋的小作坊里忙碌着。他做得那样的娴熟,每一个动作都像是固定的,在我看来整个过程就是一种艺术。他说,实际上他最好功夫是演奏,只是现在制作芦笙需要人,他更多的时间是在制作上,让年轻人去演奏。说起芦笙他是一套一套的:“现在芦笙的形状和演奏技巧都有了改进,芦笙有6管、10管及12管的,其长度有2尺、5尺及1丈多的;芦笙曲调,除保持原来的古朴、悠扬之外,曲调多变,节奏明快,特别是伴之深沉、雄浑的芒筒声,芦笙的声响和音量加重,格外委婉动人。”

他一边谈,一边给我们展示制作芦笙的各种工具。“芦笙舞民族色彩和地方色彩很浓,动作频率高且难。跳步踢腿刚健有力,舞姿潇洒自如,不讲究那么多规定。现在我们这里的芦笙会,更是规模空前,少则几千人,多则几万人。就是在芦笙堂吹芦笙,一般都是套6支同吹,芦笙音域宽阔,乐声悠远,笙歌宏亮,令人回味;踩(跳)芦笙的姑娘数十、数百人不等,她们穿着银饰盛装,随着芦笙曲调翩翩起舞,尽情欢跳,场面壮观动人,姑娘们的银色首饰海洋翻滚,有如那银色的海洋,被誉为‘东方迪斯科’”。老人说着,吹奏起来,她的老伴在旁边笑着说,“当年就是他的芦笙把我的魂吹散了,才嫁给他的”。我对她说,“来来来!来展示你风采。”说着,随着芦笙的节奏她跳起来,看这他们的欢乐,我们也参加进去。

他美美的描述,使我仿佛看见一群群盛装的苗族少女在对唱情歌,那优美动人的飞歌,时而如流水低吟,时而似喷泉激荡,令人心醉,让人流连忘还。跳芦笙舞是她们的看家本领,人人都会。遇到节日或客人光临,她们会不约而同地翩翩起舞,庆祝节日或欢迎客人。那艳丽摆动的百褶裙,那沙沙作响的银饰品,那充满信心的笑容,你会理解这种古老原生态文化的深邃含义。芦笙就像鸟语,在百褶裙边吐出细嫩嫩的芽苞。表演者不仅口吹足舞,而且随曲调的变化,时而缓和,时而激越,时而优雅如舒云漫卷,时而腾挪如骏马翻滚;有时仰首,有时快步激进,有时倒立伸腿,有时连连翻滚;有时借助芦笙曲调传情,秋波暗送,诙谐至极。她们也会跳现代舞,古老文明与现代文明在这裏体现得淋漓尽致。如今她们当中已有些人走出家门,在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或在外国的电视上看到她们的倩影,找到她们的足迹。

不知是青山绿水的灵气养育出苗族的脉脉含情,还是苗族质朴多情的天赋熏陶了灵山秀水,姿纯朴可以穿越时空扎根于广大民众的心田,舞姿纯朴拥有看得见摸得着的激情和才气,舞姿纯朴充满责任给人以心灵的净化和启迪,舞姿纯朴总是匠心独运地刀砍斧劈或精雕细镂,舞姿纯朴根本用不着所谓专家的牵强附会,人云亦云者才会赞美看不懂的玩艺。

芦笙舞深深感染了我,我不由自主地加入了舞蹈者的行列,那么动人心弦的乐曲,那么轻松别致的舞步,它折射出苗族博大精深的胸襟,细腻丰富的情怀和高超美妙的艺术天赋。在他们的身上,那些狂野的、柔韧的、高贵的、放荡的、典雅的、活泼的、娴静的、幽怨的、迷离的美、隐约地折射出苗家人海纳百川的文化胸襟,尽管很多时候,这些矛盾的因素强烈地浮现在一张张个性的脸孔上。

他摆了一个精彩的故事。古代的一位小伙子和他心爱的姑娘相约来到了一座大山上,俯视大地,田野上面,夜空像无边无际的大海,安静、广阔、而又神秘,仿佛笼起一片轻烟,缥缥缈缈,洒洒脱脱,如同蓬莱仙境。他取出六管芦笙,开始如泣如诉吹奏,音调悲壮苍凉。姑娘在月光下翩翩起舞,轻盈灵动,顾盼生辉,时而轻快奔放,时而舒缓起伏。堂兄起身同她并肩而舞,伴随凄怆的芦笙韵律,他们跳得如痴如醉、忘乎所以。一曲既终,舞步亦止,此时月明如镜,花静如海。

芦笙场里,委婉动人的乐曲从一米多长的竹管中流出,伴着深沉的芒筒声,时而雄浑深厚,时而明快轻盈。盛装的男女们边歌边舞,他们随着多变的曲调,不断变幻着步子和姿态,每一个跳步踢腿都显得刚健有力,潇洒自如中带着浓郁的苗家风情。

阿妹叫我吹芦笙,我毫不迟疑地拿起芦笙咿咿呀呀地吹起来。她静静地听着,然后锐利地指出我的错误。黑色长发如海藻一般浓郁而密集,无声地垂落在肩上。细瘦的手指轻轻扣击着桌面,指尖却隐约露着因长久地习琴而留下了一道道血痕。依旧是不看人,她的双眸紧紧盯着窗外,根据笙音的高低而忽明忽暗。面上的表情若有所思却又似是而非。我依着她的指导开始重新给胡琴调音。内弦,外弦,一下一下单调地反复试音,直到音调准了,我轻轻换她一声“师傅”,她终于转过头来对我淡淡一笑,随即翻开手中的琴谱寻找我要练习的新曲目。

手指轻触芦笙管,《良宵》一曲便箭在弦上蓄势待发。内弦起音,舒缓而流畅,带着如诗一般的轻溢缓缓流淌。有洁净的午夜风声吹拂耳畔,举杯而立,觥筹交错,正思量这盈盈笑语又是为了哪般,却听得琴音溯游流转,破蛹化蝶一般愈发清朗了起来。而后跌跌宕宕,高低音杂然相错,内外弦频繁交替。长弓起落,一弓四音却错落有秩毫不凌乱。想来这便是除夕之夜特有的相依相偎,相生相伴。紧接着抽弓换把,一路跌入高音区。笙音不再是低沉的倾诉,在揉弦和颤音的合力融饰下,音色高亢有力。舒缓的乐曲开始变得清亮而透彻,犹如黑夜里突然点燃了一盏明亮的灯,照亮了茫茫黑夜,照亮了万丈红尘。霎那间,眼前似乎飘然落下了长长的一条红绸带,绸带那边系着女子温婉的笑容和那娓娓道来的相思。“人间物类无可比、奔车轮缓旋风迟”。

接着,阿妹拉着我加入“踩堂”的队伍。男人们边吹奏着手中的芦笙边与外圈的女子共舞。他们一会儿向中心聚拢,一会儿向外围旋开,一会儿又互换位置,那些绚烂的服饰在我周围旋转着,好似彩蝶缤纷飞舞。我像是跌落在一个巨大的万花筒中,快要眩晕了,于是我逃离,等待我的却是一碗满满、甜甜、辣辣的米酒……她的身姿亦舞动的越来越快,如玉的素手婉转流连,裙裾飘飞,一双如烟的水眸欲语还休,流光飞舞,整个人犹如隔雾之花,朦胧飘渺,闪动着美丽的色彩,却又是如此的遥不可及。以造成“回风乱舞当空霰”的效果。这一点,可以从元稹《胡旋女》中“柔软依身着飘带,徘徊绕指同环钏”中看出。

清脆而圆润的芦笙声,如鲜花绽放一样从尖尖的指间开出,灌进我舒张的嘴里,流进我蠕动的喉咙,被我的意识幻化成醇香的美酒了。我喝来喝去,情不自禁地醉了。醉在阿妹绚烂的服饰里,醉在阿妹盈盈的笑意里,醉在阿妹动人的歌声里,醉在阿妹手中米酒里。

共 18 条文章评论
  • 欣赏 推荐阅读!2013-12-04 08:20
  • 你把笙的音准如此地描写得淋漓尽致,是我进入到身临其境的意境。拜读!2013-12-04 09:07
  • 喜欢浪里的文章,把景,物,人,情,文化和谐地融合在文字里。拜读!2013-12-04 13:10
  • 意境深长而悠远,读您的文章如同观一幅画,又如同亲身融入,以至于忘乎所以。忽而,我仿似听到了那美妙的芦笙音曲在我耳边回响......2013-12-04 15:08
  • 欣赏佳作!2013-12-04 15:23
  • 谢谢荷塘月色,问好。2013-12-04 19:12
  • 谢谢少华山,冬怡。 2013-12-04 19:13
  • 谢谢春暖花开,美女冬怡。2013-12-04 19:13
  • 谢谢晓晓,文友冬怡。 2013-12-04 19:14
  • 谢谢血儿,文友冬怡。2013-12-04 19:15
  • 谢谢丫丫,美女永怡。2013-12-04 19:16
  • 谢谢钓雪无痕,美人冬怡。2013-12-04 19:17
  • 谢谢秦正球,文友冬怡。2013-12-04 19:18
  • 谢谢叶雨翩舞,美女永怡。2013-12-04 19:18
  • 谢谢风信子审读,文友冬怡。2013-12-04 19:19
  • 谢谢上善若水阅读,文友冬怡。2013-12-04 19:20
  • 欣赏!2013-12-05 22:11
  • 谢谢落叶飘飘审阅,问候好友。2013-12-11 11:52